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作者:邱承彬

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岩,簡稱九頁岩(是指岩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岩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十三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十三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十三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十三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十三眼天珠象徵著佛教的十三相輪。十三相輪代表佛祖修成正果的十三個階段,也叫十三天,行者經過這十三個階段的修行到達果位。逐漸演變為菩薩修行的十三住行,也叫十三住。十三住是十三階住位之意,又作十三行,即菩薩從因至果之行位,可分十三階類別之。據《菩薩地持經》卷九記載,菩薩十二住攝一切住與一切菩薩行,第十三之如來住則超越一切諸菩薩住,乃等覺大菩提現前之住。

十三住即:

(1)種性住:指習種性及性種性之菩薩。即其性賢善,能行功德善法,任持佛種堅固不壞之位。

習種性:謂十住菩薩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故名習種性。

性種性:即如來藏的本來性、涅槃性、清淨性等種種無漏體性,身行、口行、意行都是展現菩薩性,都是菩薩行,此為性種性具足的菩薩。

(2)解行住:又作勝解行住。即解行地菩薩猶未離五恐怖等,於出世道修行正觀,趣入不退之位。

五恐怖:不活恐怖,為了衣食住行而終日奔波忙碌,時時為生活而憂心忡忡、瞻前顧後的恐怖;惡名恐怖,唯恐無辜遭人毀謗,空落罵名、遭人非議的恐怖;死亡恐怖,留戀娑婆世界,貪生怕死的恐怖;惡道恐怖,畏懼三惡道之劇苦的恐怖;大眾威德恐怖,因害怕出現過失而畏縮不前、退避三舍,不敢勇挑重擔的恐怖。

(3)歡喜住:即十地中之初歡喜地。菩薩念念出世,生真證之菩提心,堅住不退,自慶所得之位。

(4)增上戒住:即十地中之第二離垢地。菩薩具足淨戒,不犯微過之位。

(5)增上意住:即十地中之第三明地。菩薩成就十種思惟,定心殊勝之位。

(6)菩提分法相應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四焰地。菩薩成就十法明,觀察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位。

(7)諦相應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五難勝地。菩薩成就十平等淨心,於四諦法如實觀之位。

十平等心:也叫十大悲心,即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

(8)緣起生滅相應增上慧住:即十地之第六現前地。菩薩成就十平等法,如實了知緣起法之位。

十平等法:據《乾隆大藏經》之《十地經論》七記載,十平等法,即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一切法無成平等故;一切法寂靜平等故;一切法本淨平等故;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

(9)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即十地之第七遠行地。菩薩成就十方便慧,次第出生世間共不共勝進道,寂用俱行,離有無間隔相之位。

(10)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即十地之第八不動地。菩薩成就十種之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報行純熟,無功用行皆相起發,遠離間隔功用相之位。

(11)無礙住:即十地之第九善慧地。菩薩樂深解脫上勝進智,能以四十無礙辯才說法利生之位。

(12)最上住:即十地之第十法雲地。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法灌頂一生相續,作一切佛事之位。

(13)如來住:即佛果究竟地,果德圓滿,出離清淨,施作佛事,利益眾生之極位。

十三眼天珠象徵十三頭陀支。據南傳上座部里程碑式人物覺音所著的《清淨道論》記載,十三頭陀支即糞掃衣支、三衣支、常乞食支、次第乞食支、一座食支、一缽食支、時後不食支、阿練若住支、樹下住支、露地住支、冢間住支、隨處住支和常坐不臥支。十三眼天珠象徵這十三中苦修的方法,通過苦修,定能成佛。

十三眼天珠象徵著“第十三種觀智”。佛教的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的“種姓智”是第十三種觀智,這項觀智的成功,將使原來的凡夫變為聖者,因此叫做更改種姓,就是由凡夫變為聖者的意思。標誌著佛法修習的成功,從此不再落入惡道,在七生內必定解脫。十三眼天珠寓意著修行成功。

十三眼天珠象徵十三個僧殘戒。僧殘:梵語,音譯僧伽婆屍沙。五篇七聚之一。犯僧殘罪,須於二十人以上之清淨大眾前懺悔,並服從僧團之處罰。指戒律中僅次於波羅夷之重罪。又作眾餘、眾決斷、僧初殘。犯者尚有殘餘之法命,如人被他人所斫(zhuó),幾瀕於死,但尚有殘命,宜速營救,依僧眾行懺悔法,除其罪,猶可留於僧團。此亦相對於波羅夷之無殘而言。比丘、比丘尼僧殘之數不同,依《四分律》比丘有十三戒,故有十三僧殘之稱。比丘十三僧殘戒:(1)故出精戒;(2)摩觸女人戒;(3)與女人粗語戒;(4)向女人嘆身索供戒;(5)媒人戒;(6)過量房戒;(7)有主僧不處分房戒;(8)無根重罪謗他戒;(9)假根謗戒;(10)破僧違諫戒;(11)助破僧違諫戒;(12)汙家擯謗違僧諫戒;(13)惡性拒僧違諫戒。

佛教著名的十三層佛教建築有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江蘇常州天寧寺內的天寧寶塔等。


十三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人工鑲蝕十三眼天珠(一面五眼一面八眼,兩面共十三眼)張春生攝影

十三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十三層的佛教建築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邱承彬攝影

十三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十三層的佛教建築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邱承彬攝影

十三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 山東教育出版社 邱木兮攝影


十三眼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平安健康的象徵,是健康長壽的象徵,是富貴平安的象徵,是成功的象徵。十三頁(線)天珠與十三眼天珠寓意相同。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邱頌創始人,邱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