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在此建不世之功,500年后他踏着尸体千里逃命,还被皇帝重赏

公元1642年3月,李自成带着起义军在河南一带发展,到了豫东的时候,起义军人数发展到近百万,声势浩大。3月20日到4月中旬,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连克太康、归德、杞县等县,然后第三次攻打开封。他接受前两次攻打开封失利的教训,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

崇祯得到了开封告急的消息后,派丁启睿前去救援。这次援军由兵部尚书丁启睿率领,保定总督杨文岳副之,调集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安国、姜名武等各路总兵,号称40万大军。崇桢皇帝亲赐丁启睿尚方宝剑、飞鱼服及印信。丁启睿书生出身,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并且处事优柔寡断,绝不是个将才。任命丁启睿当最高军事长官,是因为崇桢皇帝生性多疑又刚愎自用,把朝中能打仗的将领杀的杀、免的免,实在无人可用了。6月,他们抵达了开封门外的朱仙镇。当年,岳飞曾在这里以五百骑兵打败金兀术的十万大军,这是岳飞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功业最大的一场大战。

李自成和众将分析商量对策,制定了一个战斗策略:各个击破。于是下令留下部分人马围着开封,切断官军与守军间的联系;大部分人马去朱仙镇西面高地,修筑炮台;在朱仙镇西南沿洧水挖掘深壕,壕宽丈余,环绕百里,待机歼敌。

这次丁启睿调集的几路总兵官,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安国等,都是明军将领中的佼佼者,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的骁将,其中最出名的、兵力最强的当属左良玉。左良玉为人桀傲不驯,有10几万人马,他的部队虽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军纪很坏,危害百姓,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其实就是一支打着官军旗号的土匪。而且左良玉职位最低,赢了功劳也是其他人的,他不能把老本全部赔进去,因此官军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

首先,杨文岳被起义军断水、断粮、断补给。杨文岳多次派人向开封城和丁启睿、左良玉求援,可是那两位老板竟然坐视不理,杨老板一生气,也不向起义军开炮了。然后,闯王派手下勇将刘宗敏、高一功带2万义军猛攻官军骁将虎大威。虎大威的官军因为补给路线受阻,个个没有战斗力,因此被义军消灭得所剩无几。最后,闯王和刘宗敏夹击左良玉,左部阵势大乱,纷纷掉入壕沟,兵士的尸体把壕沟都填满了,左良玉就从这些士兵的尸体上踏过壕沟,逃得一条性命。

左良玉逃得最快,他一口气逃了上千里,一直逃回湖北襄阳。丁启睿最狼狈,把皇帝赐于的尚方宝剑、敕书和印信全部丢失。朱仙镇一战过后,左良玉10几年经营的10几万精兵只剩下1万多人,虎大威更是只剩残兵几十人跟随,虎大威气得要自杀,被左右拦了下来。起义军获降卒数万,马骡7000余匹,军械火器不计其数,复围开封。此战,李自成临机应变,围城打援,击败明军主力,为夺取中原奠定了基础。

崇桢听到失败的消息,勃然大怒。丁启睿被革职入狱查办,杨文岳被革职,命其戴罪防守汝宁,不久杨文岳、虎大威就在汝宁战死。总兵官杨德政最倒霉,被下令立即斩首,成了替死鬼。对战死沙场的姜名武则予以褒奖,赠特进荣禄大夫、右总督,不过是些虚衔。

奇怪的是,左良玉不听号令,首先带兵逃跑,对这次大败是应负主要责任的人,崇桢皇帝不但不治罪,反而“发帑金五万,户部金十万,及银牌、布币,犒左良玉军”。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左良玉还握有重兵,所以崇桢皇帝还要笼络他。赏罚如此不明,明朝江山很快就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仙镇一战,明王朝的精锐部队被一举击溃,从军事上根本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这次大战后不到两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王朝宣告灭亡。

(正史《明史》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