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穩定器”作用——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多家國際機構隨即紛紛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些機構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再平衡進程穩步推進,經濟前景得到良好支撐,中國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

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IMF指出,此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主要是考慮到一季度以來中國經濟表現強勁,並且未來有望繼續獲得財政支持。

摩根大通和野村證券均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由6.7%上調至6.8%。摩根大通認為,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放緩,加上金融去槓桿衝擊,可能會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整體看,消費、服務業的穩定擴張和民間投資不斷上行為中國經濟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撐。該機構表示,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和金融風險的擔憂較一年前大幅減弱,中國有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

野村證券同時將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6%上調至6.8%,並維持第四季度6.6%的預期不變。野村證券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銷售增速放緩和出口下行壓力等不確定性因素,經濟可能逐步放緩,但不會失速。

渣打銀行和花旗銀行均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6%上調至6.8%。渣打銀行表示,在中國經濟增長月度分析數據中,7項前瞻性經濟指標近期均取得不同程度改善,這意味著未來數月內中國經濟出現突然放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儘管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一定挑戰,但前景樂觀,預計今年將成為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首次加速增長的年份。

花旗銀行還將今年第三、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分別從此前的6.5%和6.4%上調至6.7%和6.6%。花旗銀行表示,在高基數影響下,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略微放緩,但仍將保持強勁增長,達成增長目標“幾無懸念”。

此外,亞洲開發銀行也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5%上調至6.7%,並將明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由6.2%上調至6.4%。

亞洲開發銀行發佈的《亞洲經濟展望》報告說,國內消費和進出口增長使得中國增長前景有所改善。一方面,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公共支出不斷擴大,支撐國內消費情況持續向好;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價格自2016年的低位溫和反彈,疊加外需回暖,刺激了上半年進出口反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