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的相术

袁天罡是中国古代术数大师,传说他与李淳风共作《推背图》,预言历代变革之事。他精于相术,流传下来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窦轨客游剑南德阳县,与袁同宿,求为相命。天罡道:“公额上伏犀贯玉枕,辅角又成就,从今十年后必富贵,为圣朝良佐;右辅角起,兼复明净,当于梁、益二州分野,大振功名。”窦轨后果为益州行台仆射,召袁天罡谢之,再请相之。天罡审视良久,道:“公骨法成就,不异往时。然目色赤贯童子,语浮面赤,为将多杀人,愿深自诫”。窦后果多杀戮。

唐高祖武德九年,窦轨被征诣京,行前问袁天罡此行将得何官,天罡道:“公面上佳人,坐位不动,辅角右畔光泽,更有喜色,至京必蒙圣恩,还来此任。”这一年,窦轨果然重授益州都督。袁天罡在洛阳时,杜淹、王、韦挺三人求为相,天罡看后,说杜淹“兰台成就,学堂宽广”,王“法令成就,天地相临,从今十年,当得五品要职”,韦挺“面似大兽之面,文角成就,必得贵人携接,初为武官”,之后又对杜淹说:“二十年外,终恐三贤同被责黜,暂去即还”。

三人后来皆发迹。武德六年,俱配流隽州。三人至益州,见袁天罡,求为再相,天罡说三人不久即回,终当俱享荣贵。果然,武德九年六月,三人俱奉召入京,过益州,复请袁天罡相之,天罡道:“杜公至京,即得三品要职,年寿非天罡所知;王、韦二公,在后当得三品,兼有寿,然晚途皆不深遂,韦公尤甚”。三人官运、结局,后来皆如袁天罡所言。

古代相术最初都属于相面一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出现了通过声音、形貌,骨骼等人体各部位来预测人事吉凶的相术,《滦阳消夏录》有一则专门就相骨术的原始作了考证。这则考证是从一个相骨的故事说开去的:“嘉庆戊午五月,余扈从滦阳,将行之前,赵鹿泉前辈云:有普者郝生主彭芸相参知家,以揣骨游士大夫间,语言奇验。唯揣胡祭酒长龄,知其四品,不知其状元耳’。在江湖术士中,其艺差精。郝自称河间人。余询乡里无知者,殆久游于外软?郝又称其一师一僧,操术弥高,与人接,一两言即知其官禄。久住深山,立意不出。其事太神,余不敢信矣。

有一些很有趣的盲人的相骨的故事,宋真宗为开封府君时,曾呼一瞽者至府,令揣听僚属张耆,夏守贇,杨崇勋等人声骨,以为娱乐。瞽者揣听或中或不中,唯独揣听王继忠声骨,瞽者惊骇道:“此人很奇怪,半生食汉禄,半生食胡禄。”真宗笑而遣去。王继忠后为观察使、高阳总管。

宋真宗成平六年,辽兵侵犯望郡,王继忠率部苦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真宗闻之,十分悲伤。众人亦皆谓王继忠已死难。景德初年,辽人乞和,继忠为撰奏章,劝讽诱掖,出力不小。至此时,宋朝方知王继忠尚存。以后每年遣使赴辽,真宗皆亲封御带、药茗以赐之。继忠依汉苏武事,南望天阙,称“未死臣”,哭拜不起;回圣体起居,不避嫌品。以其德仪雄关,被招为师,封吴王,改处耶你此张忠一生半食汉标,半为辽伍,为瞽者不幸而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