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就会痊愈了吗?

洪福居士

一、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运动可以通过与胰岛素相似的方式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降糖作用可维持12-17个小时。

二、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促进脂肪的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

三、运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运动能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比率增加,而且反应速度增快,改善胰岛素的功能,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四、运动减少年龄对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能够增加外周肌肉对葡萄糖的代谢利用,并且增加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能力。


糖尿病控糖营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运动呢?

东方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与血糖升高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人碳水化合物(所谓的主食)摄入量多,追求饱腹感的同时还要发挥中国人的“节约基因”,导致每一餐的热量摄入超标,餐后血糖飙升。胰岛功能正常的人进食后,血糖随着进食血糖会逐渐升高,出现一个血糖高峰,随着进食胰岛就会分泌胰岛素,相应地也会出现胰岛素高峰,两个高峰吻合,机体的血糖在餐后才不会异常升高。

而糖尿病病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分泌的胰岛素量不足,峰值后延,不足以调节进餐后带来的血糖升高,所以餐后血糖高了。如果糖友们在进餐后适量运动的话,就会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进餐后的血糖有处可去,可见运动能够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我们再聊一下运动对空腹血糖的帮助,有一类糖尿病患者处于肥胖状态,肥胖会带来胰岛素抵抗,简单地说就是胰岛素分泌的多,但是“不干活儿”。

运动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讲既可以减脂减重,又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生命召集令

对于一些初期的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是可以治愈的,但要长期一直的坚持,否则很容易复发的。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要从低运动量开始,稳步增加:选择快走和慢题,这是较合适的方式:适当的运动量:稍长的运动时间,可间断或持续进行低强度活动至60min。运动前后要有一定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大医惠众

很多糖尿病患者想获得痊愈的希望,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的父亲本身也是这种状况,发现糖尿病已经四年了,总是时不时都会问我哪里有一个广告,说是能够治愈糖尿病。每次给予细心解释,糖尿病的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以说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疾病。

对于有家族性糖尿病史的患者从年轻饮食上就要控制,不要参与太多的暴饮暴食,每一次大量糖分的摄入,对于自己的内脏功能都是一种超负荷的运转,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问题。

有一位我的老患者,时间长了都非常熟悉,他的陪护是一个33岁的青年,平时热衷于上网,并且经常拿罐装的饮料当水喝,突然间有一天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眼睛不好,总是想多喝水,吃了很多,身体呢,体重在下降。这就符合比较典型的糖尿病,后来一检查血糖,竟然达到了接近20,抽血的时候可以看到,本来应该清亮的血清中很多是白乎乎的油脂。

后来经过很好的锻炼身体,以及一段时间的素食之后,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体重也重新的回升,但从此以后,俺对身体就比较重视了,不再恢复到原来的那种暴饮暴食的状态。

只要发现糖尿病了。我们就采用三种方式,综合去控制,单一的运动不能治愈糖尿病,只是运动,肯定对身体的好处,不仅仅在糖尿病上。

所以糖尿病去运动是合理的,但是指望运动可以治愈糖尿病,很显然是一种更好的期盼而已。


血管外科苏磊

你好!糖尿病人能坚持运动是好事,运动可以有效降糖,这也确实是真的,但如果说,通过运动来治愈糖尿病,这就有点扯淡了。

1、糖尿病友需认清事实

所有的糖尿病友都想能早日治愈糖尿病,但养生君不得不说一句扎心的话,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是无法治愈糖尿病的。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一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为主,二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至于一型糖尿病的胰岛素置换和二型糖尿病的胃转流术,虽然理论上是做到了治愈糖尿病,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以各种术后并发症,他们的效果也并不尽人意。

因此我们糖尿病友要认清现实,目前而言糖尿病通过任何手段,都是无法彻底治愈的。

2、糖尿病目前最理想的状态

养生君一直强调,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好了,那么糖尿病友与普通人几乎是一样的。而目前最理想的控糖状态,就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运动是可以控糖的,最主要是因为运动有两个作用。

①可以直接来消耗血糖。

②它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因此,最新的指南推荐我们糖尿病友,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譬如快走,游泳等。

3、控糖榜样

这个例子是养生君以前介绍过来的,这里再来简单提一下:

出院以后,小张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逐渐停药,然后配合饮食加运动,最后成功脱离了药物,并且血糖控制一直很好。

根据他的介绍,因为他本人比较年轻,所以他做的运动强度都很大,譬如有时候骑自行车要骑一个多小时。在健身房,有时候做锻炼要做近一个半小时的运动。

因此,他的进食总热量也比较高,不过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他的血糖水平还是非常平稳的,也就是营养学所强调的“吃动平衡”。

综上所述,运动虽然不能治愈糖尿病,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讲,坚持运动对控糖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养生君祝糖尿病友们,都能控糖成功!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资讯,请关注养生细谈!


养生细谈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糖尿病的病理是什么?在从本质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治标不治本的上来就让你吃药打胰岛素滥用抗生素。



糖尿病中惹祸的糖并非我们吃的糖,实际上是食物在体内产生的葡萄糖太多啦。


葡萄糖要被输送到全身组织细胞,需要一种激素——胰岛素来帮忙。


胰岛素的领导叫B细胞,他合理安排着胰岛素的工作人数。


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糖尿病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隔壁老王年轻时喜欢运动,并且饮食有规律,这期间身体的葡萄糖消耗的比较多,胰岛素的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

后来老王应酬多起来了,开始抽烟,大吃大喝,运动也少了,体内积攒的葡萄糖也多了起来,胰岛素变得越来越忙: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着,老王越来越发福,脂肪细胞越来越大,住在体内的那些胰岛素们更苦逼:


B细胞和胰岛素在这样长期的高负荷的工作下很可能会这样:



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三多一少

1.喝得多

为了把体内的高血糖冲的淡一些,机体会从体内其他部位拿水补充至血液,这样一来,口渴了,皮肤也干燥了。


2.吃得多

大量的营养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必须通过饮食加以补充,吃多了以后血糖又高了,胰岛素罢工了(不够用),身体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的运输到能量区,只能从尿中排出,机体为了保证生存,就得多吃。

3.尿得多

高浓度的血糖不能直接从尿液中排出,需要大量饮水,冲淡血糖后从尿液中排出。因为喝得多,导致小便增多。



4.体重减少

1.需要锻炼一部分糖份。

2.通过饮食调节自身代谢。

3.通过饮食恢复B细胞和胰岛素从新工作。

4.通过饮食来调节控制并发症。

坚持每天锻炼不仅限于是糖尿病人的专利,正常人也应该勤于锻炼增强免疫力那么如何通过饮食来有效的调节呢并控制并发症的痛苦呢?

活性硒对人体改善糖尿病症状有什么好处呢?

1帮助增强免疫力: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对延缓衰老乃和预防慢性病有重大作用;

2硒的抗氧化作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都与体内自由基增多有关,而硒有抗氧化作用,能消除自由基。

3帮助防治糖尿病:硒具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受损,使其功能正常,有助于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帮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4硒可以促进胰岛素吸收。研究证明硒有胰岛素样作用。当机体在缺硒条件下,糖尿病患者心肌细胞胰岛素含量降低,而补硒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摄取。

从而真正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机能。

在食疗上的突破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糖友弄清楚糖尿病的本质通过饮食和运动早日摆脱药物的控制,早日恢复健康。


糖友康乐食疗专家

  第一、运动能降血糖

  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第二和第三、运动能降血脂和血压

  血液中的胆固醇里有一类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

  第四、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

  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第五、运动强体

  运动还能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六、运动有助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且情绪本身就会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保持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此可见,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就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记住:

  “一三五七”运动

  具体是,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都运动。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对于从来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可从每天5至10分钟,每周2至3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减去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


区块链水爷

坚持运动对身体有益这个做法是对的,但是糖尿病人不适合太过激烈的运动,激烈过了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对降低血糖一点好处都没有。


秀才张三疯

二型糖尿病的靶向细胞主要是肌肉细胞,而小肠转化的糖原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对降低血糖有明显作用。我们知道,二型糖尿病是细胞拒绝吸收(抵抗)葡萄糖,造成糖不被细胞吸收而流入尿中。为什么会产生细胞抵抗?最新研究表明:患者细胞外有一层脂膜,胰岛素的作用是让细胞膜产生通透性,使糖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而脂膜使胰岛素通透性降低,因为胰岛素不能分解脂肪。所以细胞拒绝吸收葡萄糖。运动的作用是让脂肪燃烧,使脂肪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从汗腺和尿液中排出,达到消除脂膜的作用。因此运动是战胜二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运动也不是瞎运动,餐后一小时运动才有效果,因为这时小肠已将食物转化为糖原,这时运动才能帮助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另外运动方式也有讲究,年纪大的一般采用走路,太极拳等,最高效的运动是血管操,即赵氏易筋经,它能使毛细血管发红发热扩张,有效帮助血糖吸收。

运动对吸收(降)血糖是否有效?哪种运动对吸收(降)血糖效率最高,我们只须用血糖仪作个对比测试就一清二楚了,不运动时,测个餐后二小时血糖值,第二天运动再测个数据,对比一下就明白,数据是硬道理。请关注金領学堂的健康大讲台,关注二型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


易筋禅苑

一、糖尿病人做运动的好处有哪些

1.运动可以降血糖

2.运动能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运动可以使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流和供氧能力。长期的锻炼可减慢心率,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人运动有什么注意事项

1.运动前

在运动前病人应该进行心肺功能和糖尿病方面的检查,并咨询医护人员是否适合进行运动。如果适合运动应与医护人员一起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选择在腹部注射,避免注射在大腿和上肢等活动剧烈的部位,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在运动前,先做5分—10分热身运动,防止运动中出现关节肌肉拉伤。天气炎热时最好在室内运动,以防中暑,运动中不能饮水过多,以防止出现疲劳症状,饮水过多可加重胃及心脏的负担;天气寒冷时也最好在室内运动,在室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2.运动中

3运动后

运动后如果病人有出汗,应该立即更换衣服,以防感冒,因为感冒后容易出现血糖升高。运动结束半小时后,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应用白开水或矿泉水,如有低血糖症状可以适当补充125mL左右的果汁(约半杯的量)。此外,运动后要及时做好运动记录包括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场地等。如果运动中和运动前后有不适症状,应该请医生或专业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相应调整。运动最好在餐后1个小时以后开始进行(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记时)。糖尿病人如果没有运动禁忌证最好每日三餐后都进行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天每次运动持续30分-60分,时间不宜过长,消瘦病人每次运动20分-30分为宜,肥胖者30分-60分,70岁以上病人运动20分-30分即可。

4.运动效果评价

①如果运动量合适,运动后应该有微汗,身体发热感感到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但是休息后即要可恢复,病人感到对运动感兴趣,血糖下降。②如果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出现大汗淋漓胸痛胸闷、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短暂休息后难以恢复,血糖升高。③如果运动量不足病人无汗出,身体无发热感脉搏频率无变化,血糖无明显变化。

三、糖尿病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

1.步行

步行速度可因人而异,全身情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或心功能不全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

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2.走跑交替

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钟后跑20秒钟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3.室内运动

适合于后期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或身体比较虛弱者以及住院者。

4.蹲下起立

开始时,每次做15-20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

5.仰卧起坐

开始时,每次做5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个。

6.床上运动

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对卧床患者较为适合。

身体条件好的患者,还可做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运动强度以运动时有轻度的心跳加快、微汗为度。此外,肥胖者应注意,运动后不可增加饮食,以免影响减肥效果。曾有低血糖的患者,运动时应准备糖块或含糖饮料,以备低血糖的出现。

四、糖尿病人千万不要做什么运动

1.糖尿病人千万不要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