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成就上说,侯耀文先生能被称为“泰斗”吗?姜昆能被称为“大师”吗?

三羊开泰五羊城

无论是侯耀文,还是姜昆,在相声这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都有时代的局限性,虽然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但是我们今天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此二人远远达不到大师、泰斗的级别,还是称其为相声表演艺术家更合适。


相声发展至今200余年,能够称为泰斗的仅有张寿臣、马三立二人,在其他人身上,没有人用过泰斗的称呼,可见这个称呼比起大师来,地位更加崇高,所以还是别滥用的好。


至于大师的称号,除了张寿臣和马三立以外,侯宝林、刘宝瑞、马季等也被称为大师,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


张寿臣对于相声的贡献是系统化的整理了传统相声的段子、表演技巧、创作手法等等,并将这些内容通过八大弟子流传于世,可以说没有他,相声的很多技艺都会失传。


马三立对于相声的贡献是将传统相声的魅力演绎到极致,特别是文哏类的作品,成为众多后辈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模版,正所谓无人不宗马。


侯宝林对于相声的贡献是将相声从市井的粗俗玩意儿提升为艺术,从街头登上了大雅之堂,虽然其提倡的相声改良对于传统相声是一种伤害,但是结果是相声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开创了相声界的又一次盛世。


刘宝瑞对于相声的贡献是将单口相声的技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其创作还是表演单口相声,都是业界标杆,至今无出其右者。


马季对于相声的贡献是将新相声发扬光大,将相声带进了春晚的舞台,对于相声的普及是有大功劳的。

侯耀文和姜昆对于相声有什么贡献呢?


侯耀文虽然有一定的传统相声功底,同时表演的节目形式多样,有一些好作品,但是我认为他对于相声最大的贡献是收郭德纲为徒,为郭德纲保驾护航,为相声的复兴保留了火种。


姜昆对于相声的贡献就是衬托郭德纲说的有多么好!


牙快笑掉了

从艺术成就上说,侯耀文能被称为“泰斗”吗?姜昆能被称为“大师”吗?

无论哪个时期,“大师”和“泰斗”都不是随便叫的。对某一领域造诣深,有创造性,有深远见识及见解,以及应用能力;并将这些东西用书面化、理论化的方式传授给他人、影响他人,这才叫“大师”。相声界侯宝林先生解放前就开创了“文明相声”,去糟粕,取精华,清新文雅,使旧相声从地摊、茶馆登上了大雅之堂 ,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建国初期他参与的“相声改革”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他著书立说,研究相声理论,课徒传播相声艺术,侯先生堪称“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开启了“歌颂型”相声的先河,代表作《海燕》、《找舅舅》、《中非友谊颂》等,讴歌新人新事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为相声艺术开拓了新的表现形式,几十年来势头不衰,就其艺术贡献,冠以“大师”名副其实。

“泰斗”的名头就更大了,必须是本领域德高望重,造诣深厚,众人敬仰的杰出人物,相声界可称“泰斗”的也就张寿臣、马三立等个别人。马老辈分高,技艺精,影响大,新、老段子均取得很高成就,但提到“泰斗”,他生前仍谦逊地推辞不就。

侯耀文和姜昆两位老师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相声界的领军人物,春兰秋菊各芬芳。综合实力上讲,侯老师更胜一筹。他的表演路数宽,歌颂型、讽刺型、传统相声都能演,比如歌颂型的《糖醋活鱼》、《火红的心》(火灾之后)、《见义勇为》等,讽刺型的《轿夫新传》、《财迷丈人》、《小眼看世界》等,改编的传统相声《山东二簧》、《口吐莲花》、《杂谈地方戏》等,脍炙人口,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他的“柳活”出色,善于在作品中穿插表现,能演唱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河南曲剧、山东琴书、太平歌词、江南小调、流行歌曲等,是个全才。

姜昆老师是新时期相声的典型代表,他和李文华老师合作的《如此要求》、《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等优秀作品奠定了他在相声界的地位,风头之猛可谓一时无二。他表演的都是“新相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社会现象。比如《打针》这个小段,通过缜密的铺垫和夸张的情节,把当时社会上那种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缺少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啼笑皆非,无可奈何。自从李文华老师生病以后,姜老师与别的搭档再没有达到过自己巅峰时的状态。

侯耀文和姜昆两位老师都是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因艺术成就突出,深受观众爱戴,他们“演而优则仕”,分别担任中国曲协的副主席和主席。就整体艺术成就而言,他们还不能被称作“大师”,若是“大师”满天飞,“大师”就不值钱了。


北京民俗

都不能。

泰斗得是第一,还得是德高望重。

侯耀文没有到那个程度。

他的成就有,但名声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他的父亲侯宝林先生,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较好的人缘。

说学逗唱里,侯耀文的说还可以,学一般,记得学过老太太颤动着下巴说话,印象比较深,逗说得过去,能唱几句,但也不是很出彩。

可以说,没有一样超过他的父亲。

所以,怎么能成为泰斗呢。

再来看姜昆。

应该说,从整体艺术成就上,姜昆都超过了侯耀文。

新时期开始,姜昆横空出世,在成就,名声,与影响上,大有直追马季紧随其后的势头,也贡献出了一系列的相声名篇,有的还讽刺极强,影响甚大。

但是,随着相声艺术整体情况的下滑,随着艺术功力与努力的相对松懈,加上很可能是行业内部的官本位意识在起作用,这些年,很少有具较大影响的作品出现了。

这也可能不是他自身的原因,但毕竟是个遗憾。

在相声的说学逗唱中,姜昆基本上不大会唱,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的成就的更高级别。

所以说,称之为大师,还欠点火候。

大师从某种程度上比泰斗还要难当。

在一个阶段内,没有水平更高的同行,你的艺术造诣与贡献又比较大,差不多,也可以勉强称为泰斗。但大师称呼,却要经得起和别的大师的横向比较,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纵观中国相声艺术界,能称得上大师和泰斗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侯宝林,再一个是马三立。

当然,从较高的标准来看的话,后者还稍微有点牵强。

师胜杰先生现在病了,姜昆和郭德纲都去看他,新闻里称他为大师。年龄大点,资格老点,但应该说总体成就还赶不上侯耀文,怎么算是大师呢。

客观的讲,应该算优秀艺术家吧。

将来,郭德纲能不能称得上泰斗或艺术大师,还要看他的修行。从他目前的成就和对相声的贡献——艺术上的和市场方面的都算——来看,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看人品和艺品了。

毕竟,大师也好,泰斗也罢,不光是专业水平高,还要看对当下时代的正面影响和作为楷模被人学习的程度和价值。


手机摄影艺术

泰斗,即泰山北斗。泰山不用解释。由于历史原因,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北斗,则是大熊星座,七颗星排列如斗,终年见于北天极,故称为北斗。最早泰山北斗并称始于《新唐书》,用以称颂韩愈:“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何以如此称之?众所周知,韩愈的诗和文都很厉害。特别是他的散文,自成风格,为人们所传诵,称之为“韩文”。大才李白就非常仰慕韩愈,曾感慨道“生不用封万户,但愿一识韩荆州”。几乎没有不服气的。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当时的文风由于受六朝以来的影响,作家都只求辞藻华丽,崇尚对句等形式(所谓“骈俪体”),而魏晋以前优秀作家的传统,如汉司马迁、扬雄等写作技巧和雄浑清新的气派,到了唐代已衰退不振。韩愈便提倡学习古文,并以主要精力从事散文创作。在他的倡导和推行下,古文运动展开,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苏轼曾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能够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被形容为泰山北斗,当之无愧。 兜了这么大一湾子,回来说相声界。谁能担得起泰山北斗这样的称谓呢?侯耀文肯定不可以。因为他在相声界的作用,还没有转型期的重大影响。他爸爸侯宝林可以称之,应该不会有异议。侯宝林少年学艺,在天桥底下说相声。那时的相声还不能登堂入室。1937年经过数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宝林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光添彩,开了风气之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遵循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在老舍等人的支持下,同孙玉奎、罗荣寿、高凤山等人一起组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先后任副组长,组长。创演了许多新相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出现的,为配合形式而创作的相声作品。因此,谁也不会否认侯宝林对相声的贡献。誉为泰山北斗,也不为过。 至于郭德纲,他也有振兴相声的巨大贡献。也属于转型期的关键人物。由于他太年轻,加之所谓主流相声群体的排斥,不情愿承认他对相声起衰催活的作用。郭德纲有成为泰山北斗的巨大潜质,可以说正走在路上。 大师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大师通常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本来是佛教用语,即佛的十个尊号之一。本来不可以随便称呼之,但今天左一个大师,右一个大师,就像称所有女人为靓女一样,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譬如,竟然有人称侯宝林之次子侯耀华为相声大师,真是可笑。谁可以担当这个称呼,大家心里有数。郭德纲自始至终自称相声界小学生,是自谦。而有人当面奉承姜昆为相声大师,他却坦然笑纳。羞耻二字在相声界是很昂贵的。扯远了,就此打住。


老渔16216402595

侯耀文先生可以称为大师。

姜昆先生应该是对相声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业内人士。

这样更为妥当。


小黑豆

看到了,回答人挺多,我就简要回答一下吧!

侯耀文,我觉得能足够成为泰斗级的人物,首先说他继承了其父侯宝林的衣钵,在个人的艺术成就在那里,目前来看无人望其比肩。他的徒弟郭德刚先生现在也可以称他为一代宗师。相信郭德纲的成就有目共睹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如果把姜昆称之为大师,我觉得有很多人不会那么同意,即使同意这个大师,那他的水平和水分已经很大了。再说。这么多年来,大师慢慢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大家都记得像王林那样的人物。

姜昆的,可以称之为是体制下相声的一个产物,在体制内生生的把相声给作死了,而郭德纲先生又重归,把相声走进了剧场,拯救了相声。

这一点相信很多的相声演员蹭郭德纲的热度就能看得到,无论是攻击郭德纲或赞扬郭德纲,能吃上相声这碗饭和郭德纲的对相声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我觉得整个相声界无论是反对他还是赞同的,其内心都应该很感谢郭德纲。

侯耀文先生泰斗是真泰斗,姜昆大师是伪大师。而他学生郭德纲或许50年后再回看时就是一代宗师了。

…………

第一时间发布北京城大小事,停水停电停气,各类生活信息


北京范儿

侯耀文和姜昆 一时瑜亮 当年都是统领中国相声和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执牛耳者 论资格当然侯耀文根正苗红 论基本功 当然侯耀文家庭条件 自身条件优越 从太平歌词到各类戏曲 都是相声界里的佼佼者 但是姜昆扬长避短 避重就轻 就说没有戏曲 没有京剧的新相声 所以这两位可以说是那个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传统相声和新生相声的代表人物 势均力敌 记得1985年全国评选笑星 前四依次是 马季 姜昆 李文华 侯耀文 看得出当年新相声的欢迎程度是超过传统相声的。文物第一 武无第二 硬要把这二位分高低的话 论节目给我们带来的笑声 那是半斤八两 平分秋色。论艺术内涵 功底 那侯耀文是棋高一着。论徒弟们的出息 那姜昆完败也。他们两人曾经是一段历史时期 中国相声的领军者 代表者 那称他们为大师也是无可非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 你问最想听谁的相声 肯定是这两位的 但是这个大师前都要加二个字 曾经。侯耀文已然作古 一切都是过去式了。姜昆虽然还活跃在春晚舞台上 但是作品质量每况愈下 他的相声可以分三个阶段 刚出道时针砭时弊 讽刺为主 代表作有如此照相等 后来和梁左合作 开创了以愤青为形象的自嘲形相声 达到姜昆相声的巅峰 虎口脱险 电梯奇遇 小道消息等是代表作 梁左早逝后 江郎才尽 同时随着姜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歌颂形相声成了他的主流 自此他的相声就开始失去听众 按现在的水平 他难当大师这个称号 所以也只能叫他 曾经的相声大师。中国国情的关系 歌颂形相声谁都要说的 也算是基本功 必修课。侯耀文的歌颂形相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见义勇为 火灾之后 糖醋活鱼 都是经典的歌颂形相声 这些作品 颂而不媚 包袱不断 百听不厌 在让你笑的同时教育你 显出了侯耀文的大师级的相声水准。侯耀文对相声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关键时刻 力挺郭德纲 收郭德纲为徒 使得郭德纲能开创中国相声的再辉煌 这个伯乐之功 丰硕伟大 说到底侯耀文并没有教郭德纲什么相声本领 他给郭德纲的是一份背书 使得郭德纲能名正言顺

地踏进北京 踏进中国相声圈 堂堂正正地说相声 而这种伯乐识才似乎应该是曲协主席应该做的工作 至此孰高孰低 一目了然


跳哥--名字被盗小心

题主的问题显然是褒侯贬姜,因为称侯耀文为泰斗,而指姜昆为大师。要我说,侯耀文离泰斗还有不小的距离,甚至连大师都算不上,姜昆呢?也不能算大师。当然,说恭维话的另当别论。

有人叫马三立“相声泰斗”,叫马志明“相声大师”;也有人叫李敖大师,但没听说谁喊李敖泰斗,可见泰斗的级别比大师要高。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一般用来称颂德高望重、为众人所敬仰的杰出人物。

至于大师,我曾在悟空问答里说过相声大师的三个条件,这里也不重复了(有兴趣的猴友可以找一找)。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认同,也有网友不完全认同。其实,泰斗和大师都没有准确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个人心里也都住着一位两位或者好几位相声泰斗或者大师。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是,没有标准不等于谁都能叫泰斗和大师。如果泰斗或者大师满天飞,也就失去了它们本来的意义。对于“泰斗”、“大师”这样头衔,我们应该加以珍惜,不要逮谁就叫谁泰斗或者大师,起码不要违心地去叫。


萧陶

说起相声“大师”或者“泰斗”,侯耀文先生在世时提出过五个标准,个人觉得很好。五个标准是,一是必须是优秀表演家,二是必须能够写出优秀的剧本,三是必须是相声理论家,四是必须是相声教育家,五是必须是相声评论家,五个标准齐备才可以称为相声大师或者相声泰斗。

不能不说,侯耀文先生提出的标准是非常中肯的,那样的评论和要求才可能使相声成为真正的艺术。

按照侯耀文先生的标准,相声界只有很少的艺术家可以称为相声大师或者泰斗。即使像马季这样的也不能称为相声大师,马季在剧本、理论和评论方面缺,表演上说学逗唱缺了唱。侯耀文先生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大师。

至于姜昆,他的表演与马季一样缺唱,在其它方面都不如马季,个人觉得姜昆在各方面都不如侯耀文,当然也称不上大师。


晋阳原

在头条里问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头条里德云社以外的只有死去的和快要死去的相声演员才是好的,包括杨少华马志明常宝华这些给郭德纲捧过场的,都被头条里的钢丝们归属于老不死一个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坏蛋

巧的是问题中一个是郭德纲的师傅,一个是郭德纲的领导(曲协领导)!

幸亏是侯耀文死的早,否则只怕也要被归类(其他地方不包括,仅限头条里的无脑钢丝)!姜昆不用说,早已是被批的体无完肤。

实际上侯耀文生前和姜昆是情投意合的朋友,虽然侯耀文和马季关系一般,但是和姜昆理念相合。巧的是郭德纲与马季关系很好与姜昆不是一路人。实际上郭德纲与姜昆并无实质冲突,姜昆作为领导反三俗并没有错,郭德纲借势一炒作更加坐实了相声扛霸子的地位,各有所得。

真正坏的就是这帮无脑钢丝,曾经帮过拉过郭德纲的前辈,只要批评相声里的不良现象,就被钢丝说是针对郭德纲,马上把这前辈骂的祖坟冒烟。

所以说万幸,侯耀文去世的早,否则按照他的性格,管不住自己的嘴,也难免被这些无脑一堆臭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