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还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诗人也会张冠李戴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在《史记》、《汉书》中都是合传,这两个人用辉煌的战功撑起了大汉的脊梁,发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历朝历代不断歌咏、反复表扬的高大上形象。

不过,有那么两位大诗人,在诗句的用典中,把卫青和霍去病搞混了。

第一位诗人是著名的“诗佛”王维。

王维在《老将行》一诗中写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为数奇”。后世的学者认为“不败由天幸”说的是霍去病,并不是卫青。

虽说卫青在对阵匈奴的几次战役中,同样是运气逆天,但卫青也有过几乎白跑一趟的战例,同时,作为主帅,偏师的失败同样要记在卫青的头上。

而霍去病三次出征,次次大捷,刀刀见血,很有些匪夷所思。在战绩方面,比他的舅舅更具传奇色彩。

所以,后世一般都把“老天眷顾”这样的形容词用在霍去病身上。

王维可能是张冠李戴了。

第二位诗人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

高适在《送浑将军出塞》一诗中写道——“银鞭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这里,“未肯学孙吴”的同样是霍去病,而不是卫青。

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曾经想让人教授霍去病孙吴兵法,但霍去病觉得战场上只要判断对形势,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就足够了,没必要在古代的兵法上浪费时间,坚持走自学成才的道路。

如果说王维的错用典故还有商榷余地的话,高适的张冠李戴是板上钉钉的。

古代没有搜索引擎,记事情全靠脑子,设身处地,有些错误在所难免。

北宋大奸臣蔡京的儿子蔡绦所著的《西清诗话》中就说:唐人以诗为专门之学,虽名世善用故事,不免小误。

同样的,精彩的文学作品口述笔录,代代相传,如果一时笔误,再加上以讹传讹,后世就搞不清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了。

来看这首有名的词《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词,是宋代初年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曾被著名作曲家刘家昌谱曲、由邓丽君演唱,成为风靡一时的经典流行歌曲。

在我们的教科书里,这首词的作者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李煜虽不是一个成功的帝王,但被称为“千古词帝”。

不过,由铁齿铜牙纪晓岚领衔编纂的《四库全书》中却说,这首词的作者是孟昶。

孟昶和李煜一样,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孟昶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帝王,史称“好学能文”,是春联的鼻祖。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春联就是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谁是作者或许并不重要,典故用错或许也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韵味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