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判族刑,诛九族,是何原因让他们宁愿等死也不逃?

古代刑罚是作为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变化,实质上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浓缩.

而其中的族刑,就为稳固当权者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族刑是中国古代各类株连形式中最严厉的一种,它把犯罪人和一定范围内的亲属都看作是罪犯,分别称为“正犯”和“缘坐犯”,一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最早在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商朝使用。正式被列入法典是在春秋的秦国时代。

最熟悉的莫过于“诛九族”了吧。“九”本身概念宽泛,除了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同姓,异姓也有可能被牵连。

臣民百姓都知晓灭族的残酷,但为何被判灭族之人及其亲属不逃跑呢?

当然,也会有甘愿受死的贞烈亲属,只占少数而已。怕死是多数人的本性,那这多数人为什么又不跑呢?

首先,是执行“诛九族”的速度太快。

一般朝廷不按秋后问斩的程序走,而讲究“短平快”。

比如晁错,汉景帝赐他“诛三族”时,他还不知情打算去上朝,结果在半路就被杀,他的家属都没反应过来就被灭族了。

其次,有人也抱着侥幸心理。“诛九族”牵涉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这个家族很庞大的话,实际操作起来更是繁琐,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再加上,有几类人是不会被诛杀的。如东晋时不杀妇女,唐朝时又规定不杀幼孩、老人、残疾人。

最后,其实也是因为逃不掉懒得逃。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现代刑罚不同于古代,但都讲究一个权威性,让人民信服。

执行者手持户籍或家谱,一个个对照,来绑缚那些株连的家属。官府会立刻下达海捕文书,将当不在家中的人抓回执行死刑。

由于古时人员流动性差,某地一旦出现生人很容易被发现。想逃,也不会是个好办法。

由此,不管是被判族刑的犯罪之人,还是受牵连的族人,都没了要逃的念想,苦苦等死。那么,你对古代的刑罚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