白石老人最富詩情畫意的60幅山水!比他的花鳥還有味道

齊白石的花鳥蟲魚非常突出地表現了他繼承傳統而又發揚了傳統的特色,但是他的山水人物則是突破時代的創作。

齊白石常言:“用我家筆墨,寫我家山水。”“胸中山水奇天下,刪去臨摹手一雙。”

齊白石的山水畫,構圖出奇出新,無常法而又合法,貌似平淡的筆調,大氣磅礴、純淨明麗。在似與不似之間,把山水靈性的本質,或輕或重、或明或暗地表現出來,大開大閤中又見細膩、樸素的善良與樂觀的堅強。

白石老人的山水畫,每一筆似乎都含著家鄉的泥土氣息,每一根線條似乎都凝結著大自然的露珠。他的真意在筆墨與觀者的巧妙共鳴之間激發,讀者會很自然地品嚐到畫裡畫外的箇中滋味。

作品欣賞

1919年作 借山圖

1924年作 白石老屋圖

1924年作 長沙圖

1925年作 松山圖

1929年作 桂林紀遊

1930年作 柳溪垂釣圖

1931年作 日暮歸鴉

1931年作 山水

1932年作 行舟圖

1933年作 山水

1933年作 審音鑑古圖

1936年作 山居圖

1940年作 秋霞向晚天

1948年作 溪橋秋柳

1950年作 枯木寒鴉

1951年作 山水小幅

白石老屋

步步高昇

風帆遠影

河畔垂柳圖

借山圖

看山尋句圖

枯木寒鴉

枯樹當門圖

蓮池書院圖

秋江紅樹人家

山居圖

山水

山水

山水

山水

齊白石、楊伯廬合作

山水人物

深山松舍圖

松林竹馬

松溪茅屋圖

滕王閣借山圖

滕王閣山水

滕王閣

萬竹山居

夕陽秋意

夏山欲雨

長河落日圖

齊白石《霞歸圖》

江上餘霞

借山圖

小橋人家

魚鷹圖

雨後山村

齊白石 《臨江垂釣圖》

題詩:此鄉一望青菰蒲,煙漠漠兮雲疏疏。先生之宅臨水居,有時垂釣千百魚。不懼不悶魚自如,高人輕利豈在得。赦爾三十六鱗游。江湖遊,江湖翻,踟躕卻畏四面飛鵜鶘。

《臨江垂釣圖》是齊白石早期作品之一,為追仿金農的重要代表作。

《臨江垂釣圖》僅見二幅,其中一幅原為王方宇舊藏,其上款題:“江濤濤,山巍巍,故鄉隨好不容歸;風斜斜,雨霏霏,此翁又欲之何處?流水桃園今已非。”是他的一種離鄉別緒的獨白。後又有一跋:“看著筠籃有所思,潮幹海涸欲何之;不愁為有明朝酒,竊恐空籃徵稅時。”

雨後雲山

雨後雲山

竹林清趣

竹霞洞借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