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曾爆发了一场儒家和墨家的战争,这个男人则成名于此

如果说战国时期最无私的学派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儒家。的确儒家讲究慈爱,但是儒家真正爱的只有王公贵胄,对于平常百姓基本就是一个视其为骡马的态度。而墨家其实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但我们怎么想这也知道这种思想在以牧民为主的战国时代绝对没人能接受。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儒家和墨家爆发了这样一场大战。甚至当时已经到了儒墨两家的学者见面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但是其实这两个学派最初还真就有一些关系,那就是墨子还没创建墨家的时候。墨子最初也可以说是王公之后,但是后来被变为平民。到了墨子这一辈甚至已经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

也正是因为这样,墨子见识到了太多的统治者纸醉金迷而百姓却食不果腹的画面,于是年轻的墨子便有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改变这个病态的世界。但是这件事说来容易,但是对于当时无权无势的墨子来说可以说比登天还难。于是墨子便想到了以爱为主旋律的儒家。但是随后不久墨子便发现儒家其实就是一个披着仁爱外皮的掠夺者。

儒家的爱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充满了等级的秩序的。先是君王再是贵族,对于平民来说儒家的爱仅仅只能是可有可无的施舍。当知道了这些之后墨子决定叛出儒家。因为他想要那种众生平等的爱。所以他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自立门户了。最开始的方法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暴力,那就是在各地演讲,批判儒家和各国的暴政。同时广受信徒。

就这样,战国时期最大的恐怖组织墨家便出现了。为什么说墨家是恐怖组织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墨家最出名的一个思想就是兼爱非攻。所以墨家常常做一些让侵略者焦头烂额的事情,毕竟墨子另一个爱好就是建造攻城器械。所以墨子常常把那些攻城器械卖给被攻击的弱小国家,以此来组织战争的继续。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应该就是组织楚国攻宋了。不过在此之后的墨子慢慢的也就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墨子可以说是救了整个宋国的百姓,但是在路过宋国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原因给他提供一个避雨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的墨子便对这个社会彻底的失望了,开始了隐居生活。

那墨子有没有错呢?肯定是没有,追求一个众生平等的社会可以说这种思想还很高尚。那么宋国的百姓有没有错呢?其实也没有,当时正值战乱,谁会冒着生命危险给一个陌生人提供庇护?那墨子归隐山林又怎么说呢?其实也很简单,单纯的付出总是会累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