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经常有同行告诉消费者说,茶越好,越淡,真的如此?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当下贾母等吃过茶, 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为何刘姥姥一说茶淡,众人就哄堂大笑起来。

清新淡雅,清水出芙蓉。为何好茶就淡,浓茶便不是好茶么?(注意,并非适用所有茶类,比如武夷岩茶;还有,清淡≠寡淡)

首先,从刘姥姥与贾府众人的生活环境入手。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刘姥姥的生活环境,一个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老太太,不说是没有喝茶的习惯,即便是有饮茶习惯,也更偏向口感刺激更强烈的那种。就好似我农村老家的饮茶习惯,去田地里干活,一去就是半天。带一个茶壶,里面放入一把茶叶,一直浸泡,干活乏了、困了,喝一口带点苦味的茶水,提神醒脑,真带劲儿。如果此时喝的是清淡的茶,还真不如直接喝水来得更实在。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而贾府的人,养尊处优,不为生计发愁,每日所食者,无不是珍馐佳肴。一顿家宴之余,需要的是清茶,味不可太冲,不可喧宾夺主,更不需要浓郁的口感来提神。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接着,我们从茶叶本身分析。

有两个概念需要厘清,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所谓茶汤的"饱满度"是指茶汤进入嘴里,一种浓稠淡薄的感觉。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胶物质等的含量。

我们理解了"饱满度",再来说"浓跟淡".浓跟淡一般跟冲泡时间,投茶叶量多少等有关系,跟饱满度却无绝对关联。经常也会喝到比较淡但是却很饱满的茶。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举个栗子: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而街边的涮锅水汤就算味精鸡精加再多也只是味道浓而已。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不是真正意义上茶叶的淡和浓。越好的茶叶,滋昧越是浓厚韵足。

我们常说:好产品从种植开始。没有好的种植,不可能获得好的原料。但我们还说:好工艺成就好产品!影响决定口感的,还有后期的制作工艺。澄清了以上两个概念,下面,我们从原料和工艺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先看来自原料端的解释:

简单地说,便宜的茶叶,苦涩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觉浓了。贵的茶叶,苦涩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觉就淡了。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最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

影响口感的是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脂类物质,从茶叶品质成分的季节特点来看,主要反映在氨基酸与茶多酚的关系上。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比如春茶、明前茶叶由于茶树的氮代谢占优势,春茶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降低了春茶的酚氨比,决定了春茶新鲜淳爽的口感。所以春茶、明前茶叶鲜爽的口感是其他季节茶叶无法比拟的,很多老茶客却反而会觉得这么贵的明前茶怎么"很淡"啊的原因。

那么,影响茶叶价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叶来说:

茶多酚含量:春

咖啡碱含量:春叶;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叶。

所以,越贵的茶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鲜爽度越高,苦涩度越低,顺滑度高了,就让你觉得淡了。便宜茶则相反:比如夏茶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涩度高,对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让你觉得浓了。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越贵的茶叶,其内含物质丰富但浸出速度缓慢,这也是为什么高端茶前几泡没什么味道,但却耐冲泡的原因。同时,越是好茶的,越是香高、顺滑,韵味度、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初学者需要慢慢体会。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等价于:相同投茶量相同的冲泡方法,为什么感觉便宜的茶浓一点,贵的茶反而淡一点?上面讲到的是茶叶本身的原因,这是其一。

以下是来自工艺端的解释: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叶做得淡?因为,所有的制作工艺都是一个目的:为了使茶叶更好喝。

好茶越淡,是个伪命题吗?

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

便宜的茶一般意味着采摘时间晚、海拔较低、树龄较新、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其品种香气不明显,纯度不够,苦涩感较为明显,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师傅要把发酵程度,摇青时间等增加,以提高浓度,即口味重。

欢迎关注【祯福祥说茶】,了解更多中国茶的文化和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祯福祥说茶(Chinazhenfuxi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