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豔華和她獨創的“不施畫稿剪紙教學法” 桃李滿園

武漢青少兒剪紙學會成立

2006.4.16 武漢青少兒剪紙學會成立 攝影:盧清國

2013.1.18 武漢電視 “一飛沖天”節目中表演剪紙藝術

攝影:盧清國

彭豔華剪紙藝術簡介

彭豔華女士自幼喜愛繪畫,1985年拜名師江先孝學習剪紙藝術,1989年進入天津美院進修,師從原中國剪紙學會會長仉鳳皋學習剪紙藏書票。199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工藝美術系。

現為

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

中國剪紙藝術家學會會員

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

湖北省剪紙協會副會長

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學會會員

武漢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武漢民間文藝家協會

青少兒剪紙學會會長兼秘書長

武鋼剪紙協會會員

湖北省青少兒剪紙培訓基地主講

武漢市青山青少年宮剪紙培訓基地主講

武漢市二輕工業學校"非遺高級講師"

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授予湖北省工藝美術名人

彭豔華剪紙作品 《京劇人物》

彭豔華剪紙作品 《鳳凰》

彭豔華剪紙作品 《丹鳳朝陽》

彭豔華剪紙作品 《晨曲》

彭豔華和她獨創的“不施畫稿剪紙教學法”

“不施畫稿剪紙教學法”是彭豔華女士獨創的一種剪紙教學方法。其原理是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等,以至最後達到不施畫稿便可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親手剪出內心所思的各種景物等新的花樣來。

剪紙教學中 攝影:盧清國

剪紙教學中 攝影:盧清國

為了傳承中華傳統的剪紙藝術,從上世紀90年代起,彭豔華女士便開始了剪紙教學實踐。她先後在武鋼一小、武鋼二小、武鋼三小、武鋼十三小、武鋼十九小、紅鋼城小學、青山青少年宮等單位擔任“七色花”剪紙繪畫藝術班主講,她擅長“一把剪刀一張紙”,教學員剪出、花、鳥、蟲、魚、人、物、景等。經過20多年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她總結出了“不施畫稿剪紙教學法”系統理論,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學生作品展示 攝影:盧清國

學生作品展示 攝影:陳志剛

學生作品展示 攝影:陳志剛

20多年來,經彭豔華女士培養的剪紙人才桃李滿天下,學員達到了上千人。他們先後在全國各級的剪紙比賽中獲得各種獎勵,有的學員還擔任了青少兒剪紙協會的會長、副會長、理事等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