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一高中家长校门口送饭,粥烫一勺勺吹凉,你怎么看?

飞鱼183272613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星期!首批00后就将走上人生第一场大考——高考。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比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临近高考,在驻马店某高中校门口,午餐晚餐时,门口饭桌搭得像大排档。爸爸妈妈送饭,姥姥姥爷跟着。电动车拖着桌椅,有家长还自制小车遮风挡雨。夏天一口口吹凉,冬天保温筒助阵。学生们说“食堂吃腻了”,家长则想让孩子多补营养、省下回家吃饭的路程时间学习。



一人上考上,全家陪着上,这样的现象想必参加过高考的我们都不陌生。面临高考的孩子,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也很敏感,加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由此产生的学业负担,孩子可能身心都难以负荷,家长为此付出极大的关注显然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也要提醒广大家长们,除了吃喝等生活上的关心,积极地和孩子进行良性沟通,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比粥烫一勺勺吹凉要给力的多。

最后,希望广大高考学子,即使所剩备考的时间无多,也愿珍惜最后的分秒去追梦。


东方今报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星期!在驻马店某高中校门口,午餐晚餐时,门口饭桌搭得像大排档。爸爸妈妈送饭,姥姥姥爷跟着。电动车拖着桌椅,有家长还自制小车遮风挡雨。夏天一口口吹凉,冬天保温筒助阵。学生们说“食堂吃腻了”,家长则想让孩子多补营养、省下回家吃饭的路程时间学习。

家长这么说:

当被问到给孩子送饭多久了,一位位现场的妈妈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基本上每天都来送,家长也尽力了,孩子也尽力了,考的怎么样也就这一下了,送了三年了,从高一就开始送了,晚上给孩子改善改善,让吃点家里的饭舒服。

现场另一位家长则说:晚上时间比较紧张,孩子吃的好了,大脑也聪明了,学习也能好点。

孩子这么说:

一个正在吃饭的女孩说:学校食堂没变过,而且卖的很贵,没有家里饭好吃,感觉挺感动的,有时候下雨我爸妈还来给我送饭,姥姥也会跟着来。

网友纷纷留言:可怜天下父母心

@野望手里:高三时,很羡慕有有家长送饭送菜的同学。我自己一个人在几十公里的县城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小祉森:“你知道吗?中国的教育成功之处在于,无论哪一辈的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吉祥八字: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也是拼了。

@Jessica小媛媛:快高考了,压力好大!都心疼自己的儿女,我那个时候也一样,就想考好。

@蒹葭从风o_O:想问一下,这种情况,会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呀,当年妈妈要陪考,我说不要,你来了,我压力更大。

@旧世不易:我家里人从来就没有关心过我的高考。

@7911彳亍口巴:想起高中时代,封闭式学校,妈妈每个月都会煲汤带过来,路上凉了,就又在食堂热一遍。大学了,家远了,外面的汤只有水,没有情。

@卖得出东西的店主:天下父母心,加油啊各位!

@聆风阁主人:多好,永恒的回忆!这就是爱!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

@云深深处深几许:家长真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 回想起了我的高中,因为父母都要打工,所以在生活上她们总觉得亏欠我。真的没有,你们是全天下最好的父母。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生命是不完美的,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有一种努力叫无所畏惧,有一种青春叫奋战高考。

高考并不代表一切,那是一个新的开始。高考最后十天,愿此去繁花似锦,相逢温暖如故,归来仍是少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高考加油!让爱你的人为你骄傲!(X)


大河客户端

我是一名高三老师,最近正好看到一个驻马店高中的誓师大会,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看了这些图片,你也可能就会理解了家长的行为了。

看了上述图片,有没有被震撼?这场面,丝毫不亚于著名的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的高考名校!而对多数考生来说,这么疯狂的目标只有一个——考重点、考一本

考上重点大学,在很多省市,都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在河南,依然竞争激烈,因为86万考生中,只有7.8%的同学能够由机会考生重点大学,而对于只有1所211大学——郑州大学的河南考生来说,上211大学的难度,都快赶上某些地区考生北大清华的难度了!

家长们的这一做法,也是这个教育环境的一个缩影!我所在的学校,高三以来,门口送饭的也明显增加,有的考生虽然在一墙之外的家属院租了房子,但是下午时间也没有时间回家,只能通过栅栏接过家长送过的饭盒,匆匆吃完后去教室学习。

家长的这一做法,也是家长焦虑的一种体现,能为考生做点什么,也许能够缓解她们的焦虑,虽然这种做法看似可笑,在这样一种氛围内,一起都变的正常。

最需要的,才会疯狂去追求!所以,不要去乱喷,这和家长无关,也和当地的教育无关!


赢在高三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到校门口送饭,还一勺勺的吹凉,一勺勺包含深情和期待。作为孩子理应发奋学习,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父母浓浓的爱!




场景描述: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星期,在最后的冲刺时刻,河南驻马店某高中校门口,中午和晚上吃饭时,校门口就像大排档,很多家长送饭。家长想让孩子多补营养、省下回家吃饭的路程时间学习。还有些家长用将滚烫的饭菜一口口吹凉,便于孩子迅速吃完。

看到场景,有人或许说,都高三了,又不是三岁小孩,还用得着那么细致的呵护吗?会不会太娇纵了?这种认识也有道理,但笔者觉得要看时候,倘若高一高二就如此,显得有点太过溺爱了。但是处于高三就另当别论。



家长为什么如此做?

1、高三时间紧,加上马上要高考。家长希望能吹凉了让孩子快点吃完,抓紧时间进教室复习。

2、对于有些走读学生而言,家长送饭到校门口,节约了往返学校的时间,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成本。

3、家长送的饭菜,应该是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在高考“放猛火”的阶段,适当增加营养,也是应该的。



家长用心良苦,希望孩子们能不负家长的殷殷期盼,体会家长的心,将父母的期盼化为学习的动力,以最好的高考成绩回报父母。祝学子们高考大捷!




文轩阁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成功之处在于,无论哪一辈的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在中国,高考不仅是一场入学考试,它被视为对学生未来至关重要的一战,同时也是全家人最要紧的大事。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星期,家长多操心些,无可厚非。毕竟在这紧要关头,不希望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状况。

其实看了现在孩子们的这场景,内心是很羡慕的。想想我参加高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加上又是农村小镇,家长是没有条件送考陪考的,所以说高考两天都是自己一个人考的,其实不光是自己,至少是有一大半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的考场,考完一个人去吃的饭,但不能说,那时的父母比现在的父母操心的少。因为我记得,当时高考的几天,爸妈破天荒的给了我平时一个月的零花钱,叮嘱最多的就是:“别省着,吃点好的。”

不论哪个时代,父母都是操心的命,养育必然不是一个省心的过程,正是父母的操心,才能换来孩子的一步步、成长。(hlj)


河南商报

我孩子我都极少管他,我们也是农村乡下的,也没么条件那样宠他。考试时我只告诉他尽力便行,没必要那么紧张,高考又不是唯一的出路。轻松上阵便行。若题深,你做不起相信大部分学生也做不起。所以不要给自己那大压力。2017年孩子高考,一本还超了八十分,回家孩子还告诉我没考怎理想,我说过的去就行了。所以完全认为没必要家长子女高考如临大敌!


心灯一盏40

08年我高考,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个月的伙食费大概是120块,因为重点高中周末都是要补课的,所以就是4块钱一天,要算着花。学校距离家里大概十公里,但是家里偶尔炖猪蹄的时候,妈妈会骑自行车专门送汤过来。因为那时候没手机,所以她会在下课前就守在教室外面等。妈妈偶尔也会塞五块或者十块钱,我最记得她说镇上收购冬瓜,请人帮装车。她搬一个早上得了十块钱。给我拿来加菜。所以,我能感觉得到,来给孩子送饭的父母那份爱,无可厚非。


lucky20162

没办法,我不给孩子送饭。但是我敬佩照顾孩子周到的家长。我不送饭,第一,不善厨艺。第二,孩子的学校食堂数一数二。四层楼的大餐厅,种类很多。我的孩子也独立惯了。我敬佩送饭的家长,因为我做不到。他们对孩子关心到位,多数孩子对家长的付出心里很清楚,也理解家长的苦心。


了缘OL


lin163026079

也不能说娇气吧,毕竟自己孩子的,每个父母都希望对自己孩子好点,学生还是靠考试来评比的,家长做好吃的给孩子补充营养,孩子身体好学习好。只是希望孩子们不要辜负了父母,就算是分数不理想,也请在以后的道路上给父母更多的关爱。毕竟父母是那么爱你们(来自一个刚成为奶爸的评论,没有孩子的朋友应该也有其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