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高级副总裁不给余承东面子?

苏健朋

其次,余承东的表态非常欠考虑,被打脸一点也不冤枉,当然这倒也符合是他大嘴的风格。美国运营商临时中止与华为智能手机上合作是事实,但这背后未必就是竞争对手搞的鬼,更可能是美国民间到政界对中国企业抱有警惕心理的反映。这和我们国内时不时爆发出抵制某国货非常类似。而余承东直接抨击竞争对手倒也罢了,还扯上了敏感的国家安全关系,令华为集团非常难堪。

与难堪相比,华为更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利益受到不利影响。华为手机业务近年来余承东的带领下表现不俗,但智能终端只是华为的一部分业务,营收占比约三分之一。众所周知,华为最重要的业务是通信设备,同时也是利润最大的业务。相比面向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等产品,通信设备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更为密切。

近年来,华为正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希望全面打开这块大市场。而余承东的大嘴,逞了一时之快,却无意中刺激到了美国部分人士的神经,对华为与美国政商之间的关系造成伤害。美国政府和议会的激进主义者可能据此认为华为态度强硬,向华为打开大门将会对美方的安全和核心利益形成威胁。

这显然是华为集团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余承东话音刚落,华为就让高级副总裁重量级高管出面公开予以否认。而余承东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对公司整体利益的伤害,随即改口表示支持陈黎芳的立场。我想因为此事,余承东在华为集团应该还会受到内部批评甚至处罚,只是很可能不会公开报道而已。


蚂蚁虫

事情的经过就不再复述了。很明显,华为不想因此与美国的关系越闹越僵。

陈黎芳是高级副总裁,华为EMT成员,相当于常委,位高权重,而且她又主管公关关系和政府关系。余承东是华为三大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这次事情就有点像外交部否定地方大员,余承东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此前,华为屡次进入美国运营商市场而不得,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了一大笔钱。但华为并不想就此与美国闹僵,华为在欧洲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份额,而在最重要的美国市场(美国运营商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一直缺席,华为的商业版图不能缺少了这一块。保持良性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如此战略大计,岂能因为余承东的口舌之快而受到影响。

余承东对美国议会和竞争对手的指责其实并非毫无依据,甚至竞争对手阻挠的可能性特别大。但对于一家年营收数千亿的成熟企业而言,如此轻率而激烈的言论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公司高层直接出面反驳,别说面子没有了,余承东还很有可能因此受到惩罚。华为的作风一向低调,用任正非的话来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要想涅槃哪有那么容易。你余承东岂能如此心浮气躁?

事实上,据社长所知,这已经不是余承东第一次惹祸,之前华为P10疏油层事件,余承东在回应时也将矛头指向了竞争对手黑华为,这个避重就轻的回应引起了网民不满。

当然,作为个体,我们还是选择原谅他。毕竟在这个人人戴着面具,故作深沉的年代,余承东还能保持如此耿直的性情,令人动容。希望大嘴能一如既往地保持本色。

关注我,第一时间知道为什么丁磊养猪还养鸡、刘强东是村长。

AI财经社

余承东在行业内是有名的耿直Boy,心直口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这类人是很值得深交的朋友,不用担心耍心机,两面三刀,相处比较单纯。但是在社会工作中,尤其是放在关系复杂且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直爽的性格就未必是好事情了。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情,都要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做出最合时宜的言行举止。

说到这题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不给余承东面子的事情,其实很好理解。这两个人所处的职位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承担的后果是不一样的。作为公关负责人的陈黎芳,心直口快肯定是行不通的。就算余承东说的都是大实话,可为了谋求集团的发展利益,在场面上说出类似言论都是不妥当的,因此对于涉外事务的发言,陈黎芳就圆滑老道得多,就算不给自己人面子,也不能耽误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正事儿。

其次,余承东的表态过于武断,事实的真相未必如此。美国运营商临时终止与华为智能手机上合作是事实,但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竞争对手搞的鬼?有没有可能是美国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企业抱有抵制的心态作祟?余承东在公开场合直接断定是竞争对手的问题,这种行为在职场上显得很不专业。

近年来,华为正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希望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而余承东的口无遮拦,虽然逞了一时之快,却对华为与美国政商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利影响。这显然是华为集团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华为就让重量级高管出面公开予以否认。而余承东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妥,随即表示支持陈黎芳的立场。而且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戏码对中国人民来说也从来不陌生,两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华为集团的利益。


独角兽工场

  在今年的MWC展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指责竞争对手用政治手段,将华为排挤出美国市场。观点传出后,华为高级副总裁、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陈黎芳反驳了余承东的这一观点。坦白说,这并非不给余承东面子,而是立场的问题。

  从中立的观点来看,美国政府一直排挤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这并非单纯的政治因素。正如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所说,如果华为手机足够优秀,能够让美国消费者折服,那政府的干预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美国市场,华为努力了多年,最终也没有进入这一市场。如果说是政治因素,那么同样是国内的通信巨头,中兴手机为何能够进入美国市场?这值得余承东反思,同样也值得华为反思。

  面对陈黎芳的反驳,余承东表示认可。显然,华为在信息透明化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众所周知,不仅仅是华为手机,很多厂商都认为美国市场对产品要求特别苛刻。从美国一些消费者反馈的消息来看,美国是一个对任何产品都相当苛刻的市场。正因于此,美国被称为很多厂商最难啃下的一根骨头。

  事实上,美国市场要求苛刻也是可以理解的。全球知道的IT巨头,IBM、甲骨文、苹果,都诞生在美国。以智能手机来说,苹果至今仍然是全球手机行业的巨头。试想,有苹果手机这么优秀的产品,美国消费者怎么会轻易接受华为呢?所以,华为要想进入美国市场,还需要努力,至少要具备挑战苹果的实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余承东指责竞争对手用政治手段干预市场,这种说法,有点小肚鸡肠,而且一定程度上有损华为的企业形象。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华为手机真的优秀,美国市场为何不接受?所以,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反驳余承东的观点,也是一种变相的公关,维护华为的品牌形象。


贾敬华

我认为对于谁给不给谁面子,要看啥情况?

余承东说话一直充满火药味,国内的友商已经被他喷了一圈,这回把矛头对向了美国市场。

像余承东这样级别的高管,如此被打脸,在面子上确实有些难看,但是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华为毫无疑问想要攻占美国市场,但是过程并不算顺利。众所周知,2018年 1 月中旬,在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关键时刻,与之合作的美国运营商 AT&T 突然放了华为的鸽子,单方面取消了合作,导致华为旗舰机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泡汤,随后 Verizon 等运营商也终止了和华为的合作。

因此余承东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竞争对手使用了一些政治手段,试图把我们挡在美国市场之外,但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是透明的……我们是一家领先的高科技、创新公司,竞争对手无法在产品、技术和创新上与我们竞争,因此和我们玩起了政治手段。”

你说你又想找别人合作,攻占其广大的消费群体,你又还要说别人的坏话,这怎么谈合作?

但是怎么说呢?聪明人都知道,到底有没有使用政治手段,大家都清楚,国与国之间竞争,企业与企业间竞争,多少有些相互渗透。

总不可能美国人自己大肆宣扬华为比苹果手机好吧。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首先要说的是,余承东在MWC 2018上说的那番话基本上就是大实话。要知道去年底就传出华为手机要重返美国市场的消息,也就是说华为最早在2017年初就开始和美国运营商谈合作了。考虑到华为品牌的特殊性,华为能够与美国运营商合作在美国市场推出手机,肯定也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

但是到了2月份CES大展的前夕,华为和美国运营商AT&T即将正式宣布合作的时候,AT&T却突然反悔,终止了双方的合约。这显然是余承东本人始料未及的,也意味着他之前所耗费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了。再加上余承东一向有“大嘴”之称,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脑子一热向美国政府开炮并不奇怪。

其实早在2月的华为Mate 10美国发布会上,余承东就曾经表示,华为手机在欧洲、日本等地区已经立足多年,和多国运营商都有着深入的合作,并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服务了全世界近7000万人。华为已经证明了在隐私和安全保护措施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这一段发言也被外媒评价是“本届CES上的最佳演讲”。

至于美国为什么不让华为手机进入市场,之前也讨论了很多。总的来说和所谓的安全丝毫无关,主要还是因为华为威胁到了美国的本土产业,比如华为手机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苹果,海思麒麟处理器最大的对手是高通,华为在传统通信领域的最大对手是思科。放眼全球市场,华为手机已经是销量第三,直追苹果;海思处理器虽然还在成长当中,但未来前景十分广阔;至于思科也在很多国家市场被华为击败。美国政府叫停运营商和华为手机的合作,毫无疑问是贸易保护,是违反自由市场原则的。

可以说,余承东的那一番话实际上就是说出了华为人的心声。但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华为肯定不愿意放弃这么大一块蛋糕,而如果想要回归,就必须搞好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余承东这个时候跳出来斥责美国政府,肯定会影响到华为的整体布局,因此负责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陈黎芳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余承东的发言和华为无关,就是为了避免与美国政府彻底撕破脸。余承东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也对陈黎芳的说法表示肯定。

但是就我个人认为,华为官方此举反而有些欠妥。正所谓商场如战场,陈黎芳撇清余承东发言与华为的关系,无疑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何况华为手机这两年发展非常不错,尤其是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为手机仍然实现了逆增长。能够实现这一切,余承东可谓是功不可没。

虽然华为手机在目前仍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在全球市场想要挑战苹果已并非不可能。而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当下,华为手机越是强大,美国政府越是要保护以苹果为首的本土企业,所以华为手机和通信产品想要回归美国市场本就不是余承东一个人能够解决的。虽然余承东的发言的确欠缺考虑,但将责任全部推在他身上显然有失公平。


猫眼看数码

相对于企业的整个战略来说,即便打脸一个高管又能怎样?这两者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就像锤子罗永浩早先说过,企业领导人为了企业的发展,经常就需要干一些自打脸的事,更何况余承东只是一位高管而已。

(余承东素有“大嘴”称号)

实际余承东的说法并没错,华为一直进入不了美国市场,就是被美国当作了政治手段,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挡门外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于到底是竞争对手所为还是真正的美国政府所为,这就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了,因为政府的背后也是有各种大财团支撑的。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董事陈黎芳做得紧急澄清)

(中国个别高科技企业想进入美国市场一直很难)

放到一个正常的公司来说,相对整个美国市场而言,即便损失十个余承东也在所不惜吧,更何谈轻轻地打脸行为呢。实际对于整个华为来说,美国市场一直是其最为看重的,虽说多年来一直被拒,但华为进行的各种市场行动以及缓慢渗透的策略未变,就像前段时间与AT&T和Verizon的合作,相比于前几年没一点门道来说算是渗透很厉害了,虽说最后关头被美国政府叫停,但若以其关系维护而言,最终进入美国市场只是早晚的事,这种时候肯定不能因一位高管的言论将以前的所有工作辅助全面推翻,将本来向好的形势回退到最初的冰点状态。


互联网俊明说

先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华为的人结构。在华为,只有两个人的地位是坚定不移、无可动摇的:第一人当然是总裁任正非(人称“老板”),第二人是董事长孙亚芳(人称“芳姐”)。在这两人之下,所有负责重要业务的高级副总裁组成一个核心管理团队EMT,并采用轮值主席的方式对华为所有重要业务问题进行决策。EMT的人数在25-30人之间。

华为的业务结构:在集团公司之下分成了三个业务部,分别负责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华为一直以来的主业和所有主要的销售额、利润都是运营商业务提供的,目前仍是是三个业务部中当之无愧的老大。手机业务作为个人业务部下的华为终端公司的主营业务,从2008年以来发展很快,为华为公司的销售额和品牌建设做了很大贡献。

余承东作为分管终端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也是EMT成员之一,但也就是之一而已,并无特殊性。只不过因为终端业务(主要是手机)的特殊性(主要是品牌建设的需要),他才被人们所熟知。所以负责公共事物的高级副总裁并不需要特别给余承东面子。

其二,个人认为,负责公共事务的高级副总裁的表态并不仅是他个人的态度,而是经过EMT讨论,并经过任正非首肯的,是华为的官方态度,也就是说是任正非认为余承东说话太轻率,不符合华为利益,任正非需要顾忌余承东面子?

其三,有错就认、有错就改,不顾面子在华为是有传统的,也发生过很多高级主管甚至整个部门整个体系被当众羞辱的事:把研发废料当作研发部门的年终奖;市场销售部门全部下岗重新竞聘。所以纠正余承乐的话根本就不算个事。


KingHawk64

陈黎芳的知名度较余承东低一些,所以许多人会奇怪,这个女人是谁,凭什么指责余大嘴。

华为的中心权力机构类似于一个常委会,总裁是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执行总裁轮值,主要在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几个人之间来回倒腾,陈黎芳和余承东都是这个常委会的委员,只不过大嘴因为主持消费者业务,这几年频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知名度较高,而陈黎芳和华为其他高管一样,隐于幕后,但不代表人家权力小。华为高层女当家,除了孙亚芳孟晚舟就是陈黎芳,其他两位无需多说,在这样一个男人当家的行业能做到这个位置,任何人都不能小视。

陈黎芳打脸余承东,这是外人的看法,至于内部是否认为是打脸,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

(1)华为业务,尤其是手机在2017年末被美国运营商出于各种原因挡在门外,损失惨重,如果连句话都不敢说,那简直是太软弱了,过于求全责备,对于公司长期发展以及在其他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美国是强国,美国市场很重要,不代表你可以毫无顾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别人一样有脾气,所以余承东的发言看似情绪化,实则很有必要。

(2)陈黎芳作为华为集团总管公共及政府事务部的总裁,当然有权力来驳斥余承东,毕竟她才是这个领域的正统输出端口,但陈黎芳的说法更多是一种官方的态度,官方的态度不一定是真实的态度,外交本身就是虚伪的,这种虚伪在处理公共关系过程中也是非常必要的。让余承东先说,自己再来纠错,既表达了态度,又打了圆场。

(3)不排除双方没有事情沟通,亡羊补牢。众所周知,余承东绰号“大嘴”,敢说敢干,去年任正非曾在内部文件中强调:谁在说超越苹果,一次罚一百块,但最近大嘴又在叫嚣五年做成世界第一,不知道罚款是不是准备好了。而大嘴对美国的发飙也有可能是一种真情流露,事后集团出来补救,重申态度,也不无可能。而且时候余承东也对陈黎芳的说法表示了赞同,至于这种表态是认错还是对公共关系处理方式的认可,就不得而知了。

总体来说:华为是一家成熟的公司,无论在业务能力还是公共关系处理方面都走在国内企业的前列,纵然小有争议也无损大局,期待国内这种公司越来越多!


日慕乡关

五百强公司董事、集团高管专门接受媒体采访,反驳另一个董事、部门CEO 的说法,而且用词相当不客气,丝毫不留面子。这样的事情应当说非常罕见。只能说明,华为内部出现大问题了!我估计,余承东离下课不远了。

陈黎芳在华为工作多年,被员工投票选为董事,但她的资历地位是难以跟一手做大华为手机的余承东相比的。如此当众打脸,不会是她个人的意思,代表的是任正非对余承东已经忍无可忍。


余承东外号余大嘴,以喜欢吹牛著称,“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是他的名言,能否实现?目前来看是希望渺茫了。华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世界第三,但跟苹果三星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既没有苹果的独有系统和完整生态链,又没有三星的硬件生产和创新能力,销量被三星秒杀,利润被苹果秒杀,靠玩系统优化长续航这些次要功能,是无法真正进入世界最前列的。目前华为手机已经到达发展瓶颈,余承东的豪言无法实现,下课并不奇怪。

更要命的是,余承东一旦遭遇危机,第一反应就是指责竞争对手。比如P10闪存门,余承东就曾在微博指责竞争对手抹黑;比如这次美国运营商拒绝跟华为合作,余承东也是如此反应。这是一家五百强公司该说的话吗?既然你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指责竞争对手使用政治手段阻击华为,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美国政府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认定华为手机不安全?赤裸裸的双重标准,逻辑上不堪一击。何况,手机制造商只要愿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是非常容易的,要不然中国政府为何要限制公务人员使用苹果手机?华为从中获益良多,相应的,也会从类似事件中受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余承东的胸怀和修养,决定了他不适合独当一面。

其实华为内部对于余承东的言论早有不满,以前都是任正非在支持他,好几次亲自出面为余承东擦屁股。这回情况不一样,任正非不出面,由一个资历地位不如余承东的公关负责人出来反驳,而且言辞十分不客气,不留余地。说明任正非也忍无可忍了,目标眼看无法实现,言论又十分幼稚狭隘,留你干嘛?

华为手机依靠爱国营销,迅速在国内市场称霸。但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国外市场又玩不了爱国营销和水军,进退两难,四面受敌。换个人,换个策略,正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