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千古经典、陆游《卜算子·咏梅》怎样赏析?

文学妙语

记得学生时代,第一次读到陆游写的这首词时,只觉得陆游用词太精妙熨帖了,不仅仅写出了梅花芳香,同时也写出了它的姿态。但是现在,当长大后再来读陆游写的这首词,又是别有一番感触,因为在这首词里,我看见的不仅仅是梅花的姿态,而是它的风骨与境界。

在这首词里,陆游赞美的是梅花,夸赞它即便孤独落寞,即便是在风雨中飘摇,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贞洁与坚定,依然以顽强的姿态在风雨中摇曳,依然不矫情媚俗。所以,我们在赏析陆游写的这首词时,只要弄懂了陆游所写的梅花风骨与境界,也就很好理解整首词了。

我在陆游写的这首词里,也看见了他自己的影子。陆游也是借梅花自喻,在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虽然孤独但不会因为孤独去谄媚去取巧,更不会随波逐流,因为就算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坎坷也不会向黑暗势力低头,尽管花的姿态不见了,但花的芳香流传千古!


沈善书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一生写过很多咏梅诗词,仅七律就有三十多首。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梅花类”中,选陆游咏梅七律多达十五首,超过许多唐宋名家。在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传诵之后,咏梅之作大多递相视进,已成窠臼。就连陆游的咏梅律诗,虽不乏新奇,也总嫌甜熟,方回就认为“肉多于骨”。相比之下,陆游这首《卜算子》,可以说“梅花是我,我是梅花”,在梅花的品性中融入了陆游的高尚情操,显得风力遒上,骨气奇高。


历来咏梅,或重其风致,或重其气节。陆游爱梅,就有赞赏其气节的一面。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这正是梅花的品格高洁之处。陆游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结伴。这首《卜算子》咏梅,就集中刻划梅花的的这种品格,并借此以自明本志。


此词上片感遇,从客观环境着笔,写梅花处境艰险,身世飘零。“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志,则从主观品格着笔,写梅花抗拒邪恶,气节凛然。“无意”二句,表明本性高洁,不为争春而来;“零落”二句,不怕经历磨难,留得芳香而去,并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和亲身遭受的种种迫害,表现出高度的蔑视。明卓人月《古今词统》谓“末句独见高节”。这末了两句所表现的既是梅花的天赋禀性,也是陆游的平生抱负和政治节操。


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怒秦桧,试场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而归。入蜀时有人讥其“颓放”,在严州任上,御史台弹劾他“嘲弄风月”,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陆游一直颇遭时忌。但陆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爱国壮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这首词作年莫考,但总是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之后写的,因此借咏梅以寄托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可以视为陆游一生的定评。词中不免也有自伤自悼的成分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有风骨,有气节,这种政治操守就值得尊敬。

你喜欢哪些宋词?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文学妙语

大诗人陆游的千古名篇《卜算子·咏梅》,是一首咏梅诗。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里用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郁郁不得志然却始终坚贞不屈的品格,可谓达到了物我融一的曼妙境界,加之笔触里的细腻,意味里的深隽,使得其成为咏梅词中的一首绝唱。

整阕词如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这首词,先看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的从政都不大顺,早年参加考试虽被荐送为第一,然而因秦桧的妒嫉,加之龙大渊、曾觌等一群小人的排挤,使得他的仕途并不顺畅,不得志充斥着他的大半生。

这阙词,就是他对这种遭遇的意难平而作的。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载体来歌咏。其实,古时有太的文人将梅花作为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在陆游的笔下,梅花是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之象征,也是自己自身的一种写照。他是以梅寄志,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来寓意自己一生对于恶势力的不懈抗争,以及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

了解了整阕词的写作背景,来赏析这阙词就有了别一番的理解了。

上片,写的是梅花的遭遇: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之外断桥的旁边。没有主人的打理,只兀自花开花落。联想古代时驿亭,是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途中歇息的地方,暗指梅花的孤寂处境与自己处处被排挤的情况。

黄昏时节,风雨夹杂来袭,本就无依无靠孤苦着的梅花,还要再遭受这风雨的摧残,这是更为残酷的事情。这样的梅花处境,其实也是词人自己的恶劣处境,招人排挤,还遭人陷害。

下片,则是借着梅花的高贵品格来表自己。一任百花妒嫉,梅花是从来都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的,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土,它都依然保持着清香如故。如此,也表明的词人自己的心境——对政治始终有自己的先见,并不怕被打击,始终坚持正义,保有着自己固有的品格。


作家桑妮

驿馆外面断桥的旁边,有一株开放的梅花寂寞而孤独。既无人欣赏也无人保护。已到了黄昏日暮,她仿佛在独自感伤愁苦,更何况又有凄风苦雨。她也沒有心思苦苦地争占春光,任凭那些庸俗行为自然不屑一顾。纵然片片零落被碾成泥土,那淡淡的清香却依然如故。那气质和清香,将同天地同存,将同日月共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