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将军为何没有兵权?

芳绯文学

蒋百里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大军事理论学家,是在军事理论上达到了顶端的风云人物,他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点是担任了保定军校校长的职位。

在蒋百里的管理教育下,保定军校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中有着非常巨大影响力的现代军事化学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在后面大都成为了全国各大军阀阵营中的重要将领,就连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以及黄埔军校的各大教官们也都是从保定军校出来。

白崇禧,傅作义,薛岳、吴佩孚、还有国民党的八大金刚多数都是从蒋百里的保定军校走出来的风云人物。

在早期的民国军事史中,除了一些和蒋百里一同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走出来的早期军阀外,其他大多数都是保定军校的学生,仅是从培养出的学员质量之高,我们就可以看出蒋百里军事理论的高超程度了。

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获得天皇佩剑的传闻

蒋百里曾经在日本士官学校以及德国军校进修过,在这个时候我们很有必要说一个传言,那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关于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中获得日本天皇佩剑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包括蒋百里在内的四名中国留学生与300名日本学生及南亚各国的学生展开了非常激烈的军事演练角逐,最后在军事考试结束后,蒋百里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

获得第一名的蒋百里也因此拿到了第一名独享的天皇佩剑,而跟蒋百里同一期的蔡锷获得了第二名,至于第三名也是一名中国人,只不过日本人为了能挽回最后一丝面子,暗中操作将两名日本学生名次提高了,将第三、第四名换成了日本学生,把本应该排名第三的中国人排挤到了第五名。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很激奋人心,但在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就是蔡锷和蒋百里并不是同一期的学生,蔡锷就读陆军士官学校比蒋百里晚了一期,虽然二人在日本的同校生涯中有着很深厚的同学感情,二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作为不同期的学生,他们是不可能放在一起考核的,所以这就是第一个漏洞。

而第二个漏洞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授予天皇佩剑的奖励,在当时所有期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生中,成绩非常优异者会被奖励特殊的怀表纪念,而且这些怀表都是日本陆军大臣们授予的,跟日本天皇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正会被授予天皇佩剑的只有日本陆军大学前六名的学生,如果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所高中的话,那陆军大学就是更上一个层次的大学。

每一届的陆军大学军事考核中只有获得了前六名的学生才能获得日本天皇赐予他们的军刀荣耀,所以前六名也被人们称之为的军刀组。



从这方面来看这个故事是有很大水分的,但这个故事只是后来人们为了塑造蒋百里的形象编造出来的,跟蒋百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也不是他为了哄抬自己的身价自己而编造的谎言,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去贬低蒋百里的军事理论水平。

蒋百里的幕僚人生

蒋百里后来前往德国军校进修,德国在当时是比日本强盛先进很多倍的大国,教育水平自然要比日本的陆军大学要高得多,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蒋百里的军事教育水平也是极其高的,并不只是一名陆军士官学校的军事水平。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蒋百里都是真正的军事理论天才,但是在蒋百里的一生中,他却从未亲自掌管过军队,他一直都是以大军阀的参谋身份出现的。

他先后在袁世凯、蔡锷、吴佩孚等大军阀手下担任过参谋。

但很多时候蒋百里的形象都有些类似于辅佐刘邦的张良,蒋百里虽然有着很高的军事水平,可以制定出各种战术以及大方略,但如果你真要让他去亲自指挥一支军队的话,他倒真不一定可能指挥得了,一个堂堂的军事天才之所以遭遇到这样的窘境我觉得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蒋百里的起点太高了,他回国没多久就因为成为保定军校的校长而失去了在军队底层指挥的经历

每一名有着出色领兵打仗能力的将军都是在军队中慢慢磨合,了解了军队各方面才能成为真正合格将军的,如果对军队的架构行动方面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那有再高的军事理论才华也终将是纸上谈兵,不打败仗就已经算好了,更何谈打胜仗?

所以当蒋百里的学生一个个进入军队中摸爬滚打,最后成就名将身份的时候,他却因为身份太高拉不下脸进入军队中磨练,最终使他失去了亲自带兵打仗的机会,这才在后来一直以幕僚的身份出现。



而蒋百里之所以一直没有获得兵权,原因更加简单了,那就是他性格问题,在很多时候,蒋百里都是更偏向于书生形象,而不是军人形象的

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进入军队中掌兵的原因,当一个个从日本陆军土官学校留学归来的同学或者从保定军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们开始打拼天下的时候,蒋百里却没有那个心情,他将自己的更多精力投入了军事理论研究中。


在1917年担任蔡锷的幕僚时,因为蔡锷在不久后病死,心灰意冷的他更是全身心投入了文人世界,与梁启超、徐志摩等各大文化名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

他也因此创办了数个文人期刊,写出了数本艺术史,他所主持创办的一个期刊,在当时的影响甚至快要追上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蒋百里都是以一个文人形象出现的,后来他更是前往了欧洲进行了考察游历。



从这些方面来看,蒋百里都是无心在军人世界开疆扩土的,而后来蒋百里再度出山的时候,此刻的中国早已经有大多数是他学生的天下了。

蒋百里投靠学生而没有获得兵权的原因。

就比如他刚开始出山投靠的吴佩孚就是他的学生,面对自己曾经的校长,大家觉得吴佩孚会给他什么职位合适呢?


如果给他兵权的话除非是将整支军队交给他掌管,不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将会是非常不合适的,所以这个时候幕僚的身份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至于蒋百里后来投靠的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人也曾都是他的学生,真要给蒋百里兵权的话,全部交给他又不可能,如果给的小又不好直接给他下命令,所以就直接干脆不给了。

所以说这就是蒋百里一直以来都没有掌握兵权的原因,原因简单到了极点,最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起点太高了,他根本不可能会进入他的同学或者学生的部队中听从他们的命令行军打仗,但换成幕僚就不一样了,幕僚是出谋划策,是给军队长官提意见的,根本不存在命令的情况出现,这就避免了尴尬,而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根本没有打平天下的志向,所以他就失去成为一名军阀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两个条件导致了蒋百里一生都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也没有带领过任何一支军队。


孤客生

蒋百里,字方震,1882年生,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在三百余名各国学员中,毕业考核获得全校第一名。蒋百里回国后数月,政府又派其到德国继续深造学习,并出任德军第七军实习连长,学习期间,各项成绩优异,受到德国同行们的钦佩,并受到时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兴登堡元帅的召见和赞誉。
1912年,总统袁世凯任命蒋百里为当时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并授予少将军衔。在蒋百里的精心教育和培养下,保定军校共培养出1600多位将军和军事统帅。如:孙传芳、吴佩孚、李济深、蒋介石、叶挺、白崇禧、薛岳、邓演达、董振堂、唐生智、钱大钧等等。
蒋百里将军在1923年就预言日本必将侵略中国,中国必将胜利。1937年出版了著名的军事著作《国防论》,书中阐述了应全面抗战,将敌后变成前线,不使敌寇有消化占领区的机会与时间;吸引敌寇沿长江沿线作战,目的是利用南方的山岭和湖泽迟滞敌军,抵消我方武器上的不足;号召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持久战,并对战争的走向进行了准确的预测。正因如此,蒋百里将军被称为是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最著名的兵学家和战略家之一。
然而,蒋百里将军有着如此高深的军事造诣和理论功底,蒋介石为何不不授予他兵权呢?
主要原因是:
蒋百里将军是蒋介石保定军官学校时的老师,若出现某种问题,说重了也不好,说轻了也不是,不好驾驭。
蒋百里将军历来不主张内战,抗战前,蒋介石是用兵围剿红军苏区,此时就是给他兵权,蒋百里将军也不一定接受。
抗战刚开始时,蒋百里将军担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职务,主要从事战略方面的调查、研究,并为蒋介石提供建议和良策。
蒋百里将军是民主人士,不是国民党员。
如果给予蒋百里将军兵权,若其有二心,联合其它掌握兵权的学生进行倒蒋,那是很容易的,这也是蒋介石最顾忌的。
蒋百里将军去世较早,抗战的第二年即1938年就去世了。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因为蒋百里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

蒋百里是清末的秀才,民国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从他个人的经历来说,他更是一个文人。因为他大部分都是给某个大员担任参议或者顾问之类的职位,比如段祺瑞、袁世凯、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蒋百里青年时期就主编过《浙江潮》,同时他积极的参与过新文化运动,写过《欧洲文艺复兴史》,和胡适等人创办了新月社,同徐志摩是至交。不过,他后来写的《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加上他担任过保定军校校长以及代理过陆军大学的校长,所以才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武人。

蒋百里留日期间获得天皇御赐的佩刀其实是谣传

因为蒋百里留学的是陆军士官学校,在当时只有陆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才有资格获得。蒋百里在日本留学大概是1901年到1905年,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分布是清野孝蔵、林桂、古庄干郎、 洼津义雄、永田铁山,筱冢义男。其中筱冢义男大概是我们最为熟悉,就是亮剑中的那个日本将军。同时,陆军士官学校的确出了很多中国的军政要员,比如蔡锷、徐树铮、孙传芳、阎锡山、何应钦、汤恩伯、程潜等等。


历史是什么

蒋百里先生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文化人,而并非军人

蒋百里(1882-1938)是清朝末年的一个秀才,1901年的时候倒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当时很多中国军阀都到日本去学军事,但是蒋百里属于最早的那批人。而且蒋百里的军事学习生涯并未从此结束,而是在1906年继续到德国留学。

武昌起义后,蒋百里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的时候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先后曾以顾问及参议的身份在袁世凯和黎元洪的政权下谋事。

但是蒋百里与他的那些学生不同的是,蒋百里始终不能抛弃自己骨子里的文人身份。在1913年的时候,曾在因为对学生未能尽责而开枪自尽(没死)。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竟然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甚至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

史论纵横认为,蒋百里先生没有兵权,跟其性格有关系,就是从骨子里,他就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军人,而是当做一个文化人;蒋介石和蒋百里的相似之处在于,蒋介石也看重自己的文化,在蒋介石去世后,入殓的东西除了勋章就是书,与蒋百里不同的是,蒋介石认为自己是有文化的军人。

军事教育家与军事学家的蒋百里

蒋百里将军在民国期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作为保定军校的校长,保定军校作为北洋军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军事学校,可以说为民国时期的军届提供了大量的军官,包括,吴佩孚、孙传芳、李济深、白崇禧、唐生智等等都是他的学生。甚至就连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也是蒋百里的学生。

从蒋百里的学生看来,蒋百里完全可以称之为军事教育家。

除此之外,蒋百里还应该算是军事学家,早在1933年赴日考察期间,就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而且是最早认为中国通过持久战可以打败日本的战略级构想,并且坚信中国一定可以战胜日本。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蒋百里多次呼吁国民政府备战,以及提倡发展空军。

所以,即使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但是其三十多年间的军事研究,应该可以称得上为军事学家。

但是军事教育家与军事学家,都并非军事家,这应该也是蒋百里始终没有带兵打仗的原因。

蒋百里是军事战略家,而并非战术家

蒋百里提出的军事思想在大家看来都是纸上谈兵,其实,更重要的是蒋百里是军事战略家,而并非战术家,一般带兵打仗的都是战术家,而战略家只有一个就够了。

战略家是从整个宏观层面,做出的战略规划,比如是中日开战层面的战略规划,我们老百姓平时侃大山,经常说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开战,哪个能赢,其实这就属于战略级的讨论;

而战术家一般是细化到各个战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不是一层两层。而到战术层面,还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等等作战单位,可以说,每一个作战单位,使命和任务都不一样,一个军长是从基层单位逐步爬升上去的。

当然,也有从战术家提升到战略家的,刘伯承将军最后就从战术家提升到军事战略家。

因此,蒋百里将军虽然是将军,但并不是普通的军人,隔行如隔山啊,如果蒋百里要指挥打仗,估计得从士兵开始做起。


史论纵横

应该是木秀于林吧!蒋百里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军事学家,平生竟然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他曾经留学日德,学业优异。声名远扬。回国后担任了北洋时期最著名的保定军官学校校长,门下出了许多名将。甚至说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就是蒋百里学生之间的战斗也并不为过。蒋百里辅佐过大部分“称霸”中国的军阀。可惜就是没留下一次经典战例!蒋百里先生的军事成就,主要是留在军事理论和军事教育上了。这大概也有蒋先生性格上的原因吧!蒋先生曾在任保定军校校长期间,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突然拔枪自戕。原因众说纷纭,却极大的震惊了当时!由此看出蒋百里先生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同时他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他与他的一个“登上龙位”的学生曾势同水火,被学生投入牢狱。然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却摒弃前嫌,接替学生“陆大校长”职务,尽心为国民政府出谋划策。这个学生就是另一个以“蒋校长”闻名的蒋介石先生。蒋介石以黄埔军校起家,对“校长”位置的重要性,格外重视。蒋百里先生无缘掌握兵权,自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了。蒋百里曾经写下过著名的《国防论》论述了自己对形式实局的看法。这本书近几年很火,因为据传说,在这部书中蒋百里先生第一个提出了与日本要打“持久战”的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恰恰证明,自己只是人云亦云,根本没看过这部书。因为,此书中没有这方面的论述。另外蒋百里在军事学上的盛名,掩盖了他的另一个身份。蒋百里绝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将之一。名气不亚于胡适,徐志摩等。蒋百里的女婿是被美国人称为“顶五个师”兵力的“国宝”钱学森教授。


还算正常人

蒋將军不是革命陣营出身,而是北洋系高干,祗因他曾是保定军校校长,蒋中正会尊重他,算是有渊源,因为蒋中正是保定军校前身,清末陸军速成学堂的学生。蒋知道他的军事素养极高,在当时的中国算是顶级人材,就授他军銜,当个高级顾问,抗战时由他组建陸军大学,他的专长是军事教育,参谋作业,带兵上陣可能比不上其他人,他自己也引以为憾,没机会领兵打仗,他也很不爽,但从北洋时代至抗日战争,他确实没指挥过战事,因为大家对他的看法都一样,不适合。


战塲YOK1942419

蒋百里早年留学日本,1910年得到其士官同学良弼的提拔当上了禁卫军管带(营长),管带虽然官不大,但是有兵权。清朝灭亡之后,北洋政府执政,蒋百里是浙江人,但任职大多在北京,且都是些闲职。近代军队的军官来自三批,第一批是日本士官系;第二批是保定系;第三批是黄埔系。在民国蒋百里担任过保定军校校长,擅长于著书立说和军事理论。即使有过军职也是担任出谋划策的总参谋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