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军事实力与武庙十哲比起来如何?

寂静流年24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先说一下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是唐朝肃宗设立的。以太公望为主祀,张良为配祀。后来经过历代君王更改,到宋徽宗时期基本定型。

以姜太公为主祀,张良为配祀。

以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十人配享殿上

又有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等六十二人陪祀。

可以说,武庙供奉的人都是在各自时代开疆拓土,定边安民,百战百胜,救国于危亡,武功滔天之人。

但是我认为王阳明是完全有实力进武庙的,甚至完全可以进入配祀十人之列。

王阳明是明朝心学大家,更是有赫赫战功。

正德十一年,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这些地方在明朝的时候非常混乱,在群山的掩护下,有大大小小数十股盗匪横行其中。在王阳明之前朝廷也任命了数代巡抚去解决这个问题,可这些巡抚要不被盗匪吓得不敢出府门,要不就是被盗匪打得一败涂地。朝廷剿匪了多年,结果匪越剿越多,甚至已经到了公然攻取,剽掠县城的地步。

王阳明到任后首先把内部问题肃清,清理和收买了大批土匪的间谍。

随后整合各州兵马,裁汰老弱,惩治不法。大幅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紧接着王阳明巧妙地运用各种计谋,甚至可以说是奸计了。声东击西,出其不意,诈降与反诈降,与众盗贼斗智斗勇,不出两年,就将为患十年的江西匪患平定。这一战,王阳明没有调用朝廷的一兵一卒,仅仅用当地的书生和禆将就把匪患清除。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有很强作战能力的士卒和将领。为其后平定宁王叛乱奠定了基础。

不久后,宁王率十万兵发动叛乱。王阳明此时刚刚平定匪患,人还在江西,但是兵符已经上交。关键时刻,江西各级官吏主动带兵来投,再加上王阳明从各地征集的乡勇,总共有八万多人。随后王阳明就带着八万多人直奔宁王老巢南昌。守仁夺取南昌后,宁王军心大震。不久,王阳明又和宁王在鄱阳湖打了一仗,王阳明①劣势的军力和装备大破宁王,并且将宁王俘虏。

随后王阳明有鏖兵断藤峡,又大获全胜。

看着王阳明的这些战绩,或许并没有武庙那些人动不动灭国,动不动就打败几十万人那样的战绩耀眼,但是王阳明不是武将啊。他只是一个一直被朝廷赶鸭子上架的文臣,学者。而且在朝中备受打击。再说,当时明朝内外环境大抵安定,没有多少让王阳明用武的机会。

我们也可以用历史上王阳明的隔代徒弟来说明一下问题

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东乡平八郎。

王阳明虽然没有进武庙。但是人家进文庙了呀,被当做圣人供奉了数百年,也不亏。


守仁看剧

不在同一档次上,王守仁的水平勉强够得上唐代武庙64名将的水准,但实际战果和功绩不足以进入武庙。

唐代武庙十贤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秦武安君白起、西汉太子少傅张良、汉淮阴侯韩信、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和唐英国公李𪟝。到宋代改了管仲、郭子仪、范蠡三位,也是平天下的大神,至少也是可以兴邦灭国的名将。这里面每一位都是在战场上打出了傲人战绩,同时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有相应造诣的。他们或者善于练兵制军,或者在大战略和战术指挥上有着专长,要么就是留下了兵法佳作。应该说这十位都是善于总结理论又善于实践的超强军事家。

王守仁打仗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水平,还有平定宁王叛乱,表现不算差,但打的仗在明代也算不上特别突出,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和建树与明代的朱元璋、徐达、朱棣、戚继光、于谦等有着明显差距,跟后期利用火器研究反骑兵战术的抗清名将也有差距。真讨论镇压农民起义,王守仁跟章邯和皇甫嵩至少是不能比的吧。至于兴邦灭国,王阳明就更没啥好战果了。

真要说近武庙,朱元璋自己倒是有机会(当然武庙里面也没放李世民、刘秀这几位)就冲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另外徐达也是足以进入武庙的名将,可惜就是武庙在宋代开始


强武堂

历史上各朝各代根据武将的战绩搞了一个排行榜或封神榜,有名的要数“兵家四圣”和“武庙十哲”。文官方面也有一个文庙,树先生都会进行详细说明,王阳明(又叫王守仁)这人是个文武全才,即有文又有武。

武庙与文庙

兵家四圣:姜子牙、 孙武、鬼谷子、吴起、孙膑、白起、王翦、尉缭、黄石公、 张良、韩信、李靖、岳飞。(四圣不是4个人吗?怎么成了13人?本来是四个人,但是各朝各代评价标准不同,共有七种标准,于是干脆全列上共十三人)

【武庙】

圣王:武成王姜太公

亚圣:张良

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七十二子: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熲、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树先生顺带说一下文庙的情况吧,因为在树先生看来,王明阳是最有资格进文庙的,而不是武庙。

【文庙】

圣王:孔子

亚圣:孟子

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七十二子:颜回、闵损、冉雍、冉耕、冉求、言偃、宰予、仲由、端木赐、卜商、林放、樊须、澹台灭明、曾参、公冶长、公西箴、原宪、有若、郑国、商泽、秦非、曾点、巫马施、公皙哀、漆雕徒父、司马耕、颜之仆、石作蜀、颜高、邽巽、任不斉、颜无繇、颛孙师、高柴、荣旗、秦祖、陈亢、梁鳣、冉孺、蘧琼、公西赤、公伯寮、漆雕开、虙不齐、燕伋、秦商、后处、廉洁、乐劾、申党、琴牢、步叔乘、颜辛、漆雕哆、申枨、壤驷赤、施之常、公祖句兹、伯虔、南宫括、公孙龙、叔仲会、商瞿、县成、颜哙、孔忠、狄思、冉季、奚容箴、左人郢、秦冉、孟轲、左丘明、谷梁赤、公羊高、荀况伏胜毛苌高堂生孔安国、戴圣、刘向、扬雄、何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服虔、贾逵、杜子春、范寗、杜预、王肃、王弼、韩愈

武庙的形成时间

请大家注意的是,武庙形成于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所以被列位进庙宇的武将都是唐朝开元19年以前的;而在之后的朝代并没有进行扩充,所以之后的人物不论战功是大是小都没机会进武庙了。这就有点不公平了!

而王阳明生活在明朝中叶,肯定错失良机了,在树先生看来,王阳明最应该进夫子文庙,进武庙一是有点偏,二是还不太够格。

王阳明的文治武功

王阳明是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文治武功体现在:

【文】:创立心学。影响之大,对于整个亚洲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所以,以王阳明这样的身份进文庙十哲是毫无悬念的。甚至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民间的心中,王阳明是仅次于孔子的人物,应该是亚圣。

【武】:1、平定宁王之乱 ;2、平定思田、诸瑶叛乱; 3、剿灭南赣盗贼。具体过程树先生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

王阳明不足以进武庙

要说一个书生有这样的武功也是很难得的,第二历史也没有提供给王阳明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元末清初或者万历三大征),第三思想再闪耀没有实实在在的战绩说话是不行的。唐宋和清就不多说了,单单一个明朝,有名的武将有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傅友德、冯胜、于谦、朱棣、袁崇焕、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朱能、邓愈、史可法、俞大猷、沐英等等这些人的战功就比王阳明大的多。

由于王阳明本身是就是哲学家和思想家,所以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也别有一套,独创了十家牌法和新兵制,像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大老粗,跟李云龙似的光会打仗又不会写书,自然要吃文化的亏。但是军事思想并不能替代实实在在的战功,所以,在树先生看来,王阳明是没资格进武庙的,排在他前面的人多的是!


全球华人第一神探

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徐茂公;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看完这些人,我再给出我的答案吧!羽评君认为单从军事实力来看,王阳明不如武庙十哲中的任何一人。武庙十哲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存在,都是专业级别的,白起是杀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诸葛亮三分天下,李靖唐之善于兵者,无若李靖、徐茂公半仙、张良智囊团、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孙武兵家之祖、吴起魏武卒、乐毅更是诸葛亮的偶像!

我们不妨来看看王阳明的一些经历。

王阳明(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最厉害的在于心学的研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徒弟之多,连国外都有,可谓是遍布天下,至于心学的厉害之处在于察言观色,识破人心,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王阳明的法眼,你下一秒要做什么都能猜个七八,精髓就在于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王阳明军事的厉害之处在于平定叛乱,虽说心学的成就掩盖了他的军事才能,但王阳明结合自己对心学的研究,也有着出色的军事理论,据说每次家里来客人,他都会排兵布阵,逐一讲解,看上去像纸上谈兵,可人家不是赵括,平定叛乱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书生,想看他如何带兵打战,结果王阳明不动声色,暗地里调查匪军布阵以及地形,敌人不知何意也不敢进攻,王阳明知己知彼,先知再行,一举歼灭叛军。



王阳明的军事成就还有他的十家牌法和新兵制。十家牌法是因为当时很多匪军藏身于农民家里,不利于歼灭,怕误伤农民,于是告知他们只要任何一家发现有匪军,就告知,若是被查出有一家有匪军,这十家就得受处罚,这个效果相当明显,很快匪军就无处藏身了。新兵制主要是重新编制队伍,因为之前士兵散漫,不利于指挥,经过整顿,指挥如一。


虽说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有见解,但成就却亚于武庙十哲里的任何一人,术业有专攻,倘若王阳明专攻兵学,造诣肯定差不了,但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军事成就还是理论造诣都不及武庙十哲,客观评价,也请大家客观评论。

【羽评历史,码字不易,谢谢右上角关注,观看最新动态】


羽评历史

武庙十哲的称号最早开始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分别是白起(伊阙、长平之战)、韩信(垓下之围)、诸葛亮(五次北伐)、李靖(和李勣大破突厥)、李勣、张良(运筹帷幄,堪称十哲之首)、田穰苴(司马穰苴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创魏武卒)、乐毅(五国伐齐)。这十人的军事才能不用质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拿明代圣人王阳明来和十哲相比的话,他的军事实力不算很明显,因为他的哲学上的贡献掩盖了他军事上的光芒,但就个人来说,他的军事实力足够可以和十哲相媲美。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虽然仅限在平内乱,除匪患上,只是对手不一样,思想精髓都是契合的。阳明先生虽然幼时立志成为圣贤,但是也没耽误他研究军事,基本通读了所能找到的兵书,他所欠的就是战场的磨砺,虽然他渴望报效国家,但是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他最宝贵的时间都用在和权臣抗争以及贬谪期间,在这期间诞生了他引以为豪的“心学”,心学厉害的地方是它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暗合它的精髓“知行合一”,有经世致用的普世作用,前人的兵法再和心学相结合,和敌人刚交手,便能洞察其优劣,然后便能找出应敌之策,那些十哲们无不是敌人的破绽给予他们有利的战机,最终以弱胜强的。

那我们先看看阳明先生的军事首秀,1516年,当时他四十四岁,奉命平定江西匪患,虽说是匪患(实际上是农民起义军),但是可以说是宁王造反的前奏,养敌以自重。当时有三股最大势力,有大帽山的詹师富、横水和桶冈的谢志山、浰头的迟仲容,三者互为犄角,建立同盟。阳明先生首先根据之前官府主动发兵剿匪,却往往损兵折将,判断出官府中有敌人的眼线,责问身边年老狡黠的仆役,果然如此,为了防止周边的百姓为敌通风报信,他创立了“十家牌法”,即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即使有人通风报信,往往查查黑户就能揪出告密人,这个办法我只能对阳明先生说:这个办法我服,请收下我的膝盖。然后审时度势,根据农民军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做出了先讨詹师富、再讨谢志山、后是迟仲容的决定。詹师富的老巢在大帽山的象湖山,阳明先生采用奇正之法,一边对部下行使苦肉计,获得敌军上山地图,一边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象湖山,一路偏师从饶平配合作战,与敌交战时,时而假装撤退,时而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灭敌七千,将詹师富的老巢彻底清除,接着轮到谢志山,阳明先生用写好的匿名信诈出奸细,拿到上山地图,然后给谢志山来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晚上,他故意通过眼线让谢志山知道自己在和学生讲课,暗地里他早已经派兵上山,而谢志山以横水地形险要,疏于戒备,仓卒应战,失利,被捕就义。最后就是迟仲荣了,也是其中最狡猾的一位,他有个很响亮的名号,叫做“金龙霸王”,阳明先生平定前两位,就已经使得江西匪患的形势大有改观,义军黄金巢、卢柯前来归顺,迟仲荣还不知情,对阳明先生的态度首鼠两端,既迫于先生的威势,又不甘心放弃手中地盘,然后自己假装接受招安去见先生,试图摸清底细,阳明先生洞察到迟仲荣的心思,就立马将其拿下,然后封锁仲容被害和卢柯叛变消息,对浰头发起总攻,彻底消灭了迟仲荣的部队,江西匪患至此消除殆尽。

阳明先生最知名的军事行动莫过于他用35天平定了宁王之乱,堪称奇迹。由于先生之前在江西平定祸患的经历,使得他能在宁王作乱之时能够从容应战,一开始,宁王的谋士主张拿下攻取南京,如果这样做的话,成功性极大,但是阳明先生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声称朝廷派兵十六万平叛,骗得宁王按兵不动十几天,他也在此期间,拼凑了八万人马,又直逼宁王的老巢南昌,后方起火,就看宁王救不救了,宁王的谋士刘养正和李适实都劝他直接进攻南京,回师南昌简直是自取灭亡,但是先生把能料到的都做了,用腊书写着他两个谋士劝宁王进军南京的建议,又故意让宁王知道,让其选择回援南昌,在鄱阳湖决战,宁王被俘,就这样叛乱就平定了。按理说阳明先生立了这么大的功,应该有什么封赏的,但是明武宗和他的宠臣都嫉妒他的功劳,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封赏,知道嘉靖皇帝时才被封作“新建伯”,后人也因此叫他王新建。

阳明先生最后一次平叛,也让他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当时断藤峡瑶族农民起义再次爆发,阳明先生到达南宁后,就有卢苏、王受二人归降,叛军逃到深山躲避,趁敌人防备松弛之际,命湖广兵偃旗息鼓协同官兵作战,四面夹击敌军,叛军打败,逃到断藤峡,阳明先生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最终将叛军几乎消灭,而先生在回师的途中,病逝在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舟中,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先生的军事生涯虽然短暂,但是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明朝内阁徐阶高拱张居正便是受心学的影响,最终战胜了权臣严嵩父子,同样文人出身的曾国藩正是借鉴了他的平叛经验,建立湘军,消灭太平天国的,毛主席年轻时也曾深受阳明先生的影响。这样的人物跟武庙十哲比起来,也恰如其分。


好风好梦好歌好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医祖”,他就是“扁鹊”。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王阳明就是吃了这个亏了,治未病,化大病为小病!主在伐谋,且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常人看起来似乎对手败的太快太容易,就显不出王阳明的武功!

实际上王阳明,天时,地利,水,火,人都是他的武器,真正做到了动于九天之上,守于九地之下!


修手表--建伟

兵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能够洞悉对手的心思,才能击中其要害。这对于心学大家、格物致知的王阳明来说,任何杀招都已了然于胸。

王阳明的军功着实不少,他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剿灭了四省土匪流寇,平定了江西的宁王叛乱,征服了广西土酋,开拓了南疆,可谓战功赫赫。但是要是和武庙十哲里的姜子牙、白起、韩信、张良、诸葛亮等大神级别的战略家、军事家相比,无论从战功还是从谋略,我认为王阳明还是弱一点,尽管现在很多人把他吹得神乎其神!


小贾讲历史

记得前不久去世的李敖大概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后人记住我,不会是因为我做过立委(湾湾的所谓国会议员),而是因为我的著作。”一样的道理,王阳明的最大成就是创立“心学”,成为万世师表。其思想上的成就在儒家可进前五,中国历史上可进前十,世界历史上可进前百,这个排名我想大多数人没什么意见,只要是了解和读过心学的人都应该没意见。而这个问题问的是其副业——军事实力,与武庙十哲比较。毫无疑问,单论功绩和指挥过的人数以及战役数量,或许是没法和武庙十哲比的,毕竟他们大部分人都是打了半辈子仗的,很多更是戎马一生🐴。但十哲地位之所以高,不是在于打多少仗和杀多少人(如果这样算的话,张良就进不去了),而是在于他们开创的战术、战略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阳明在这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军事理论方面的专著和言论,是不是真的没有呢?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早已融入到心学里去了,不必单独再述著。还记得他在去江西剿匪(别扯犊子什么镇压农民起义,这些人和建国后湘西剿匪的匪一丘之貉,一不为民请命,二不攻打官府,哪门子的起义?)之前,他朋友预言此去必建功,因为其已有一颗“不动心”,这是关键点,重点圈起来。就是因为这颗“不动心”,他才可以游刃有余地,用最小的代价,处理掉一个又一个巨匪,使赣南千百年的祸乱得到了暂时的平静。后来再聚众为匪,就不干王阳明的事了,毕竟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匪、土匪这个行业才推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至于其军事生涯的高潮部分,平叛宁王朱宸濠作乱,那简直堪称军事历史上的奇迹,且不说以一群杂牌军对阵宁王的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精锐大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看一步接一步的精秒设计,把宁王算得死死的,就如同看军事小说一样,既轻描淡写,又酣畅淋漓,实在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原本一场足以使半个中国动荡的巨大灾难——如果没有王阳明,宁王攻下南京,未免不会是第二个“太平天国”——就这样被扼杀在起事之初了。大家可能更喜欢看血流成河、尸横片野,历经多年才艰难取胜的所谓军事史诗,诸如“武王伐纣”、“秦统六国”、“楚汉争霸”、“隋唐演义”,甚至是“洪杨之乱”等等,而对这种三下五除二就取胜的战役不太欣赏,这和刘秀没有刘邦和刘备出名一个道理吧!总结一下吧,王阳明的军事能力其实就是一句话——“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本质上是最可怕的差距——境界的碾压,比智商和硬实力的领先更可怕,稍微有点阅历的人,都该明白这话的意思吧,境界差距。所以看他对任何对手,包括朝堂上的对手,都能从容应对,常常以最简单的办法,达到最佳效果。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对手吗?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说他有没有和武庙十哲匹敌的军事实力呢?


Aman詹兴奎

对比之前,我们先看看武庙十哲都有哪些千古人物。

齐国最高指挥官-田穰苴;吴王国大将军孙武;魏国魏武卒开创者-吴起;燕国连下齐国城池70余座的昌国君-乐毅;秦王国武安君杀神-白起;汉王朝初三杰之一淮阴侯-韩信;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唐帝国卫国公爵-李靖;唐帝国英国公爵李世绩(即徐世绩)!

这十人不用说每一个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名声,且军事一途也是威名赫赫。

而王阳明,作为明朝中后期儒家心学的扛把子、集大成者,在心学上的成就斐然。至于军事上,主要为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而其他的则为剿灭治所周边悍匪。

所以综合起来,王阳明在军事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但相比武庙十哲中每一个战绩都较为耀眼的存在,还是又说不如的!


千字军事

王阳明的军事实力不低于武庙十哲,他的文治武功绝不在任何人之下。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跃马平天下。当真是文韬武略之人,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