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有霸氣,揮筆大江流,精忠報國志,英名永流傳!

岳飛行草 ·《大江流》

岳飛雖出身軍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教育和勤奮的學習,文武雙全,能詩善詞,書法以行、草為主,暢快淋漓,龍騰虎躍,氣韻生動,章法嚴謹,意態精密,纖濃符中,剛勁不柔,自有一種淳正之氣,頗含文臣氣質。傳世書跡,有《書謝眺詩》、《前後出師表》、《還我河山》等。

岳飛的這件傳世書法作品,是用行草書寫南北朝詩人謝眺《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一共111個字。作品以以行楷書開頭,慢慢的轉入行草體相雜,點畫圓和樸厚、筆飛墨舞,可見岳飛書法功底之深厚。

塞上齊翁按】此件應為109字,五言詩文20行,100字,款署9字。書寫6字一頁,詩文應為17頁餘2字,款署1頁,應為18頁。實際詩文缺4頁24字,故現有14頁85字。

大江流日夜,客

心悲(業)未央。徒念(此處缺 “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暑耿” 2頁12字)

雉正相望。金波

麗鳷鵲,玉繩低(此處缺 “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秋陽。”2頁12字)

耿,寒渚夜蒼蒼。

引領見京室,宮

馳輝不可接,何

況隔兩鄉?風雲

有鳥道,江漢限

無樑。常恐鷹隼

擊,時菊委嚴霜。

寄言罻羅者,廖

廓已高翔。紹興八

年春三月岳飛

釋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

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

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

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

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樑。

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

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

譯文:

大江日夜向東奔流,客心悲傷沒有盡頭。一路上懷念荊州直到關山前, 猛回頭覺得返回去的路很是遙遠。天上的銀河已經泛出了微微的曙光,淒冷的小水洲還籠罩在蒼蒼茫茫地夜色中。伸長了脖子遠望著京城的房宇,對面的宮牆正好映 入眼簾。金色的月光灑在了京城的觀闕上,玉繩星斜掛在宮殿的飛簷下。策馬驅車來到南門外,不由得又想起昭丘南邊的荊州來。奔馳的日月都見不了面,何況我與 西府的同僚們天隔兩鄉難得見?風雲遮天還留有個鳥飛的路,可嘆人間如長江漢水阻擋沒有通行的橋。常常害怕遭受鷹隼的襲擊,就像秋菊害怕嚴霜打落一樣惶恐心 悸。寄言那些設下網羅的奸佞小人們,我已經飛到了寥廓的高空上!

註釋:謝脁曾為隨王蕭子隆文學。子隆好辭賦,謝脁深被賞愛,被長史王秀之所嫉,因事還都。脁於途中作詩寄同僚,敘戀舊之情。

下都:指還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荊州隨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未央:未已。

  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遠。

耿耿:明淨;

宮雉:宮牆; 金波:指月光; 鳷鵲:漢觀名,在甘泉宮外; 玉繩:星宿名; 建章:漢宮名, “鳷鵲”、“建章”都是借來稱京室;

鼎門:《帝王世紀》:“成王定鼎於郟鄏。”皇甫謐曰:“其南門名定鼎門。”這裡用來指建康的南門; 昭丘:楚昭王墓。在荊州當陽東。以上二句言驅車到都門,又思荊州。

馳暉:指日。

風雲有鳥路:此二句言寥廓的空際不能限飛鳥。而江漢近地人卻不能通。

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此二句言在西府中常畏讒邪中傷,如鳥怕鷹隼搏擊,菊怕嚴霜摧殘。

罻(音尉)羅:捕鳥的網。作者以鳥自比,以羅者比王秀之。末二句言今我遠避,讒者無所施其計了。

詩文賞析:

永明十一年秋,謝脁從荊州隨王府被召回下都建業時,寫了這首詩。詩歌寫沿途所見之景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西府同僚和隨王的留戀之情,同時透露出對奉召回京的疑懼和對前途的深重憂心。

這首詩採用比興、比喻等手法來抒發憂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詩中寫道“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前一句把自己喻為飛鳥,把毀謗 中傷他的人比喻為“鷹隼”,生恐遭到暗算。後一句把自己喻為菊花,擔心自己在嚴霜中枯萎。這兩個比喻深刻地表達了詩人恐遭鷹隼之擊、嚴霜之誅的憂懼心情。 最後兩句“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則是他的期望。

這首詩格調高古蒼涼,意境雄渾開闊,取景精準且寓意自然貼切,在物象精準的刻畫中惟妙惟肖的熔鑄了深刻的人生感受,既是沿途景物的實寫,更是詩人在返京途中心路歷程的再現,由此可見詩人景物提煉的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