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法則五句話 讓你從此大方說“不

小小的一個“不”字看上去對他人並無害處,可我們常常欲言又止,由於焦慮,手心冒汗、膽膽突突也是常有的事——這就足以讓我們每次都說“好”了。

如果你也是“點頭”一族,至少有一點值得欣慰:那意味著你是個正派的人,希望世人都能如意,也不想冒犯他人。所以當你心裡想說“不”時,你仍然說“是”,以期幫到他人,也避免衝突。

不過,一味地應承,往往也有對個人錯失良機的擔心,即害怕自己被丟在一邊。由此,我們進入一個滿足所有人需求的怪圈。而永遠都說“是”,顯然會讓人過度緊張、不堪重負: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或與本想遠離的人共處。永遠說“是”,讓我們錯失了很多生活的美妙。

美國“慢享生活”(Enjoy Life Slowly)網站的創辦人馬克和羅拉(Mark and Laura)夫婦認為,我們往往因為擔心說“不”的假定結果,而忽略了說“是”的真實後果。

以下就是他們分享的拒絕他人的三大黃金法則和五個簡單語句,可望幫助我們把說“是”的習慣改為能自如地說“不”,而且還不冒犯對方。

三大黃金法則

一、誠實

說“不”又不冒犯對方的第一大黃金法則就是100%地誠實。你不喜歡別人對你說謊,別人也一樣。而且人在說謊時會顯得很傻、不自然,被別人識破。想想看,有多少次別人說謊被你覺察到了?

二、給出理由

當我們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能給出一個理由,成功的機會更大,因為人們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有個理由。同樣,當你想拒絕別人時,給出一個理由也會更有說服力;而且,這個理由具體是什麼,關係並不太大。

三、伸出“橄欖枝”

為了讓你的拒絕比較柔和,不成為一種打擊,美國羅德島布萊恩大學管理學教授邁克爾.羅伯託(Michael Roberto)建議,在說“不”的同時,應“給對方一個橄欖枝”。[注:羅伯託教授也是《偉大領導者為何不許人唯唯諾諾:如何處理衝突與共識》(Why Great Leaders Don't Take Yes for an Answer)的作者。]

【注】橄欖枝:“給對方一個橄欖枝”就是釋出善意之意。 典故來自諾亞方舟,大洪水過後,諾亞派出的鴿子銜回了橄欖枝,代表水退了、沒事了。人們因此將之視為和平的象徵。

管理學家建議在說“不”的同時“給對方一個橄欖枝”。(fotolia)

五句謝絕之語

一、謝謝,但我需要考慮一下。

“謝謝你想到我,很榮幸。我不想讓你失望,所以讓我想想看,我數天(或數週、數月)後再和你聯繫。”

提示:這一聲“不”讓你能晚些再答覆。你甚至都不需要敲定時間,但你需要記得“法則一”,除非你真的打算考慮他們的請求,之後再回覆他們(即便是到時說一聲“不”),不然不要說這樣的話。

二、不了謝謝,但我會記在心裡。

“感謝你想著我,給我這個機會。可惜這和我眼下的需求不太相符(或:這不太適合我),但我肯定會記得這件事/你。”

提示:這是說“不”的有效辦法,且仍然留有緩衝餘地。日後如果你的情況有變化,你還可以再響應對方的提議。

三、謝謝你,但我不是合適的人。

“謝謝你想著我,我真的很感激,但我不是(對方請求事項)的合適人選。也許(某位替代者)更合適?”

提示:同樣,這也是明確在說“不”,但你向對方伸出了一個橄欖枝,在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四、謝謝!可惜現在時候不對。(1)

“你好(對方姓名),謝謝我還想到我!可惜我這些天(某個時間跨度)都排滿了。過了這段時間如果你還有意的話,到時再聯繫我啊,我會考慮接下來。開心!

提示:這可以讓你掌握主動,當你感覺合適時再聯繫對方。

最後的提醒:

不必覺得非把理由說得很具體,僅僅使對方瞭解你不參與是有合理原因的就好。

還要記住,忠實於自己就是一個很合理的原因。如果你已成功地給自己預留兩小時的寶貴時間,別害怕說“太感謝了,不過不行啊”,因為你真的已經忙得不亦樂乎了,而這兩個小時的業餘時間,對你來說就像去看醫生一樣重要。對方應該意識到,你時間已經佔滿了,如果對方不當一回事,那他/她也不值得你去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