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六迁”的故事有什么历史依据?

史苑书生

周族是一个兴起于西部,以农业为主的民族。

“农业始祖”后稷之像

周人最终能推翻商朝,成为一个延续近八百年历史的朝代,与其农业传统分不开的。

而农业的发展在西北地区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长时段气温的变化,短时段降水的变化,以及粗放经营造成的土壤退化等自然因素,还有游牧民族的入侵等社会因素,都是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后稷教稼图

因此在西北地区兴起的周朝,在崛起的过程中就难免要经历一系列迁徙的过程。

根据史料的记载,周人的迁徙主要有以下几次。

“周人六迁”示意图,底图为谷歌地形图。

1、被迫流转于夷狄之间

周人的农业传统可以追溯到后稷时代,后稷所代表的是周人早期历史阶段,但到了不窋时代,由于夏后氏政衰,周人不得不“窜于戎狄之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游牧生活阶段。《国语》中有记载:“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然而周人虽然处在戎狄诸之间,还是没有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的潜移默化,仍然保留着以前的农耕生活方式。《史记》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务耕种,行地宜”等记载,都体现了周人固有的农耕文化传统。

2、由“戎狄之地”至于豳

第一次带领周人进行民族大迁徙的是周族首领公刘。《诗经》中有两次明确提到了公刘国于豳的:“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冈。……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又“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以上诗文是对公刘带领族人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姬周实力,最终迁居豳地的歌颂。

周人为什么要从“戎狄之间”迁到“豳地”呢?

我们都知道,周人在早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虽然被迫迁居戎狄之间,仍然保持着农耕的传统,虽受到戎狄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融合于其中。与此同时,姬周族经常遭“戎狄攻之”。由于传统和文化的差异,注定这两个文化传统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的种族无法共处同一区域,因此就有了公刘带领族人迁居豳地的举动。

此外通过对“戎狄之地”和“豳地”的地理位置的辨析,也可以对周族这次重大的举族迁徙有新的认识。《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有记载:“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代的庆州在汉时称北地郡,在清代隶属于甘肃庆阳府。可见当时周人被迫迁徙游牧的“戎狄之间”就是指甘肃省庆阳附近。而豳地的地理位置,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在陕西省旬邑、彬县一带。两地相比,“豳地”位于黄土区,有肥沃的耕作土壤,又有泾水上游支流马莲河及其众多支流,灌溉便利,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因此周族首领公刘会带领族人,一路东行,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周族先人曾经耕耘过的土地,创建了豳国。周族自此开始了较为稳定的农耕生活,在商统治中心西陲的关中平原耕耘发展。

3、由豳至岐

周族首领亶父在先周的迁徙历程中,是继公刘之后的又一个重要人物。关于在公亶父带领下的周人的迁徙,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史记》称:“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国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归古公于岐下”。《孟子》一书也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载:“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在同书中还有记载:“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以上这些文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古公亶父带领周人举族迁于岐的。

关于周原的历史记载还是很多的,周原这个名字也正是因为周人而流传后世的。

4、文王迁丰

公亶父去世后,其子季历继位。《史记》有记曰:“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季历通过对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翳徒之戎等位于今山西一带的戎狄之族的征伐,势力范围逐渐扩张,同时也为后来武王的东进扫清了障碍。周国一系列的胜利,虽然为商王朝清除了西北部夷狄之族的威胁,然而,周族自身领土和实力的扩张也使远在中原的商王感到了不安,于是就有了“文丁杀季历”的历史记载。《吕氏春秋》对此事件也有记载:“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可见,季历很有可能是被商王文丁囚禁起来,而后遇害身亡。

王季被商王武丁所杀后,其长子昌继位,是为周文王。关于文王,《史记》中有言:“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多归之”。周文王亲士爱民,能任用贤能,姬周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商朝西陲的一个强国。文王在位时,曾征伐过犬戎、密须等一些周边小国。《史记》记载:“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其中的密须在岐周北部,位于今天的甘肃省灵台县境内,与陕西长武相邻,而崇国就位于陕西省西安西部的长安县境内。通过文王的一系列征讨,位于岐周北部和东部的敌对国家都被清除了。这样一来,王季和文王统一了关中地区,就为武王伐商铺平了道路。

周文王初期依然居于岐邑,而在其征伐崇侯虎之后,开始营建丰邑,周之国都也从岐迁至丰。至于丰邑的位置,经过现代的考古发掘,证明了丰邑在今天西安南部沣河中游西岸。具体位置在今客省庄、马王村、西王村一带,东以沣河为界,西至灵沼河,北至客省庄、张家坡,南到新旺村、冯村,遗址的总面积大约有12平方千米。丰邑地处渭水中游,相对于岐邑,丰邑地形更为开阔,且有关中平原最大的河流——渭水作为交通线路,显然更适合作为国都的落址之地。

5、武王营建镐邑

文王逝后,武王继立,再次迁都于镐邑。这是周人迁徙距离最短的一次。

《诗经》中有记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水经注》云:“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鄗池于昆明北,周武王之所都也”。镐京的位置在沣水以东的滈池附近,即今天陕西省沣河中游的东岸,北至洛水村,南至斗门镇,东达昆明池故址,西靠鄗水故道。文王所建的丰邑在今陕西省西安南沣河中游西岸,而镐邑就位于今陕西省沣河中游的东岸,所以两邑之间的距离很近,可以说只是中间仅隔着一条沣水。自武王建立镐京以后,丰邑仍继续使用,西周早、中期诸王和大臣常有居于丰邑处理国事的。武王之所以营建镐邑,学界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武王在克商后感到了原来的丰邑不敷应用,所以才向东边扩展,另建镐邑。其实更可信的因素,应该是沣水东岸自然条件优越,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沣水西岸。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位于沣水东岸的镐京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6、东迁洛阳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历史时期,东周的历史,就是一部周人东迁洛阳的历史。这次迁徙的史料记载就更多,兹不赘述。

以上就是“周人六迁”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