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恒大许加印67亿港元入股贾跃亭FF,持股45%成为第一大股东,你怎么看?

心茗雅筑

恒大入股是为了转型,因为房地产严冬要来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世界上其他大国,他们的首富是哪类人?有房地产成为首富的吗?有啊,中国。

那么房地产可以一直盖下去吗?利润会一直这么高吗?肯定是不可以的,房地产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更别提高科技。一句话,猪在风口都可以飞起来,而房地产恰好在风口,那么现在风口要没了,怎么才能飞起来。

于是许家印想起来转型,毕竟不转型,就是等死。而现在刚好恒大有大量的资金,为什么不赌一下呢?万一成功了呢?于是贾跃亭来了。

所以,富人绝对不是傻逼,尤其首富,这确实是个机会。



江南李王爷

简单的说,恒大许加印需要在转型上获得更博出位的东西。

房企转型,是这一年多来颇有传播动能的词。房企转型一般都有个前辍词:多元化,撮合在一起就叫作“多元化转型”,走的路子,除了保有原有的房地产主业外,还加上了健康、医疗、跨境电商等。

2018年,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一方面房企并购加速产业更趋集中,一方面房企频向受政策面影响较小的商业地产领域扩张。这里面,都透显出房企面对发展的焦虑。而“多元化转型”正是保障利润来源的需要。

许加印一向资本善舞,玩的经常是人家没有想到的东西,比如足球,亚冠折桂让人感觉到许家印搞的足球,才是中国真正的足球。现在,他的多元化转型,跟新能源车,跟贾跃亭联系上了,虽让人有些意外,但也顺应潮流、符合道理。

因为,新能源造车这些年一直受到官方鼓励,新源车产业链日见成长,而且这一起趋势也正代表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所以说,此番在趋势选择上,许加印实实在在地落子了一步好棋。

可以注意到,今年3月底,恒大在业绩发表会上公布了恒大的新战略,其多元化思路已有表露: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简单的说,这回许加印67亿港元入股贾跃亭FF,持股45%成为第一大股东,最起码从盘面上皆大欢喜:许加印刻录上新能源造车的符号,贾跃亭解决了资金困局,可以继续“为梦想窒息”。

消息显示,贾跃亭造车已有价值显现。有消息称,在2017年全美顶级赛事派克峰拉力赛中,FF91以超越特斯拉Model S 逾20秒的成绩打破全球纯电动汽车纪录。此外,目前,FF在中美两地提交申请专利接近1500件,获中美颁发专利超过380件。

乐视事件中“信用破产”的贾跃亭,假恒大的正面形象进军国内市场,显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有消息披露,FF已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在广州等地筹建了大型综合性研发及生产基地。

虽然如此,联想起此前,孙宏斌150亿投资乐视深陷泥潭,这回许加印入局FF是个机会,好不好,还得接着看。


波士财经

许家印入股贾跃亭的FF,早就有传言。那么,为什么许家印要入股已经被“看死”的贾跃亭呢?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是许家印在转型之路上的一次赌博。虽然造车是贾跃亭赌上身家性命、赌上乐视的全部、赌上骗子的“封号”,甚至赌上一身的奋斗。尽管尚没有看到成功的迹象,但是,按照贾跃亭的性格,是不可能半途而废的,而是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做成。所以,对许家印来说,押上几十亿宝,或许是一次重要的转型投资、风险投资。一旦成功,对恒大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其二,是贾跃亭的为人让许家印认可。尽管乐视已经与贾跃亭越来越远,贾跃亭也一直滞留于美国没有回国。很多人觉得,贾跃亭不会再回来了。恰恰是,这样的想法才是错误的,是对贾跃亭不信任的表现。许家印向FF投资,就是想唤醒对贾跃亭的认同与接受,防止给贾跃亭的汽车梦添堵。

第三,这也是许家印的聪明之处。此时的贾跃亭,最需要的是钱。有了钱,他就真的能够在他的汽车梦中飞翔。而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降低身段、放低价格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否则,无钱将一事无成。所以,许家印既可能是一次血本无归的投资,也可能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投资。


谭浩俊

文/智观察

乐视网今天涨停,估计很多人都摸不到头脑,关联一下才知道原来是远赴美国的贾跃亭融到钱了,20亿美元,暂时缓解了当下的资金危机,也让造车梦更近了一步。而昨天深交所还下发问询函,要求乐视网报备截止到8月底即将到期的债务明细。不知道,贾跃亭的间接影响,能否让乐视网股价有所回温。

自从贾跃亭卸任乐视网负责人之后,便奔赴美国造车,留下乐视网一堆烂摊子,更是让孙宏斌十分苦恼。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乐视网依旧没有从资金危机中解脱出来,仍在不断想着法子弥补之前欠下的窟窿。孙宏斌的退出,也宣告融创中国百亿元投资的失败。而贾跃亭,还在美国未归,偏执地要去实现自己的造车梦。

就像2017年冬天孙宏斌雪中送炭一样,这一次,另一个地产商许家印的出手,让贾跃亭和他的法拉第未来有了喘息的机会。不同的是,这次受益的是贾跃亭的另一个梦—法拉第未来。

20亿美元 法拉第未来暂缓资金危机

恒大健康昨天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于2018年7月3日或之前以现金一次性支付。同时,恒大也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这也意味着恒大正式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

公告内容显示,香港时颖公司与FaradayFuture原股东以合资模式共同设立了一家新公司(SmartKingLtd.),时颖公司同意出资20亿美元,以获取于合资公司的45%股权(经全部摊薄后);而FaradayFuture原股东以FaradayFuture集团拥有的技术资产及业务入股,获取于合资公司的33%股权(经全部摊薄后)。合资公司剩余之22%股权(经全部摊薄后)将预留作为根据股权激励计划配发予雇员的股权。FaradayFuture则由合资公司全资拥有。

据了解,在2017年11月30日Smart King成立之初,时颖公司仅投入了8亿美元的投资金额,剩余12亿美元投资分别于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之前各支付6亿美元。也就是说,恒大健康此次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后,还要在后续向法拉第未来分别支付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与法拉第未来早就不是第一次牵连在一次。在此次投资之前,此前还有消息称,恒大集团以大约三亿美元的投资,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法拉第未来的第一大股东。不过,最后都没得到双人的确认。而此次的注资,可以说给了法拉第未来喘息的机会。

造车不是造手机,也不是造电视,成本高是一方面,供应链、渠道以及技术上都要更难。作为贾跃亭手中“最后”的一张牌,法拉第未来不仅承载着贾跃亭的未来,更是肩负着大洋彼岸的期待。一年多以来,贾跃亭全身心投入到造车中,但是各种负面消息也是十分多,比如工厂关闭、员工离职等,这些都让法拉第未来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根据此前的消息显示,贾跃亭期待的FF91电动车定位豪华品牌,宣称在动力和产品性能上超过特斯拉,在美国的售价25万美元左右。同时,法拉第未来方面还表示,第一批车辆将在2018年年底交付,也就是今年。

不过,从此前的消息来看,因为资金上的原因,今年年底生成的订单能否按时交付还是未知。现在,恒大20亿美元的投资,可以说是暂且缓解了法拉第未来在资金上的危机。

借助法拉第未来 恒大也有着自己的“私心”

对于为何收购时颖公司,恒大健康解释称,“通过本次收购事项,可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有机会在高速成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强大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实现业务多元化”。翻看恒大健康的介绍,很多人会觉得完全摸不到头脑,不过最为控股股东,恒大集团才是背后的操作者。

众所周知,恒大的主要业务是地产,主要营收也是来自地产。如果从表面上来分析,此次恒大出手,最大的收获是拿到制造用地。根据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显示,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驰智能)以底价3.641亿元,竞得广州市南沙区一块约601亩的制造业用地。资料显示,睿驰智能为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法中国)的兄弟企业,法法中国则与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关系不浅。

另一方面,一直依靠地产为生的恒大近年来也在寻求转型。今年3月底,恒大在业绩发表会上公布了恒大的新战略,即坚定不移的实施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新能源汽车显然很符合恒大转型的方向,而法拉第未来目前处于资金缺乏阶段,也能为恒大赢得更多的砝码,此时投资也算是不错的时机。

贾跃亭破釜沉舟 仍不愿放弃控制权

根据法拉第未来方面的介绍,在获得融资后,贾跃亭出任公司CEO。同时,FF将采用AB股模式,贾跃亭作为创始人和CEO享有“ 1股10票”的权力。恒大健康收购的时颖公司持有合资公司每股股份配有1票投票权,而在合资公司正常经营情况下,Faraday Future原股东,即贾跃亭方面持有每股股份配有10票投票权。

对于贾跃亭来说,心里肯定不愿意放弃控制权,即便是接受注资,也不愿意将主动权交出去。此次,虽然恒大雪中送炭,但是贾跃亭依旧拿到了法拉第未来最大程度上的表决权。不过,贾跃亭肯愿意接受融资,也代表着其已经没有更多的后路了,只能破釜沉舟。

据悉,当管理层在根据合资公司股东协议条款下不能履行职责情况出现时,该原股东投票权将被回转到目标公司Smart King,而FF股权激励计划配发给雇员的股份不具有任何投票权。而这份职责很有可能就包括FF的首款量产车型FF91按原计划在年底前实现量产。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半年的时间,而FF在美国的工厂才刚刚敲定承建商,中国南沙的工厂才刚刚开建,贾跃亭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半年,不仅仅是决定法拉第未来的半年,更是决定贾跃亭最后“生死”的半年。

20亿美元换来恒大健康高涨66.16%

上文说道,乐视网今天开盘就涨停,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恒大投资法拉第未来的影响。截至收盘,乐视网报3.69元,涨幅为10.15%,目前总市值为147.2亿元。

同时,今天香港股市开盘,恒大健康股价也直线拉升。截至收盘,恒大健康报价7.66港元,涨幅为66.16%,总市值661.82港元。而今天开盘,恒大健康股价为4.64港元,总市值为400.896亿港元。而今天收盘,恒大健康市值猛增,一天就赚回了投资的钱。并且,12亿美元的钱还未交付,恒大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写在最后:

恒大的入局,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各取所需。不过,对于贾跃亭来说,也算是报以最后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法拉第未来还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如果在量产后没有大批销量以及完善体系的支持,最后也难逃破产的结局。但是,目前的危机暂且可以说是解除了。

此前,孙宏斌在卸任乐视网董事长后曾表示,贾跃亭这个人还可以,还是挺好一企业家。不过,孙宏斌同时也称,老贾犹犹豫豫的,该卖不卖,不坚决。造车对于贾跃亭来说是最后证明自己的机会,只是不知道偏执的他这次究竟能不能不再翻车。(文/智观察)

============================


智观察

大家好,我是甘壹刀,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有一个重磅新闻,许家印出手了,恒大67亿入主FF,贾跃亭任CEO。市场传闻尘埃落定。一时间,市场鼎沸,万众议论,大家关注的最多的是许家印为何要出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冤大头?在此我说下个人的观点。



我个人觉得恒大出手FF,表面上看是意料之外,实际上是情理之中。一切都仿佛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首先的是,恒大需要升级转型,多元化才是出路。

时间进入2018年,房产调控愈演愈烈,限购,租售并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房地产的春天貌似也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主营业务的恒大,急需找到下一个出口,或者是风口。

恒大之前也很多尝试,比如恒大冰泉,比如恒大粮油,但都是因为本身不擅长,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草率收场。最近又推出旅游养生地产品牌,比如童世界,比如养生谷。旅游养生地产实际上投入大,回报慢,资金流动性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做出选择。

其次的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超级风口。

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加码,资金的角逐,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一个超级风口。“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很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加入,占位布局。比如蔚来,小鹏,威马,车和家等等;就连传统行业的女强人格力董明珠,被女强人视为“野蛮人”的宝能姚振华,都在大手笔积极加入布局。

2016年11月,董明珠拟以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在遭到股东大会的反对之后,倔强的董明珠,又马不停蹄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出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份;而财大气粗的姚老板,更是出手阔绰,先是砸下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权,接下来又大手笔与杭州,昆明,广州,西安四地签下投入总额1000亿元的新能源生产基地。这一切,都在说明新能源汽车是个超级风口。

再次的是,FF是贾跃亭的命,但对于许家印来说,却是九牛一毛。

贾跃亭为了造车,遭受人生的滑铁卢,失去乐视,欠下巨债,也“老乡见老乡,背后放一枪”,把侠骨柔肠的老乡孙宏斌也无意坑成了冤大头。贾跃亭现在所有的身家性命都系在FF身上,FF是贾跃亭的命,已经等不起,赌不起,更输不起了。要像史玉柱孙宏斌一样咸鱼翻身,唯一的出路只有做好FF。

而对于许家印来说,却是九牛一毛。据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排名中,许家印于320亿美元排在第四位,仅次于马化腾,马云和李嘉诚;据恒大2017年年报统计,恒大总资产已经达到17168亿元,2017年度营业额5009.6亿元,销售面积5029.9万平方米,毛利润1122.6亿元,净利润370.5亿元。这一切数据说明,入主FF的67亿对于他们来说,可谓九牛一毛。

最后的是,FF估值不高,精明的许家印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相比于互联网造车很多品牌,FF估值其实不高。据科技部最新的独角兽企业名单中,蔚来和威马分别估值50亿美元,北汽新能源估值43亿美元,奇点估值30亿美元,珠海银隆估值19.5亿美元。相对而言,FF可以说是被严重低估,许家印做的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FF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生态化反”的“野子”贾跃亭,争议性大,知名度高,极度吸引眼球;FF汽车逼格高,在目前新能源汽车里面,可以说唯一可以在逼格上对标特斯拉的品牌;FF“天生骄傲”,有贾跃亭互联网的基因,未来在车内影音,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方面,有望成为引领者。



话说,假如你是许家印,还会认为投资贾跃亭的FF,是个亏本的买卖吗?




甘壹刀

从昨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感觉到有些惊讶,然后仔细翻看人家新闻。往后我就会发现其实。兄弟你这个标题是有问题的,他这个跟家庭没有什么关系,我个人认为,是这个标题有点炒作的嫌疑了

最后咱俩说一下。其实在各位大神们面前都有各自的论点,我这种小神只能说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说ff真的能够量产,并且是能够如介绍中所说,和视频中所说,这样的那么牛逼,我认为。我还是会选择ff的,那么关于特斯拉我认为就不要去考虑了,所以我也认为这是最支持国产的一种方式,如果说可行,那么我认为ff。毕竟是成为畅销中畅销之一,绝对会超越他的。

因为ff,不管是从性价比也好,还是从功能性也好,都要远超特斯拉。最主要的就是价格,特斯拉太贵了,而且出的事情太多了,我认为他们的系统还是有些不全面,如果ff真的可以的话,那么。不多说,是买的我想买一辆试一试。




家中扛把子

许老板终于出手,真的成为FF汽车的大股东,这是几个月之前的传闻消息,最终传闻变成真的消息。这个消息,是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健康在香港交易所发布,也是非常重要的消息。


对于恒大许家印67亿港币入股FF汽车,成为第一大股东,我的观点和判断是:


1,许家印强烈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这次许家印大手笔的入股FF汽车,而且成为第一大股东,说明恒大许老板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开始重金布局,志在长远。


2,许家印认可贾跃亭。FF汽车是贾跃亭的心血之作,也经过多年的酝酿和筹划,许家印的入股,也反映许家印还是认可贾跃亭,如果不认可贾跃亭,也就不会收购FF汽车。许家印也是看好FF汽车的技术和产品,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FF汽车的产品面世。

3,恒大地产正在加速转型。恒大地产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地产集团,近年也在加速转型,包括许家印宣布在高科技行业投资1000亿元的计划,另外碧桂园也在转型之中。许家印投资FF汽车,也是恒大地产转型的一个行动。


雄风投资

2018年6月25日,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健康25日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FF第一大股东。

这意味着贾跃亭与恒大的绯闻终于落下石锤。2018年2月的FF全球供应商峰会上,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入股FF的消息就已传开,但一直没有确定的消息,直至今天恒大发布公告才算落幕,此次的收购中,“锁定FF的CEO15年”是贾跃亭让出第一大股东的条件,目前贾跃亭已退居FF第二大股东。

对于恒大67亿港币入股FF汽车,成为第一大股东,我的个人的观点是:

1、恒大的转型之战

2017年恒大业绩极其靓丽:总资产17618亿,净资产2422亿,营业额3110亿,核心利润405亿,净利润370亿,各项核心指标名列行业第一。

可以说,以目前的业绩和经营情况,最少在支撑恒大十年的发展不成问题,但居安思危才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当考虑的,否则结局可能是下一个诺基亚。恒大集团最近十年来的发展,经营能力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是选对方向,跟上整个行业的形势。

2008-2017年,我国年均新增2100万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形成了巨大的住房需求。GDP总量从32万亿增长到83万亿,年复合增速达1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6万元增加到3.6万元,年复合增速达9.7%,有力支撑了居民住房需求的释放与升级。但房地产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到了一个瓶颈的程度,因此,要保证整个恒大集团未来继续快速发展,转型之战迫在眉睫。而高科技行业则是恒大转型的第三个布局。

旅游、健康、高科技产业都是千亿甚至万亿级规模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巨大。恒大的转型布局就在这三个中拓展,经过前几年的投入,目前恒大已经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的格局,所以是时候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进行布局拓展,FF或许就是试水之战。

2、恒大对贾跃亭的认可

虽然贾跃亭被很多人戏称为PPT之王,但如果真的只是会做PPT能成为一家上市企业老总,会构架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一个孙宏斌看错,难道许老板也会看错,这么多个成功的大佬,他们能成功,就证明眼光绝对没有问题。所以,贾跃亭的失败,我认为不是能力不行,更主要的是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在多少资金的时候,就该做多少事,但是贾的野心太大,除了乐视网,先后布局乐视超级电视、乐视手机、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云计算、乐视超级汽车等等,最终当银行收紧信贷时,资金链直接断裂,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可以说,如果把整个乐视生态的几个部分分散在十年来逐步布局,或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但人生没有如果。


FF是贾跃亭的最后一张底牌,也是其目前的心血之作,恒大的投资,一方面系许家印对于贾的认可,也是看好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的未来;另一方面,说不得是想再造一个史玉柱的传奇,当年史玉柱不也是输到底裤都没了,最后靠着脑白金也打了一个翻身仗。所以对于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商界传奇,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鲤行者

此事其实早现端倪,早在今年4月8日,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斥资3.641亿元,正式拍得广州市南沙区一块约601亩的制造业用地。睿驰汽车系贾跃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电动车公司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的关联公司,当时便有媒体猜测由许家印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恒大对此却矢口否认,今天恒大的一纸公告再次印证了资本市场上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吊诡的是,根据已经披露的合同细节,在FF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尽管恒大为第一大股东,但却拥有较小的投票权(表决权)。恒大成为FF的第一大股东,但却不一定拥有绝对话语权。那么,精明的许家印买下FF究竟意欲何为呢? 笔者认为,不外乎二个目的,圈地、增加公司估值。

圈地

此次消息曝光后,坊间认为,许家印对电动车没有兴趣,而是希望通过电动车生产来拿地,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乐视当年是各地方政府的座上宾之时,在各地低价甚至直接拿地建设“生态城”也是乐视一项重要业务。

或许有人会说,通过生产新能源车拿到的土地基本都是工业用地和商业项目,住宅用地很少,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高。再者土地性质的变更难度很大,即使拿到地,变更为住宅用途可能不会获得主管部门批准。但是,这些问题在中小地产商眼中是问题,在许老板眼中根本就不会是问题。一旦搞起了生态城,则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便与之俱来。

为回归A股增加估值

本次收购,并不意味着许家印多么喜欢新能源汽车,而是对恒大来说,收购FF能够让恒大在未来的“估值”大增。

众所周知,恒大一直想回归A股且已已经筹划良久,但目前仍无实质性进展。甚至可以说,恒大回归A股的速度要远慢于预期。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深入,即便是回归之后,恒大在A股的前景也很难预料,且房地产业估值低,市盈率不高,离许家印的全球100强相差甚远。要想达到目标,恒大需要寻找相对可靠的合作伙伴,以便讲故事,增加估值。此前,恒大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称未来10年将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打造三大科研基地,正式进军高科技行业,覆盖领域包括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现代农业等,便是其增加其市场估值的一个操作手法。本次如果恒大有了FF新能源汽车业务,则不管恒大以哪种形式回归A股,其估值都会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业务而受市场青睐从而估值大增。

许家印与贾跃亭在FF上的联姻,笔者并不看好。前有孙宏斌,后有许家印,为何地产界大佬都那么喜欢贾跃亭?或许这与贾会编故事有关,而喜欢编故事的人,结局都不会太好。


柏立团律师

核心原因当然是恒大的转型升级。

恒大宣布以67.46亿港元收购了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Smart King是时颖与FF原股东(包括贾跃亭)成立的合资公司,全资持有“FF美国”和“FF香港”。

2017年恒大总资产17618亿,净资产2422亿,营业额3110亿,净利润370亿,各项指标名列行业第一。

但房地产市场在国内还是受到政策影响很大,持续性肯定不够,恒大集团不断寻找新业务突破,如进军奶粉、矿泉水、粮油,但这些领域非房地产企业所能玩得转,除了足球可圈可点,其他领域乏善可陈。

新能源汽车相比快消品更加符合恒大的胃口,这些行业跟政策,技术,资金密切相关,不要小看了快消品,还真不是土豪能做的,需要精耕细作,需要品牌和资源的沉淀,也更加需要时间的积累,这些恒大估计也没有耐心去做。

在新能源上,FF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贾跃亭也并非浪得虚名,虽然乐视失败了,但贾跃亭还是把FF做出了样车,相对于标杆特斯拉每天融资上百亿,这样的投资对许家印来说非常划算。

另外,就算用新能源方式去获得土地,也是非常合理的高效的方式(猜想啊),做矿泉水据说也是获取资源的一种方式,需要采矿证的,我也是听说······

这样,是认识那个公司业务和发展更加有持续性和广阔的空间!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 创始人 CEO 蒋军

《3天玩转互联网精准营销》精品班7月20--22日开班,报名请私信。

2018,深知精准营销推出客户战略合作、深度服务计划,我们将在全国甄选5家优质客户(符合基本要求的企业),用一年时间实现1个亿的销售,2年时间对接资本,3年左右实现准IPO,深知负责全程整体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和资源导入,快速落地和达成业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