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唯美小女子603

随着无人智能化发展,人类在机器人面前毫无优势,无人化生产,无人化运输,无人化销售,无人化修理,绝大多数人必将失去赖以谋生的工作。当机器人衍生智慧后,就会真正进入无人化时代。所以人口逐渐减少是正常,也是必然。


随风20409

我不是什么专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者,看到这个问题,我会以个人看法回来,也许代表着全民的心声。

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可能这个数据也是按照目前的速度来分析的吧!跟根本原因没有找到,恐怕未来人口出生率会减少的更快。

1.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决定了大多数人要不要二胎。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培养孩子方面也是有着各方面的经济付出,多数人是一家俩口抚养一个孩子成才培养,如果加上再抚养老人呢?压力会倍增。


2.人们观念的转变,决定了是否要二胎。

在80年代以前,大部分传统思想就是讲究的人丁兴旺,而如今一代一代的教育思想的提升,注重的是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有部分人一个孩子正好,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份付出,影响生活品味,到不如把一个孩子培养向“精”的方向发展,就是质量问题!

况且,一个孩子从小抚养到大,知道需要多少经济付出吗?什么医疗费,上学费,兴趣培养费,补习费,娶亲费,买房费。俩口人奋斗都不行,得需要一家四口去培养一个孩子,补贴3万有人愿意为这3万,以后投入百万吗?

问题出在哪里呢?(谢谢观看,别忘了关注一下哦)


逍遥白帝

我觉得很奇怪,现在才是2018年,要真到了2100年恐怕要再过八十年,即使现在是孩子,到了2100年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在了,我们还要在意中国人口多少又有何意义呢?再说了,就算到时候人口只有6亿人,难道6亿人口不好吗?一定要14亿人口大家一起挤公交车、使用污染的环境才开心吗?

其实,早在1995年时,在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17年后,我国的人口专家就提出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建议我国政府能够放开二胎政策,但是当时觉得人口是社会经济的负担,政府不愿意放开二胎政策,而现在再说要放开二胎政策其实已经很晚了。中国现在不是说人口会少到哪里去,而是人口结构的严重失衡,以及人口都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而广阔的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实在太小。

至于当下政府是否要出台3万元二胎补贴政策?我们觉得就算类拟政策出台,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也不会有多少恢复。首先,我们的父辈只要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子人,而现在夫妻双方都工作,也只能养好一个孩子,如果再生二胎,别说物质上无法有足额保障,就是精力上也根本照顾不过来。现在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多生孩子是累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可以养儿防老!

再者,当代的职场中人很多人过着单身生活,或者丁克一族,真正想结婚生子的人很少,在很多人看来,养儿防老时代已经终结,自己要想过得好就要进行奋斗。我曾经有一个女职工——辛凤,她之前作为人才引进我们公司,后来她无意中怀了孕,最终在生下孩子几周之后就来公司上班,因为职场竞争激烈,你这个岗位不可能长期闲置,如果你长期不来,那肯定会有人来。

最后,如果在农村,把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付出的心血也是巨大的,而现在医疗条件还算不错的热点城市,就算国家补贴3万元又只是杯水车薪,因为现在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是填饱吐子,还要有医疗、教育、娱乐等其他费用支出,正是因为养大一个娃所需要花费的付出会更多,即便是国家补贴3万元钱,要生二胎孩子的家庭也会进行考虑,发然未来不想生的家庭还是会坚持扩大下去。


不执著财经

201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1.2,世界平均是2.5。

总和生育率是衡量生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指的是女人在生育期生育孩子的数量。2.1是一个标准,意思是,正常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个女子生育2.1孩子才能保证人口维持的状态。中国从90年代初,已经跌倒了世界水平之下2.1以下了。

而人口负增长是指新增人口数量少于死亡人口数量。换种说法就是增长和减少人口之差为负数。

中国官方预计,本世纪中叶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超过60岁;而总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14亿的顶峰,而后人口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最近7年中国16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大约4000万,而且这一趋势并没有随着二胎的放开而改变,2017年劳动力人口又减少了548万。一个国家的强衰不是国土,也不是资源,而是人口。如今全球许多发达国家都陷入“人口危机”例如欧洲,日本等。

2011-2016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

假定按照1.4的总和生育率来算,一代人(25年左右)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这样算下去很可怕。也就是说如果10亿的标准来算,两代人就极少了几乎6亿,可见这个速度可怕之处。这样计算的话,人口持续负增长,到2100年确实会减少很多人口。

2005-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

我认为中国对于每个生二胎的家庭补贴三万是不可行的,从现在到2100年有82年,在这期间中国人口每年都在进行人口的繁衍,所以补贴的金额讲是呈现指数增长的。

人们是否愿意生?

我认为专家呼吁二胎是正确的,关键就是现在的人是否愿意生?

1.以前的人只要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子人,而现在夫妻双方都工作,也只能养好一个孩子,如果再生二胎,别说物质上无法有足额保障,就是精力上也根本照顾不过来。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多生孩子是累赘,因为现在高房价,高消费等,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可以养儿防老!

2.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个人想不想生。即使,每个孩子一套房,再发给你几十几百万抚养金,给你五年年假。还是有人不想生,不是说全部人不想,但是肯定很少。

对此,你怎么看?


遇到么

人大代表朱列玉要在两会上提出尽快放开三胎政策。但这个提议,远远不像前几年提出的“放开二胎政策”那样受关注,受欢迎,讽刺和质疑的成因更多。

虽然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听起来14亿人口很多,但实际上,人口出生率很低,人口老龄化厉害,未富先老。

今天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有小幅下降。

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而且,女性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

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是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超过一孩出生数的情况。

也就是说,出生人口的下降,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主要是很多夫妇连一孩都没有生育。


当初提出“放开二胎”,意味着这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实际上是一胎化)的“基本国策”已经在崩盘了。严格限制生育,这项长期为人所垢病的违反基本权利的政策,不得不走向了它的反面:“鼓励二胎”;由于效果很不明显,人口出生率仍在持续下降,不得不又想提出“放开三胎”。

问题是,一胎都不想生,何来三胎?

如果说放开二胎还有突破的积极意义,放开三胎已没有多少价值。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这个问题,我曾问过一位十一岁的男孩,他说,因为现在女生的地位高了,她们想工作,不想生孩子了呀。

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懂得了。女性有了选择的可能,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不生,生育就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然,一句话说不完,不过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原因太多了:

一是,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大家开始学会把孩子当人,注重他们的身心全面培养,这一点,也大大提升了养育的成本和精力;

三是,女性也被当成了人,她们开始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与之配套的,开始有女性选择不婚不育;

四是,计划生育的强制措施,让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了“人是社会的负担”这种观念,一看到别人多生小孩就嫌弃他给社会添压力了:计生种的蛊,现在忽然间想收回去,没那么容易了。

简而言之,大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至成年的这十八年,随便就是几百万的支出。养三个孩子多少钱?你小小的补贴够吗?难道还能每个生三胎的人发几百万不成?

人口出生率一旦下降,就再也上不去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不仅仅是中国。


侯虹斌

现实社会中,适龄夫妻不愿生育二胎,有的是因为各种现实无助无奈之痛不敢生,有的是因为不想生。

我认为不仅应该补贴,而且应该建立保障体系,分区域分类补贴,树立起生育二胎于家庭有大利的观念。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专家建议二胎补贴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生育,看看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生活在城市的多数普通家庭的年轻父母压力大。

2.孩子上幼儿园前没人照看孩子。

3.公立幼儿园难进,私立幼儿园动辄一年几万的收费,承担不起。

4.生育观念的转变。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在适龄夫妻中已经淡化,如果培养教育不好孩子就不如少生。

要达到鼓励人们生育二胎的目的。

国家就要从这些制约因素着手,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1.建设公益机构,为1到6岁孩子提供生活学习的放心场所,实行义务教育,解决现实社会,身在职场的年轻父母,分不开身的难题。

同事小云,看到自己上幼儿园的的姑娘回家孤单的,想生个二胎,父母年龄大了帮不上忙,没人照看孩子不取生。

2.现在农村里年轻人很少,在不同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普通的年轻人,要养房子,养车子,养孩子,生活压力很大。

在太原生活的小王说,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生下就得负责,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大,生得起养不起。

35岁的小李说,自己一个女同志,在职场中拼搏不容易,生孩子影响工作,担心生孩子会失去工作进阶机会。

生育二胎给予补贴,思路不错,但是补贴的额度,应该因为不同的城市分类核定。

3.转变生育观念。

新中国刚成立时,鼓励生育,那时候生孩子多的妈妈,是英雄妈妈,现在50岁左右的人,兄弟姐妹多数在五六个。

后来计划生育,口号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偷偷摸摸生二胎的,都受到了经济处罚,违反计划生育不能评先进,有的甚至开除公职。

现在特别是城市里人们的生育观念变了,生的孩子多,大人孩子都受罪。

部分人不想生二胎,更有部分人青睐丁克族。

这就需要让人们看到生育二胎有利的地方,让人们看到生育二胎,对两个孩子健康成长都有益。

对于年龄相差不大的两个孩子来说,两个孩子经常在家里能一起玩,孩子们自己相互沟通交流的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孤僻,容易融进团队中,对于两个孩子健康成长都有利。

对于年龄相差大的两个孩子来说,虽然小时候不能作伴,但是都成人后,那种一母同胞的感觉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特别在父母年老,或者离世后,那种亲情的依靠是非常让人踏实的。

有个事能有商量的人,不孤单。

朋友王静家有两个孩子,孩子相差三岁,他说“教育两个孩子其实挺轻松的,孩子们自己就玩在一起,都是孩子的方式,一起玩一起学习,不用大人刻意去陪伴。

比如:叫开饭了,两个孩子就都洗了手跑过来,帮忙拿筷子放碗,从三岁起,吃饭就都不用喂。

到规定做作业时间,就一起开始做作业了。省心省事,就是多花点钱。

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我看如果能消除现实生活中适龄夫妻的痛点。

有适当的补贴,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步转变为想要生育二胎,才能达到生育率稳定,中国人口稳定的目的。

自己想要生育二胎,或者想让子女生育二胎,又或者不想生育二胎的,您是怎么看的?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有书共读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绵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顽强的生育文化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可如今,这一优势似乎也出现了转变的迹象。

联合国重磅报告:中国人口将减少到6亿?

前段时间,联合国人口署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预计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4-102亿,相比2017年的76亿增长近30%。但其中,中国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预测值为6.13亿,相对于2017年的14.095亿,中国人口将消失50%以上!

乍眼看,这与我们平时的认知大相径庭(中华民族历来人口众多),甚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绝不可能。其实,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指数变化的,而人们的直觉往往是线性的,在看待人口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高估短期效应,低估长期效应。“中国人口在不到百年时间内将减少一半”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比世界正常人口更替生育率2.1整整低一倍。而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依然不太乐观——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低于2016年的12.95‰,两大指标双双出现下降。

人口危机——中华民族面临的一道坎儿?

出生率下降会导致中国人口迅速老化和劳动力短缺,最直接的体现是养老金体系入不敷出。老年人增多会推高养老金支出;而适龄劳动者的减少,又会降低养老金收入。最终,国家可能不得不提高工作者的保费、减少老人福利,或者让人们的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

社会老龄化危机的同时,消费和生产也将同步缩减,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也将削弱。最坏的情况是,人口颓势无法逆转,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可能将不断萎缩;到本世纪末,中国最终将丧失综合性产业优势,国力全面衰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面临挑战。

如何破局?经济学家:给二胎家庭奖励三万

对于这个局面,经济学家马光远是这样看的:中国不但要彻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全面二胎计划,还要有更有力的鼓励措施。比如在生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报销力度、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生二孩的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等等;在北京等有条件的大城市,还可以考虑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3万元!

从生养成本和现金奖励上着手,的确能够调动那些不愿生、生不起和养不起的人们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真的足够吗?在房价收入比最高的是深圳,普通人不吃不喝买一套标准大小的房子需要40.7年、北京要33.4年、上海要31.8年……光上了天的房价就可能让育龄妇女们对“生娃”望而却步,降低全社会的养育成本任重而道远,并非区区3万块钱能够解决的,你觉得呢?


金十数据

要补赶紧补呀,我家二宝刚出生没几个月呢,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补贴。

其实我对这一呼吁的看法是:中国人口到达一个拐点,再次强调人多力量大的时候到了。

我身边的人,要二胎的已占了一半,而统计数字说,人口出生率在下降,放开二胎后,人口出生依旧不乐观,看来喜欢多生的家庭越来越少了,即使可以生二胎也没意愿要二胎了。

1、生活压力大。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人,看似物质条件更富足了,但生孩子的确是较大支出,成本上升。现在仅是各种检查,及生孩子住院,都以万元计。

还有孩子的衣食住行及受教育的费用呢,不低呀。

2、新一代年轻人不愿一直被孩子捆缚住。

生一个孩子,前后五年都被限制住了,不仅工作范围,出行游玩,还是生活其他精彩玩法,好不容易把小孩送进小学,要重新来一遍,的确是较大挑战。

即使放开二胎,不少家庭多要了一娃,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不结婚人群增加,不要小孩的丁克家庭增加。二胎的增加不足以平衡这部分减少的人口。

总体人口增长趋势依旧下降,老年社会压力加大。

3、补贴政策不合时宜。

真正受几万元抚养费影响的家庭并不多,而且不可能全国一刀切的补,其中细节问题太多了。

何况国家财政本就不多,地方债务更是危机重重,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喊着补贴,只是为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而已。


财经作家邱恒明

这是馊主意。

中国老年化社会已经来临,这是公开的事实,人口出生率下降也是不争的现实。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状况计算2100年中国人口仅剩6亿人,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人口出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能就此判断到2100年人口就剩下6亿。

一个国家的强大,人口是个重要因素。中国为什么经济能够几十年保持在高纬度增长?国家政策是核心,但市场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保证人口正常更替,提高人口出生率是有必要的。但生二胎补贴3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

首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工作压力使许多年轻人不愿建立家庭,很多已婚夫妇也不想要孩子。同时,年轻人更追求自己的生活质量,孩子过多给生活成本带来巨大压力是无可辩驳的现实。一个孩子从出生带长大到大学毕业,没有百八十万是几乎就是散养的。但仅凭3万元补贴去提高出生率,显然是一个非常低智商的方法。

因为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学等。所以要提高出生率,更重要的要有系统的部署,包括政府在出生补贴、幼儿教育补贴等都要做到,尤其是在教育上,要让小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某种公平的成果,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

很多发达国家为提高出生率,都出台了大量的补贴政策。比如日本,生儿一个42万日元补贴,然后从婴儿到初中毕业为止,每月均有政府补贴奶粉钱。

加拿大儿童福利金(Canada Child Benefit /CCB),俗称牛奶金。该项福利免税并按月发放,有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均可申请该福利,家庭年收入15万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每月可以申请较高金额,通常每年能收到的平均水平是6800加币。

具体金额可在网上根据居住地点、家庭年收入通过在线计算器进行试算。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每年可以得到6400加币,6-17岁儿童每年可以得到5400加币。

还有家庭看护福利、孕期及父母护理福利、托儿补助福利等等福利待遇。即使这样,加拿大出生率依旧很低,人口更替达不到正常水平,需要每年移民20万人才能满足国内发展需要。

中国情况与发达国家又有极大的差别,那就是“未富先老”。还没有达到十分的富裕,老年化社会已经提前到来,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现实。但从目前来说,人口依旧处于净增长中,不要过于忧虑。

但再过几年,等国家经济实力更为强大,人们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只要国家有实力从各个方面给年轻人以支持,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还是能够提高到。因为中国有非常根深蒂固的传统,包括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让人们愿意多生孩子。目前的阶段性生育率降低,最大的因素是生活压力所导致的。


波士财经

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首先老表哥质疑这个数据,2100年中国人口将仅剩6亿人?记得2000年左右时,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20亿,现在2018年了马上就到2020年,中国人口却才14多亿。二十年后的人口趋势都预测不准确,相差5亿多,还能准确预测80年以后2100年的人口数量?但是目前中国人口呈减少的趋势是铁定的事实,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能抑制人口减少的趋势吗?难,生孩子不是工作必须得做,生孩子是自己的事由自己决定是否生二胎。为什么到2100年中国人口将大幅减少,在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能不能提高生育率?

1、城市大部分人不愿意生育二胎,农村也越来越少人愿意生二胎。人口减少是必然的,二胎补贴对城里人基本无效。

在城市,率先试行二胎政策,可实施了几年效果不理想,才放开全面放开二胎。老表哥在上海工作时,和上海的本地居民闲聊二胎。他说在上海,从孩子出生到读完大学,按目前的物价水平,最少要100万抚养费。抚养费还在每年增加,在生育二胎,抚养费多了100多万。还不包括子女婚嫁,婚嫁的房子车子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一个小孩这些费用都让人头疼,还会想生二胎?甚至有些人干脆做丁克一族。二胎补贴3万对城里人来说是杯水车薪。

在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二胎补贴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农村的生活成本相对二十年前,也大幅提升,很多年轻夫妇也不愿意生二胎了。在农村,以前是一个赚钱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是一家人赚钱抚养一个孩子。

2、不孕不育人数的大幅增长,人口减少也是必然的。不能生育,给再多的补贴也没用。

最近几十年,全国不育不孕的人数大幅增加。在90年代以前,不育不孕非常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的开放,不育不孕的人数大幅增长。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洁身自爱,是不孕不育的主因。食品安全问题,也导致很多人不能生育。

不能生育,给补贴有用吗?

3、二胎生育补贴不如降低物价,降低教育,医疗费用

现在二胎全面放开,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响应。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成本高,高物价,医疗教育的费用高。物价和10年相比,大家心里都有数,就不去谈了。谈谈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也有很多年了,学费降低了很多,杂费却涨了。医疗,现在小孩感冒,每次花费几百上千,甚至几千上万。小孩感冒发烧等小病平均每年要花费近万元,这还不包括父母因照顾小孩的误工工资。如果能把这三大费用降低了,不用二胎生育奖励也会有很多人积极响应二胎政策。

生活成本的提高,养育二胎越来越难,使得很多人不愿意生二胎,生育率较低,人口必然减少。要提高生育二胎的意愿,不能单从奖励入手。应该降低生活成本生活费用,人人生得起,养得起,不用补贴也会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