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的幾點感悟

對於拳學,自然是見仁見智的,有的人注重於演練,有的人注重實戰,也有人看著其中的文化與歷史,這些都是拳學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無可厚非,更無須厚此薄彼。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注重實戰的練家對套路演練之“舞”或者“花拳繡腿”是不屑一顧的,認為這些技法從拳學而言是不入流的,在實戰中式不堪一擊,更有人指出套路根本沒有保存價值,應該徹底摒棄掉,認為正是這些繁瑣的套路限制了武術的發展。而個人以為,我們尚不論現代競技武術的套路是由“自選”演變而來,談不上有什麼歷史和傳承,但許多傳承幾代甚至多年的經典套路還是有極高的保留價值,畢竟在這些套路中保留了一些古典武學的遺存,古人正是用這種形式把一些十分珍貴的武學素材傳承下來,留給後代。如果我們只是看到傳統武術無法和現代的泰拳、散打甚至MMA去“對話”,而忽視了傳統武術流傳有序和傳承百年的技法,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舍棄了自己的武學體系。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拳學上也奉行了“實用主義”,覺得自己民族的武術太“土”,不能迎合這個時代,甚至覺得我們的武學無法用現代體育科學去解讀,大多是屬於“糟粕”之類的東西,殊不知武學和諸多的傳統武術流派正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格鬥中歷經千年而逐漸衍生的智慧。過去的拳家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沒有受過文化的薰陶,但在武藝上有“師承”和“傳授”,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著拳學發展的軌跡,也用心血把拳學中一些珍貴的素材傳承了下來,他們可能由於文化和閱歷的限制對其中的一些東西缺乏深入的理解,但卻用一種樸實而熱烈的感情在保存著這些武藝,說他們“保守”也好,說他們“封閉”也好,說他們不合時流或者“老土”也好,他們在武林和江湖傳承著他們視若寶貝的拳學。

正是在這樣一個群體面前,我每當走進,總是懷著十足的敬意。雖然他們有可能對自己的師父或祖先有誇大以至虛構的部分,但我們在這種樸實如泥土的驕傲和自豪面前賣弄自己所謂的“學識”就顯得多餘,也不必去和他們進行一番論證或爭辯。因為在一個民族文化走向沒落和被爭奪而流失的時代,我們應該感激有這樣一群並不靠武術吃飯和帶給他們豐厚收入的人卻在孤獨甚至落寞中傳遞著我們民族的文化香火。他們可能是無法走進城市和主流的“武術人”,卻在偏遠的鄉村謹守著拳學的“尊嚴”、“規矩”和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技法。一些武術界的學者認為中國武術是一種技擊的“藝術”,這一點我也認同。

如果單純為了搏殺,沒有必要保留那麼繁瑣的門派和技法,正是因為歷史上“兵家武術”與“民間武術”的融合或分野,有交流,有融合,有分歧,才形成了中國武術和世界諸多武技的全然不同,無論是拳技還是兵器,中國人為其設計了不同的“場景”和“全方位”的技法,可謂是“上下週全”、“無有不及”,在兵器的較技上更看重“巧取”,無論是“一寸長,一寸強”還是“持短入長”,單雙軟硬,彙集了波瀾壯闊的技術體系,讓人只能感嘆其“博大精深”。那麼,何謂“拳學”?以我的理解和閱歷,是對拳術的一種體悟和表達。當然,“體悟”是用身心去感悟的,必須歷經技術上的精益求精和千錘百煉,並且有“師承”和“傳授”,而非自己盲目的“創新”。其次,必須用語言和身體能夠進行表達。

拳術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武藝,必須要通過身體來進行“表達”,所謂我們說的“能講能練”,也就是說拳學是一門“實學”,而非一味而空泛的理論講授。那麼在表達上離不開三個元素:技法(招法)、勁力和神韻,這三個元素缺一不可,招法是核心,勁力是根本,神韻則是體現著“將自身置於戰鬥的場合”,表現出來的一種氣勢和精神。最重要的一點,拳學非僅僅用套路演練來表達,而是涵蓋著一個流派的歷史、傳承與文化,包括基本訓練、拳架訓練,套路演練和實戰訓練,實戰是拳學的方向和根本,離開了實戰,拳學自然不能稱之為“拳”的學問而會成為“舞學”。在現代武術分為套路和散打兩個項目的時代,我一直堅守稱自己為“傳統武術流派技法”的一個武者,並不介意別人把自己劃在“套路”還是“散打”陣營,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拳學”,浮華褪盡,依然謹守一份孤獨而傲然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