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观点认为教师评职称即将被取消,你怎么看?

马上海滩度假

我们国家已经对教师的职称制度做了不少改动。尤其是2015年人社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指导意见。

原先有小学和中学分开设立的职称制度,统一为中小学的职称制度。

目前中小学的职称,分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对应大学的员级、助理级、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但实际上中小学在设定岗位的时候,是实行区域总体把握的,但是都有具体的名额限制。国家确定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国家总体把握正高级教师的数量。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行教师制度改革,是我们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实施的这一方式,新的职称制度刚刚实行了不到三年,短期之内不太可能取消甚至变更。

不过教师的工资水平有可能发生改变。2018年1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保障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时候,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还要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的职称制度肯定不可能取消,但不管怎样我们的教师工资会越来越高的。


暖心人社

教师职称评定不会取消的,至少近10年内不会取消。简单的说,取消之后教师如何晋升呢?替代的评定方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教师评职称需要改革,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细化评定指标,尤其是定岗定编制的问题。

部分老教师辛苦教学二三十年,但是没有论文,到退休职称还是上不去。个人觉得,教学还是教师的重点,但是如何对教学的质量进行量化就是个难题。毕竟不同的学校生源不同,名校的老师付出一点努力,学生的成绩就特别好。部分乡镇院校学生的生源只能是一般,老师付出莫大的努力,学生的成绩最后也许就是普通。在针对两个老师群体之间的评比时,如何量化指标或设置权重就很关键,估计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啊。

就我身边观察到的老师来说,初中和高中老师真的很辛苦,待遇也不算高。寒暑假或者周末在加班批改作业、备课或者参加学习提升的很多。而且,整体的社会环境对老师群体的要求极高,不少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不配合不理解,媒体中报道的学生家长殴打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之前的高中同学在家乡的镇初中教2年语文后,离职啦,原因是女老师一直被学生欺负,根本不配合,上课各种调皮。在让喊家长后,家长也觉得无所谓,还说老师大惊小怪...哎。

教师的职称评定有利有弊,只能说希望改革调整,尽量能照顾到更多的群体。毕竟每个政策都不可能所有人满意,而且时代在变化,评定的政策也需要随着变化。当然,取消这样的说法真的不可信,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尽量多努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帅小西De

过去是唯学历唯资历时代,现在是唯职称时代。不能说职称没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和教师还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从现状来看,职称已经不适合基础教育,职称无法涵盖教师所有付出,职称的消极意义显然大于积极意义。以前的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是如何评上的,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过硬的关系与权钱色交易加上一堆拼凑来的所谓真材料。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背景,那些老实巴交没有过硬关系的教师即使很勤勉成绩很突出也没有戏。职称使有些教师变得很投机很功利,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有的平时工作量很少,成绩也一般般,有的甚至不如中初级教师,有的甚至不上课,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消极应付。高级教师的表现让那些勤勉的教师感到心寒,高级教师根本没有起带头示范作用,时间久了,教师们就产生消极情绪。有些事情他们根本搞不明白,干得好的累死累活的还不如干得少的甚至不干活的。所以取消职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能说明你对职称的危害认识不深看得不透。


剑胆琴心266

我的观点是,职称在一定时段内不会取消,只会对职称评定机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由一,在我国现行阶段,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实行职称评定,很多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称评定,某种政策动一发而涉及全身,国家必须从总体上予以考虑,不可能仅仅取消教育这一个行业的职称评定。理由二,职称评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激励这一批人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当这一机制被取消以后,必须由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取而代之,可以肯定地说,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一套更科学,更公平的机制来替代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如果教育部门因为缺少一套事关所有教师根本利益的可行的新的方案,而让全国教育界长期处于一种空白期,这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无人可以承担的。理由三,目前在网上出现的一股强烈呼吁取消教师职称的呼声,是否就代表了或反映了全国所有教师的心声,是一种教师们普遍认可的主流声音,我看未必。从网上的声音中可以看出,有人对职称评定有严重的误解,把职称当作一种福利,认为任何一名教师到退休时尚未评上高级,就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甚至以偏概全,学校校长几乎都是以权谋私,不讲原则的人,评上高级的教师也几乎是搞金钱,关系晋升上去的,基本上属不学无术,尸位素餐之辈。这怎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客观真实写照呢?这恐怕只是少部分教师凭借一己之立场和感受而发出的情感渲泄吧!


飞鸟留痕2O16

教师职称制度,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大学、研究所、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等单位。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人水平低评不上职称就说要取消,这可能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一种味道和感觉。已经有单位对职称进行改革,就是职称还是按照职称的标准评,有些职称需要公考和第三方平台来定。但是,单位聘任你才有工资,没有聘任你,还是没有工资提。这个问题应该说跟外部接轨吧。愿意申报职称的的教师,自己准备好资料,对需要考的科目自己参加考试,不愿意申报的个人,没有强求你。将来改革发展后,引进更多的人才,教师的各个岗位需要竞争上岗,能竞争到什么岗签什么合同,享受什么工资。合同到期不想干的不续签的,算自动离职。没有人非要你干下去。这样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让愿意干又想干的人留下来。为培育祖国后代提供健康的服务。


傻子188602490

不在教育第一线的,不是进教师的都少瞎逼咧咧。同样的工作量,同样的成绩,同样都教的ABC,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待遇,公平吗?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课时量加工龄。中小学教师重点是上好课,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而不是天天为职称和业绩去奋斗。少瞎逼折腾,让老师安心的教教书不行吗?对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每打到一定的标准,可晋升一级工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记住,不上课的老师职称再高,也是屁用没有,老师是上课教学生的,不是为了评职称。


大风起兮云飞71017536

首先,职称评定不会取消。这毕竟是我国的一项实施多年的重要制度,在以往的实施中确实发挥了激励作用。

至于该制度颇受垢病,深受基层事业单位员工抵触,是实施中操作出现问题。

其次,现行职称评聘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滥作行为,好经被念歪了。

1. 基层单位领导滥抢利益,抢荣誉、抢成果,抢晋级机会。

2. 基层领导干预影响评聘操作,滥改打分标淮。

3. 部分人员用假证,花钱买论文,通过非正当渠道搞材料,走后门争荣誉等。

第三,需整肃规范职称评聘。根据眼下评聘中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建议:

1. 修改规范评聘标淮与规则。降低成果、论文、荣誉、班主任等分值,提高工龄等打分比值。

2. 取消基层评聘组织,让市(县)级以上教育或其他专业机构组织评聘,避免基层领导干预影响。


诸城王者

现在的职称与实际水平能力不相符!有些地方出现有职称的教师和没评上职称的教师水平能力不相上下,由职称带来的工资差距很大,极大的打击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另外职称名额投放在高中学校的比例比初中小学多,有些初中学校几年都没有一个名额!评审存在权力寻租的现象!建议取消职称终身制!引入严格的考核机制!现在的职称没有起到真正的技术水平!


qzuser15216273

240 samallston 有些人好像一直要拿老师工资这块说事,就在网上搞舆情调查,别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改革而改革,那叫折腾,有那工夫多深入实际,搞教育规律研究,别让教育入岐图,又能让老师安心乐教,你说这多好。日本快乐赏识教育走上了岐图,教育水平下降,人们负担越来越重。中国正在处处摸仿,有些领导又总想以打破铁饭碗,认为让人人自危才能干好活,模仿工厂模式搞高压政策,把这个搞出来再弄几个吹鼓手,轰轰烈烈大政绩,可教育不是那个活,老师不模具,学生又千资百态,你越高压结果一定会越假,中央讲抓铁有痕,稳中求进,可偏是越来越浮燥,基层没几个懂教育的领导,所以大领导那听到的汇报都是以讹传讹,论文满天飞,经验几万堆,现在好多主管教育领导,只想把教育做为升迁的跳板,所以总想最快整出点动静出来,拿点政绩好快闪,脏屁股下任擦,修点官德吧,教育不兴国难兴。


samallston

可以预见的时间不可能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