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大型运输机?

谷火平

安-225“梦幻”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翼展88.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飞机,一直传闻说要卖给中国,但是一直没有下文。

安-124

安-124“鲁斯兰”是目前世界上已经量产的最大运输机,最大载重量为150吨,连安-225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装,用以运输航天飞机,安-124很猛,在国际特殊、大尺寸规格物件运输市场,占据大量份额,就连中国卖给巴铁的枭龙战机,安-124可以一次运输3架。

C-5“银河”运输机

C-5是美国目前战略运输机的主力,与C-17组成美国远程运输机队。C-5运输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运载超大规格的货物并在相对较短的距离里起飞和降落。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在C-5的前后舱门进行装载和卸载。C-5用于替代C-141战略运输机,可以运输美陆军绝大部分的装甲车辆,载重量130吨,与C-17是美国空中机动司令部的战略运输理念中的搭档,凭借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运载超大规格的货物并在相对较短的距离里起飞和降落,为AMC提供空中运输,它们可以随时满载全副武装的战斗部队(包括主战坦克)到达全球的任何地方,为战斗中的部队提供野外支援。

C-17"环球霸王"重型运输机

C-17"环球霸王"是美国目前唯一可以兼顾战术和战略运输任务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胜任美国空军的全部任务,也是目前全球该等级运输机中最先进的运输机,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76吨,经过空中加油,可以跨洲际飞行,直接运输装甲车辆(包括M1A2)到战场前方。

中国运20

运20是西飞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款大型运输机,也是继运10后,第二架大型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载重量为66吨,远超引进的伊尔-76,目前正在加速生产,以满足中国空军数量巨大的需求,使用4台俄制的D-30KP发动机,目前正在加速试飞WS-20.


巴尔干尖刀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1、美国C-17

采用大型运输机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25°,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悬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可在铺设与未铺设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装有碳刹车装置。

C-17空中不加油时,转场航程可达8700公里。C-17的动力装置为普惠公司的F-117-PW-100发动机,就是波音757飞机用的PW2037的军用型,每台静推力185.5千牛。它与民用型发动机的差别是其反推力喷气流是向前上方喷出的,因此不会吹起地面的砂石与尘土。这是因为设计要求C-17能降落在场地条件很差,野战机场上往往遍布沙子、砾石。

C-17飞机的机组只需3个人,即正副驾驶员和货物装卸员。用人如此少,因为座舱采用先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包括4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两个通用电气公司电子部的平显仪,集中显示各种信息,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

2、俄罗斯伊尔-76

伊尔-76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截面与安-124不同,基本呈圆形。机头呈尖锥形。机舱后部装有两扇蚌式大型舱门,货舱内有内置的大型伸缩装卸跳板。机头最前部为安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其下为圆形雷达天线罩。采用全金属多梁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上单翼不阻碍机舱空间,后掠角不变,1/4弦线后掠角25°。机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两段内翼壁板,两段外翼壁板。副翼为静态质量平衡式,并有两段三缝后缘襟翼,共有16个扰流片。整个机翼前缘共有10段前缘缝翼。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的截面基本呈圆形,前机身有两扇舱门,后机身底部有两扇蚌壳式舱门,向下开的中间壁板可作为货桥。

动力装置为4台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生产的D-301M(俄文代号:Д-30K)涡扇发动机,分别吊装在两侧内翼之下,单台推力117.6千牛。每台发动机都装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内翼和外翼前后梁之间为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1830升。Д-30K是前苏联索洛维也夫设计局在Д-30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前苏联第一种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尽管其编号与Д-30相近,但要大得多,两者之间没有多少通用零件。基本型Д-30KY于1974年取代HK-8-4用于伊尔-62M旅客机。Д-30KYⅡ降额到10400daN,可保持到ISA+15℃。Д-30KП推力为11770daN,可保持到ISA+15℃。1980年KП型被KПⅡ型取代,但后者推力可保持到ISA+23℃。

3、欧洲A-400M运输机

A400M采用悬臂式上单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规气动布局,机冀采用超临界翼型设计,后掠角为18°机翼下装有4台功率达11000轴马力的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是西方目前功率最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侧机翼的两副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既可以抵消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扭矩,又改善了螺旋桨滑流对机翼升力分布的影响,增加了机翼升力系数。凭借优秀的气动设计和功率强大的发动机,A400M的巡航速度高达0.68~0.72马赫,与装用涡扇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相比也不遑多让。为了适应在野战机场起降,A400M采用承载力强的多轮式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并列双轮,主起落架为串列式6轮,左右共12个轮子,宽达6.2米的主轮距和低压轮胎有利于飞机在前沿野战简易跑道上起降和转向。

A400M的货舱长度为23.2米(含货桥),货舱高度为3.85米,货舱地板宽度为4米,货舱容积达356立方米,比C-130J的货舱容积还要高出两倍。A400M的“宽体化”货舱甚至比C-141运输机的货舱宽度和高度还要大得多,并且机翼的中央翼盒避开了货舱,从机身上部穿过,不会占用货舱内部高度。为便于大型装备的装卸和空投,A400M的尾部明显上翘,并采用两扇货舱门,前货舱门放下后作为装卸货桥。货桥长5.4米、宽4米,可在货桥上堆放6吨重的货物,后货舱门向内向上打开。在侧舷突出部的后端装有两个液压操纵的支撑设备,以防止装运重型货物时飞机“后翻”。除机尾的大货舱门外,A400M机身上另有四个门,每侧两个。前机身两个门左边是机组乘员登机门,右边是应急出口,机翼后的两个侧门可用于空降伞兵。在驾驶舱和货舱的顶部还布置了3个应急出口,并可作为通往机翼上翼面的检修通道。

4、日本C-2运输机

C-2运输机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是为了接替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启用的C-1型国产运输机。新一代运输机在设计上谋求实现大型化,该机全长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运载重量达30吨,约为C-1运输机的4倍,而且续航能力也有大幅提高。

2010年5月份左右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将一架C-2大型运输机交付日本航空自卫队进行试飞测试,这标志着C-2大型运输机正逐步走入正轨。C-2运输机还是个"多面手"。如果军方需要,它还可立即"漂亮转身",成为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远程侦察机或者战略轰炸机。日本C-2大型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40 吨左右。

5、中国运-20

运-20采用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主翼为大展弦比、中等后掠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1/4弦线后掠角大约在24~26度左右),机翼的后缘采用两种后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后缘后掠角要大一些,而机翼内翼段的后掠角明显减少,无翼梢小翼。悬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该机为大展弦比超临界翼型,采用包括前缘缝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统等增升装置。运-20以伊尔-76运输机的设计为基础,但是体积更大,运载能力更强,电子设备也十分先进。此外,运-20还参考了美国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部分设计,如垂直尾翼、超临界机翼等。

运-20将采用超临界翼和提高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这样可以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由于飞机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发动机推力、最大起飞重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载重也会增加。而伊尔-76采用的是临界翼,运载/起飞重量比低。

针对中国空军的要求,运-20在伊尔-76基础上加宽、加高货舱以便适应新时期大量的出现的超宽、超高货物。伊尔-76货舱宽度和高度小,装载适应性差,而我国新运的货舱容积增加到320立方米,超过伊尔-76三分之一。因此,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看起来会觉得比较短、粗,这也是新时期军用运输机一个普遍的外观特征。

在动力系统方面,运-20原型机将使用进口的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随后会采用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仿制的涡扇18(WS-18,D-30KP2仿制型号)发动机。WS-18各方面的性能应该和CFM-56相近,重量为2000公斤,而伊尔-76采用的D-30KP的重量为2300公斤,特别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后者要低20%。这样,在载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的航程显然要比伊尔-76更大。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载量比其要多。WS-18发动机单台推力117.6千牛,带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最终运-20运输机的配套发动机将是涡扇-20(WS-20)发动机,单台推力160千牛左右。

运-20采用国产综合航电系统,以ARINC429总线为骨干,将电子飞行仪表、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气象及发动机数据及指示等系统有相连,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并且在座舱的彩色显示屏进行显示。另外可能会添加自卫干扰系统,包括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干扰发射机和投放架等。


每日点兵

11.A300-600ST“大白鲸”超级运输机

这款由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运输机造型怪异,其主要目的用于运输大型部件,比如国际空间站组件和未完成的大型客机分段。

虽然A300-600ST通常被定位为以600R为基础所设计的衍生机种,但600ST实际上几乎等于是一架全新设计的飞机。尤其是机体上半段的部分,为了轻松容纳得下像是空中客车A340这类宽体客机的主机身结构,必须重新设计打造。负责开发制造该机的国际特殊飞行器运输公司(Special Aircraft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Company, SATIC)设计了一个大幅加大的圆筒状上段机身,而为了配合机身加大后造成的空气力学改变,原本600R的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都加大了面积,并且在水平尾翼末端增加两个垂直小翼来提升飞行时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大型货物的进出,A300-600ST采用大型货机常用的掀罩式(Visor Type)机首,可以向上掀开67.25度,除此之外为了要避免驾驶舱挡在货门前方造成阻碍,600ST的驾驶舱被从600R原本的高度往下移了许多,变成一个很奇特的“尖鼻”模样。驾驶舱没有像平常飞机一般、位在驾驶舱后方机身侧面的舱门,取而代之的,机组人员必须从机身下方一个附有梯子的舱门进出,只在机身右侧保留一个紧急用的逃生门。600ST的动力来源是两具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出品的CF6-80C2A8型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其实也是A300-600R标准的几款选用动力之一。

A300-600ST造型奇特的巨大背部结构绝对是这款飞机之所以迥异于传统货机的地方,其货舱主甲板以上的空间断面,几乎是2/3个半径3.52米的正圆,其圆心距离货舱底部的甲板有3.58米高。600ST的货舱全长37.7米,但其中有21.34米的部分保持了接近2/3圆的完美断面,内部空间呈一个完整的圆柱体状,除了7.04米的惊人最大货舱宽度外,其甲板宽度也有5.11米,且甲板距离货舱顶的高度足足有7.10米之谱。撇开仅制造了一架的安-225与同属空中客车集团但还没实际量产的A380F,A300-600ST大约155吨的最大离陆重量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它高达1,400立方米的货舱容积,仅次于波音747 LCF的1,840立方米,仍轻松打败了第三名的安-124(1,160立方米)。

10.空中客车公司的A400M运输机

  由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A400M运输机配备了四台涡轮螺旋浆,最大起飞重量为141吨。

A400M是欧洲自行设计、研制和生产的新一代军用运输机,也是欧盟国家进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联合研制项目。A400M开发计划自1993年开始启动,由设在马德里的空中客车军用机公司负责设计,多家欧洲著名公司参加了研发工作,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总装厂将负责总装。

空中客车军用飞机公司A400M机型拖延已久的首场发布会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举行,接下来将在ILA柏林航展和范堡罗航展相继展出。这款军事运输机原定于 2009年10月交付,但最终交付时间却定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空客预计大约5年之后该类型机会达到最终运营水准。A400M的独特之处在于配备了来自欧洲螺旋桨国际公司的TP400涡轮推进引擎,该引擎于今年五月获得了民用许可,它也是第一个交付给欧洲航空安全组织(EASA)的军用引擎,它的军用认证在2012年中获得。

9.波音公司研制的航天飞机运输机SCA

  波音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研制了两架专用的航天飞机运输机,可将航天飞机进行转场驮运,最大起飞重量为322吨。

航天飞机运输机(Shuttle Carrier Aircraft ,简称为SCA)是专门负责航天飞机长距离运输任务的飞机。

为什么需要配备运输机?这是因为,美国航天飞机的维护基地、发射基地以及主返回基地都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但航天飞机在完成任务重返地球降落时,由于天气、设备等原因,通常都会选择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或者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作为备降场。由于航天飞机不能依靠自身动力在大气层飞行,于是,当她要从备降场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就要出动航天飞机运输机了。

8. C-141“运输星”运输机是美空军主力战略运输机之一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制这款战略运输机,作为曾经美军的主力远程运输机之一,该机型最大起飞重量为155吨。

C-141有两种型别。C-14lA基本型,1964年4月首批定货127架,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在中东战争中曾为以色列空运过大批作战物资。在1967年由于越南战争的需要曾2次追加定货,使总定货数达到279架,1982年2月交付完毕后停产。

C-14lB,A型的改装加长型、A型由于货舱容积的限制常常使飞机达不到最大起飞重量,此外为了远程战略运输还需加大航程。为此洛克希德公司根据空军的要求对270架C-141A进行改装,主要是加长机身:机翼前加长4.06米,机翼后加长3.05米:从而使货舱容积增加61.48立方米,装载能力提高30%。此外还改装了机翼根部整流罩,使升力分布更加合理,提高了飞机的疲劳寿命,改装后的飞机可延寿12~18年。为加大航程,加装了空中受油设备。改装工作1976年开始,1977年3月原型机YC-14lB首次试飞,1979年12月第1架交付使用,1982年6月270架全部改装完毕,整个机队改装工作历时4年,耗资6.5亿美元。

7.米亚VM-T运输机

  前苏联为了追赶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进程,推出了米亚VM-T运输机,这款运输机可驮运巨大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燃料箱。

在70年代中期,苏联快马加鞭追赶美国航天飞机计划。1976年2月17 13,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发布132—51号命令,由能源科学与技术联合体与米亚局分别进行航夭飞机研制,最终“能源一暴风雪”方案中标。
  安东诺夫设计局为对航天飞机进行远程运输特别设计了安一225大型运输机,但其投入使用一拖再拖。所以米亚局承担起在3M轰炸机基础上改装航天飞机运输机的任务。
  米亚西舍夫的运输机将航天飞机背负在机身上,尾翼改为双垂尾形式,以避开航天飞机尾部的乱流,提高舵效,机头加油管得以保留。虽然这种近乎疯狂的设计遭到了苏联航空界绝大多数人的质疑,但设计组仍顶住压力完成了各种验证和实验。

1977年11月21日,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批准了设计方案,项目代号“产品3-35”,正式代号3M-T。正式制造的3M-T比3M长7米,加强了外翼结构强度,机身上增加了可调整高度的支架,并配备了全新的飞行控制和燃油重心调整系统。采用杜比宁VD-7MD涡喷发动机,起飞推力10750公斤。
  1978年,3架正服役的3MN-2加油机中的2架被改装为3M-T、1架作为静态试验机体。1978年10月14日,米亚西舍夫因病去世,享年76岁,原代理总设计师费多托夫(VFedotov)接任OKB-23总设计师。为了纪念这位为苏联重型轰炸机事业奋斗终身的英雄,3M-T也改名为VM-T(V为米亚西舍夫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6.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伊尔76运输机

  苏联时代的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伊尔76运输机研制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最大起飞重量为170吨,是一种经典的四发大型运输机。

伊尔-76运输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四发动机中远程重型运输机。该型作为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并开始设计。由于安-12作为苏联军事空运主力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于是决定研制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似于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伊尔-76,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现代化。
  第一架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司令部对伊尔-76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性能良好,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成批生产并开始交付苏联空军航空运输部队和民航使用。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北约对其代号为Candid(耿直)。

除俄罗斯空军共使用500多架伊尔-76/76M/76MD和民航使用120多架之外,还向阿尔及利亚、伊朗、英国、叙利亚、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古巴和中国等国大量出口。

5.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

  安托诺夫设计局一直以来是重型运输机的摇篮,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就是一个代表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研制,最大起飞重量为400吨,载重229吨。

1982年12月安-124首飞,1986年第五架原型机参加了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国际轰动,并于同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1987年全面投产,至1995年1月已生产了51架,年均生产5架。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记录。此外安-124还拥有过20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承认的世界飞行记录。俄罗斯空军共装备36架安124。
  安-124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达73.30米。翼下4个短舱内,装有推力为23400千克的D-18T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带有反推力装置。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自由出入。安-124机腹贴近地面,方便装卸工作。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24个机轮。其货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舱室较狭小,6名机组人员和1名货物装卸员组成的机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层舱室还可载88名乘客。下层主货舱尺寸为36×6.4(宽)×4.4(高)米,容积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这一指标约为美国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货舱前后舱门采用液压装置开闭,分别可在7分钟和3分钟内打开。货舱顶部装有2个起重能力为10吨的吊车,地板上还另外有2部牵引力为3吨的绞盘车。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

安-124上安排有厕所、洗澡间、厨房和2个休息间,远程飞行时飞行员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
  机载设备包括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性导航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人数为7人。
  安-124有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吨;安-124-100M,与100型相似,换装西方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换装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人;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也可改装成货机。

4.中国运-20多用途运输机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并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运-20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作为后起之秀,运20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水平。运-20在设计上博采各家之长,总体性能超过伊尔-76,体现了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能力的巨大跃升。它的性能先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机体布局合理。运-20采用宽体设计,看起来比较短、粗,具有新一代军用运输机普遍的外观特征,其加宽、加高的货舱使之方便运输大量超宽、超高货物。运-20在机体结构、减重以及气动布局上的设计远胜伊尔-76,其耗油量比后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20的运载量会更大。与C-17相比,运-20的顶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机体,保持了机体内径的完整。由于机翼没有插入机舱,形成了独特的“驼背”外观。翼下净高度比C-17高出很多,有利于按最大机舱高度装载单件超限货物,能够运输C-17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也能够运输伊尔-476无法顺畅载运的主战坦克等重型超宽装备。这一独特装载性能,使之可以运载我军绝大部分大型车辆。如果运-20更换成国产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20发动机,其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是对起降场地适应能力强。运-20采用常规布局,大展弦比主机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尾翼为悬臂式T形垂直尾翼,并采用了复杂的三缝襟翼设计。其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使之对起降场地的适应能力很强,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三是应用大量先进技术。运-20采用轻质材料,运用了3D打印技术生产的零部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设计、超临界翼、综合航电系统、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这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飞行员描述运-20的飞行感觉是:飞机平稳,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起飞着陆特性和承载能力。

总体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运-20未来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有力竞争对手

3. C-17“环球空中霸王Ⅲ”

  被喻为“环球霸王III”的C-17运输机由麦道公司研制,近几年的制造单价为3.2亿美元左右,起飞重量为265吨,最大航程可达1.1万公里。

C-17“环球空中霸王Ⅲ”(GlobalMasterⅢ)是麦道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一种采用上单翼、四发、T形尾、带后卸货扳的新型运输机。机身长53米,机高16.8米,翼展503米,外形尺寸与C-141相当。最大起飞重量263吨,最大载荷为150吨。机上带75.8吨载荷时,C-17可从2320米长的跑道起飞,然后在915米长的简易跑道上着陆。
  C-17采用大型运输机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25°,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悬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处向前伸有小背鳍,嵌入式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分为两段。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可在铺设与未铺设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装有碳刹车装置。

C-17刚一出现就凭借先进性能,创造了许多世界航空记录。C-17运输机曾在1993~1994年在货运类别中22次创造了爬高和速度记录,这次又刷新了这两项记录并创造了11项新记录。2001年底,C-17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创造了13项航空新记录。新记录有待美国国家航空协会鉴定确认。最近创造的记录是:·装载1000~40000千克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无有效载荷达到最大高度;·装载最大有效载荷飞到2000米;·无有效载荷、稳定持久平飞达到最大高度。  C-17空中不加油时,转场航程可达8700公里。C-17的动力装置为普惠公司的F-117-PW-100发动机,每台静推力185.5千牛。  C-17飞机的机组只需3个人,即正副驾驶员和货物装卸员。用人如此少,因为座舱采用先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包括4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两个通用电气公司电子部的平显仪,集中显示各种信息,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

 2. C—5“银河”

  当前美国空军最大的战略运输机为C-5“银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81吨,载重量为122吨,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制。

1960年代美国空军使用的C-133与C-124运输机虽然还能够满足陆军的需求,可是已经接近寿命周期的尾声,服役中的C-141运输机无法有效地胜任运输的任务。由于机舱宽度与设计的因素,C-141无法携带7%空降师、22%步兵师或者是32%装甲师的装备,这种差距只会随着陆军采用更多重型装备而加剧。预估到1980年代,超过1/3的轻步兵师、超过一半的机械化与装甲师总重量的装备的大小超过C-141机舱容许宽度。此外,自1960年代开始美国的战略重心自纯粹核子大战转移到包含有限度的传统战争,也加大了对战略运输的需求。
  1961年10月军事空运勤务司令部(Military Air Transport Service, MATS)提出取代C-133运输机的需求,由空军规划CX-4的设计案,但是隔年8月陆军副参谋长对空军参谋长表示这个设计方案并未与C-141的运输能力有很大的差距,陆军方面希望最大载重量为82.5吨,机舱宽度至少15英尺(4.5米),能够执行空投任务和起降于较为简单的机场。根据这项提案,空军将起飞跑道长度要求放宽到8000英尺(2424米),但是降落缩短为4000英尺(1212米)。

1962年负责研发的空军系统司令部(Air Force System Command,AFSC)根据他们的研究和预测推出CX-X计划,这项计划将会采用较多的新科技,但是服役时间将会延后,反而与陆军的期望有所冲突。此时陆军期望的设计包含载重57.5吨下有5000海浬(9000公里)的航程,最低巡航速度400节(720公里/时),17.5英尺(5.3米)宽的货舱,能够以并排的方式容纳两个运输平台,并且可以从机身前后同时上下货物。1964年这项计划正式改名为C-5A。

 1.起飞重量达600吨的安托诺夫安-225“哥萨克”运输机-2

  由著名的安托诺夫设计的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到目前为止只制造一架,起飞重量超过了600吨,可驮运苏联时代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安东诺夫-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它不仅占据体积最大的运输机的世界记录,载重量也是最大的。该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研制,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次飞行,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该机只生产了1架。
  安-225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关系密切,实际上其研制的初衷之一就是作为“暴风雪”航天飞机的运输转移平台。安-225在原载重量世界记录保持者——安-124的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安-225的总重和载重能力都比124增加了50%,机身加长,客舱的基本横截面和机头舱门未变。机体较大的变化为垂直尾翼由单垂尾改成双垂尾,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另外安-225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一来机头舱门已足够巨大,二来运送“暴风雪”号时并不需要尾舱门。

安-225的货舱内可装16集装箱,如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及其配套的“能源”号运载火箭。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出发,可以完整的、不需拆卸的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趣百科

大型运输机现在可以生产的国家不少,基本上就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日本这五个国家吧。其中日本还是非常不靠谱的。乌克兰也可以生产一些。

说到排名第一的运输机非安225莫属,安225代号梦幻,安225是前苏联所生产的特种运输机,主要为运送暴风雪号航天航天飞机而研制,由安124运输机改进的,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机身长84米,翼展88.4米。采用了6台推力23.6吨的D18T发动机,安225生产一架,现在归乌克兰所有。


排名第二的是安124鲁斯兰,是前苏联生产的战略运输机,为代替以前的安22运输机而研制。最大起飞重量达405吨,最大载重量为150吨,可以轾松运输2辆主战坦克和各种大型货物,机身lt69.10米,翼展73.30米,采用4台推力23.6的D18T发动机,共生产54架,其中26架俄罗斯所有,其它归乌克兰。

排名第三的是C5银河运输机,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其最大起飞重量380吨,最大载重量为120吨,机身长75.40米,翼展67.88米,采用4台推力19.1吨的TF39发动机,共生产了131架。归美国空军所有。



排名第四的是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是世界第一种集战略与战术运输任何的运输机,C17最大起飞重量达272吨,最大载重量77吨,机身长53.04米,翼展51.81米,采用4台推力17吨的F117-Pw-100发动机。共生产214架。除美空军装备外,澳、英、印度也有装备。


排名第五的是我国最可爱的大胖运20鲲鹏运输机,由西安飞机工业研制,其最大起飞重量达220吨,最大载重量为66吨,机身49米,翼展49米目前采用4台推力12吨的D30K2发动机,未来使用的涡扇20发动机。预计生产了20架左右,是我国的独有装备。

排名第六的是伊尔76耿直运输机。由俄罗斯伊留申设计局设计,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达190吨,最大载重量为48吨,机身长46.6米,翼展50.5米,采用4台推力12吨的D30K2发动机,是现今生产量最大的战略运输机,至今已生产近千架了。伊尔76出口挺多,在很多国家服役。



排名第七的是欧洲联合研制的A400M运输机,这只是一款战术运输机,并不能运输主战坦克等大型装备,最大起飞重量达141吨,最大载重量37吨。机身长43.8米,翼展42.6米,采用4台马力12000的涡桨发动机,生产了30架。欧洲多国装备。


排名第八当然是日本的C2运输机,这款运输机没有什么名气,准确说设计的不成功,可以看出日本在设计大飞机上的能力还不足,c2运输机机身长43.9米,翼展44.2米,最大起飞重量141吨,采用在运输机领域不主流的2台GECF6发动机设置,推力26吨,这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奇葩,以比运20还大4吨的推力在载重量上还不如运20的一半。


GE发粉

提到我国的运20和国外哪种型号的运输机属于大致相当的级别,可以说有三种?

首先是美国的C-141运输星运输机,该运输机是美空军主力战略运输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为货运设计的喷气式飞机,也是第一种使用涡扇发动机的战略运输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佐治亚州分部研制。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物资。该机于1965年装备部队。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物资。已于2006年全部退役。

就其性能而言,能轻松的装载长达31米的大型货物。其货舱也能一次运载20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68名携带全套装备的伞兵。该型还可以运送“民兵”战略弹道导弹。

C-141有两种型别。C141A和C141B,C141B与C141A的主要区别是加装了空中加油设备。C141的发动机为早期波音707所用的JT-3D涡扇发动机的军用版TF-33,其推力超过九吨,采用四发布局,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5吨,商载达到最大40吨。

目前C141已经全部退出现役,取而代之的是C-17运输机。

前苏联基于冷战时代针对美国的“跟随影子”战术,也开始了针对C141的对应运输机研制。其对应的型号就是伊尔76,北约代号“耿直”的大型运输机。

伊尔-76作为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并开始设计。由于安-12作为苏联军事空运主力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于是决定研制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超过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伊尔-76,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

首架伊尔-76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运输司令部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

伊尔76基本型采用四台D-30KP2发动机,单发推力达到12吨,起飞重量达到190吨,商载40吨,可运送126名伞兵或者145名士兵,经过双层甲板改装后可以运输225名士兵,其发展型伊尔476采用四台PS-90A-76发动机,单发推力达到16吨,商载最大可以到52-60吨,起飞重量达到近210吨,应该说伊尔76的发展型的性能指标是比较近似于运20的,运20起飞重量达到220吨,商载近66吨,其发动机采用和伊尔76基本型相同的D-30KP2发动机或者其中国版本涡扇18,将来可能换装推力超过16吨的涡扇20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来自中国最新一代的先进军用小涵道加力涡扇发动机。而目前运20的发展型计划除了换装新发动机及增大商载外,还推出了其民用加长版运20-F100,其起降性能略弱于运20基本型,但商载略高;而就未来来看,运20“鲲鹏”大型运输机真正力求接近的目标无疑是美国的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

该运输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麦道公司(现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大型战略战术运输机;它适应于快速将部队部署到主要军事基地或者直接运送到前方基地的战略运输,必要时该飞机也可胜任战术运输和空投任务。这种固有的灵活性和性能帮助美军大为提高了全球空运调动部队的能力;C-17安装四台普惠的PW2040涡轮风扇发动机,美军编号F117-PW-100。此型发动机的前身是PW2037,由普惠公司于1979年12月开始研发,推力为17.5吨,1983年12月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1984年12月开始装于波音757上使用。1988年普惠公司完成推力提升,将推力增加到近19吨,并赋予新的型号PW2040。1988年12月获得军方认证安装在C-17上,当时此型发动机已累积了数百万飞行小时的使用经验,可靠且耐用;需要指出的是C-17为了增大起飞重量,采用了发动机吹气襟翼的增升装置,通过发动机气流对襟翼的吹气增升效果,提高了C-17的起降能力和最大起飞重量,也使起降距离得以缩短。

在这儿需要点出的是C17和伊尔76均采用了反推装置,C141同样也装备了该系统,其对飞机在地面的迅速转弯调度,起到了特殊的效果,而就C17的起飞重量和商载看,其远超过了上一代的C141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85吨,商载也达到了惊人的78吨,运输一辆美国M1A2艾布拉姆斯重型坦克还绰绰有余。

本文列出了大致和运20相近的一些四发大型运输机,只是为大家作一参考,就当今运输机的发展来看,大型运输机的发展还方兴未艾,本文未列举的还有欧洲A-400M及乌克兰的An-22&An-70及日本的C-2运输机,而所谓比较只是大概的了解飞机性能的方式,但实际上每架飞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不是单纯的比较所能完全了解的!End!


利刃军事

大型运输机一般指起飞重量超过100吨、载重超过40吨的运输机。 符合这个概念的现役世界著名运输机有乌克兰的安225、安124、俄罗斯伊尔76,美国C5、C17、中国运20。



第一名、安225运输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飞机。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满载航程2500公里,也是运输机载重世界纪录保持着,当年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

安-225运输机仅生产一架,现归乌克兰所拥有,目前被开发成商业用途,是大型设备的理想载具,



第二名,安124鲁斯兰运输机,是安225的设计蓝本,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也是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安124载重150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机长69.1米,翼展73.3米,满载航程3200公里。与伊尔76搭配是俄罗斯战略运输力量的依靠,

安124于1997年停产,共生产了54架,俄罗斯拥有43架,乌克兰拥有14架。



第三名,C~5银河运输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大型战略军用运输机, 也是美国空军现役最大的战略运输机,与C17一起构成美国战略运输中坚。

C5运输机长度75.54米,翼展67.88米,高度19.85米,空重169吨,最大起飞重量379吨,载重118吨,满载航程5500公里,

C5银河运输机1964年研制,19970年服役,已经停产,总共生产了130多架,现存50架左右。

第四名,波音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大型战略战术运输机,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适应战略、战术任务的运输机。 机长53.04米,翼展51.81米,高度16.79米,空重125吨,最大起飞重量285吨,载重77吨、最大速度830公里,作战半径4400公里。

C17生产了212架,服役于英国、印度、加拿大等7个国家空军 。

第五名,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略军用大型运输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简称:西飞)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2016年3月正式服役。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并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体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在技术方面具备后发优势,无论机体设计技术、载重技术,以及飞行控制技术方面,应该都位于第一梯队。 运-20未来可作为大型预警机、加油机的载机平台,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有力竞争对手。

第六名,伊尔76运输机,是是前苏联伊留申航空集团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一款重型运输机,至今已有超过38个国家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伊尔-76,共有超过850余个营运者。

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210吨。最大载重60吨,满载航程4200公里。伊尔476是它的最新改进型。


见闻观察

大型运输机美苏都很多,有的我们很少见到!除了比较有名气的美国C5银河C17,苏联鲁斯兰安124,225外,还有苏联的安22,这货是世界最大的螺旋桨运输机,载重80吨!美国那架六发螺旋桨飞机,桨叶在后,B多少了记不清了!苏联背上背个大罐的那家伙,米亚几了,苏联的运输机种类多,造型也奇特!很多不被人熟知!


东篱59

美国的c字开头,著名的c17和c130,俄罗斯的安开头,如安124,安225(最大,运航天飞机的)目前只有美俄有能力生产大型运输机

希望中国的运20早日投产,但和上面的这些巨无霸相比,可能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