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京城名妓赛金花开撕的两个状元是谁?

大清第101位状元,陆润庠

海参阿胶粥喂大的状元郎

说起陆润庠的家世,那是相当显赫。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陆润庠,字凤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1915年,江苏元和县(今苏州)人氏。其远祖陆贽是唐代名相,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中医。

据说,陆润庠是在镇江出生的。在晚清知识分子蔡云万所著的一本《蜇存斋笔记》中记载,陆润庠的父亲陆懋修当时在镇江做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陆润庠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母亲梦见有凤凰落在石阶上。镇江古称润州,而学校古称“庠”,所以这就成了他的名字,而因为这个梦“凤石”则成了他的字。不过,关于他的字另有一种说法,鲁勇先生在他的作品《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中称,是因为学校中有一块碑题为《熙克风石图赞》。另外,在《清史稿》中并没有陆润庠出生在镇江的记载,

这是陆润庠一出生就带给世人的笔墨官司,在他一生之中,这种纠纷从未断过。

在一本名叫《柳斋医话》的资料中记载,陆润庠幼年时期身体瘦弱,肠胃功能也很差,喝了中药消化不了,还闹得肚子不舒服,家中老人都担心他养不活。好在,他爹是当世名医,改用食疗的方法,让他长期进补。他爹自创的“食疗秘方”就是把海参和阿胶放在一起煮粥,让他每天限量吃,再逐日增加。这个方子的作用还真是立竿见影,吃了半年之后,陆润庠的体质有了很大改善。看到确实见效,当地人纷纷跟着学,于是越传越广。江浙有些地方,至今还有一刮起秋风,就吃海参阿胶粥的习俗。

陆润庠从小刻苦读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借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1874年2月,会试过关。4月21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清王朝第一百零一位状元。

陆润庠和赛金花有何渊源

陆润庠的女儿名叫陆玉珍,嫁给了洪钧的儿子洪洛。这个洪钧也是苏州人,同样是同治年间的状元,比陆润庠早了整整八年。两位状元结亲家,算得上是一件美事。

洪状元是风流倜傥的新派人。在洪钧回乡为母亲守孝的时候,在苏州的花船上认识了一个雏妓,名叫赵彩云。赵彩云本是徽州人,因太平天国事件逃难到苏州。在洪钧50岁那年,娶了15岁的赵彩云,虽然是偏房,用的却是明媒正娶的行头。

洪钧守孝期满,回到北京官场上时,正值光绪亲政,重用洋务派的时候。清政府要派一位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的外交大臣,而洪钧对历史、地理素有研究。于是,一道圣旨传下,洪钧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中过状元的外交官。

出洋是要带夫人的,但洪钧的原配体弱多病,于是就带了赵彩云出去。没有人能够想象,就是这样一番出洋的历练,将洪钧这位小妾造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赛金花。

民国著名学者刘半农、商鸿逵著有一本《赛金花本事》,是在约赛金花本人多次会晤以后动笔写的,完全根据了她的谈话,纪实性强,可信程度较高。其中详细记载了赛金花和洪钧的生活经历。

赛金花颇有语言天赋,很快就学会了外国语言。在她的打理下,洪钧在国外赢得不少赞誉。但一场变故突然降临。洪钧在出使欧洲四国时,因为酷爱元史,曾依据市场上买到的一张俄文地图绘制了一幅中俄边界图。洪钧不懂外文,就请人翻译地图上的地名,谁知道竟然出了大错,将我国帕米尔地区的一些卡哨画到了国境之外。俄国人将这张地图收藏起来,关键时候作为“证据”端出,证明那些地方属于俄国,这一来洪钧无形中有了卖国的嫌疑。慈禧太后大怒,洪钧连气带吓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呜呼。

其实,洪钧娶赛金花这件事,陆润庠就非常不满。洪钧临终也留给赛金花一笔生活费,却被同族中人骗走了。赛金花也想回洪家,但洪家只要走了她4岁的小女儿,把她拒之门外。这样做,一方面是觉得赛金花是妓女出身,有辱洪家声名,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洪钧的儿子洪洛也刚刚去世,陆润庠的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赛金花要回去,就成了一门两代寡妇,很难相处。

赛金花很有个性,在娘家小住了几个月之后,就到上海重张艳帜,迅速成为名妓。陆润庠的脸挂不住了,每次听到上海方面关于赛金花的传闻,就好像被人打了几个耳光。根据晚清著名作家曾朴所讲述,“苏州士绅,因赛失苏州人的面子,陆润庠及其他士绅迫之离沪。于是赛乃北走天津”。在天津,赛金花结识不少显贵人物,由此进了北京城,受到公子王孙的追捧。

八国联军进京时,赛金花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打得火热,一时北京城家喻户晓。外国人走后,赛金花继续做生意。

后来,她弟弟病死,回苏州奔丧,卷入一场莫须有的“虐妓至死”事件。赛金花被刑部收监,她赶紧送银子打点,最终只罚了一点银子,但重的却是要押回江南原籍。《赛金花本事》中称:“我知道这是陆润庠同孙家鼐(时任刑部尚书)商量好了的,要撵我走。”此后,赛金花因年老色衰,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