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的博通”:矽昌李博谈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智能WiFi芯片

在“自主创新”的市场驱动、社会呼吁和政府支持下,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批优秀的创业家及其创新的芯片技术和产品也脱颖而出。电子工程专辑(EE Times China)特开辟【中国“芯”领袖】专栏,以专访形式为大家讲述一个个在芯片设计领域自主创新的创业故事。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国内首款无线WiFi路由器芯片开发商矽昌通信及其创始人李兴仁博士的奋斗历程。
做“中国的博通”:矽昌李博谈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智能WiFi芯片


红海市场商机大

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2018年全球家庭WiFi路由器市场规模为26.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36.1亿美元。全球WiFi路由器的年需求量高达5亿台,其中80%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中国品牌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中包括普联(TP-Link)、奇虎360、小米和华为等。

然而,WiFi路由器的核心处理器芯片却没有一家中国大陆的公司能够提供,国家每年都要花费10多亿美元用于进口此类芯片。虽然WiFi路由器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但WiFi芯片的国产化仍然是一片空白,供应商只有美国的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以及台湾的联发科(MTK)和瑞昱(Realtek)等少数几家公司。

去年一季度,国内第一款无线智能路由处理器芯片SF16A18研发成功并进入量产。这款芯片(简称A18)是由李兴仁博士创办的矽昌通信研制出来的,历时三年半,历经5次试验投片,总耗资8000万元。A18芯片采用台积电28nm HPC晶圆工艺制造,主要功能特性包括:采用MIPS InterAptiv双核四处理器CPU,主频达到1.2GHz;支持2.4 GHz和5GHz双频并发;支持2.4 GHz 802.11 b/g/n和5 GHz 802.11 a/n/ac标准;集成硬件加解密加速器,支持国内外主流加解密标准;内置e-Fuse,支持安全启动和防破解。

做“中国的博通”:矽昌李博谈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智能WiFi芯片


这种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庭网关、智能WiFi路由器、智能音箱、WiFi中继器、4G转WiFi产品等。

最近,矽昌通信在深圳举办的A18新闻发布会上,电子工程专辑(EE Times China)对李兴仁博士进行了专访,就他的创业经历、芯片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矽昌通信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

做“中国的博通”:矽昌李博谈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智能WiFi芯片


三次吃螃蟹

从小在宁夏农村长大的李兴仁,谈吐间仍流露出西北人的淳朴、坦荡和直爽。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但为何还执着地一次次创业呢?生长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自然环境下,从小他就对大自然有一种敬畏和好奇之心,也认识到个人的渺小。虽然从小学一直到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他都是一路顺畅,但从不敢有丝毫骄傲和自满,而是深深扎入微电子这一科学领域,通过研发芯片来探索未知。从三次“吃螃蟹”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他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精神。

李兴仁于2000年从复旦大学毕业,获得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从2001年到2008年,他在上海华龙主导并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颗军用北斗二代卫星导航芯片。然后创办盈方微电子,研发出大陆首款主频达1GHz的多媒体应用处理器,被国美的“飞触二代”平板电脑所采用。2010年苹果推出iPad,掀起平板电脑热,盈方微正好赶上这一浪潮,仅用六年时间就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创业成功的事业和财富成就,而是选择“退出”,开始他的二次创业,也是第三次尝试“吃螃蟹”。这次创业的成果就是矽昌通信和A18 WiFi路由芯片。

电子工程专辑(EE Times China)与李博士的采访对话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为什么选择主攻WiFi路由芯片?

矽昌通信在成立之初即确定以“进口替代,信息安全”为使命,在这一大目标的指导下,综合考量存量需求、政府采购和未来趋势这三方面的因素,而决定以无线WiFi路由芯片为切入口和主攻方向。首先,WiFi路由器市场虽然已经很成熟,价格竞争也很激烈,看似是一片红海。但深入去看,才知道所有路由器的处理器芯片都是进口的。就连华为海思和中兴微电子这样的企业也没有同类芯片,更别说众多的Fabless初创公司了。而WiFi路由器的存量市场足够大,每年需求量高达5亿台之多。李博兴奋地在一片红海中看到了绿洲,只要以“进口替代”的高性价比占据一点点市场份额,就足够养活矽昌通信了。

其次,凡涉及网络通信,就会遇到信息安全问题。虽然2014年没有“中兴事件”和中美贸易战,但李博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安全”对家庭、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而WiFi路由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通信终端,如果在芯片上出现安全漏洞,其影响是巨大的。他相信政府会对此高度重视,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芯片供应商进行扶持和鼓励,宽带中国对矽昌通信来说就是一个利好政策。政府机构、电信和广电服务运营商、国有企业对无线通信和网络产品的采购需求将是巨大的。

最后一个考量要素是产业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传统家电和家居的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而智能WiFi路由器和智能网关将在其中扮演信息中枢的角色。此外,智能音箱和分散于物联网中的各种智能联网终端对无线路由处理器芯片也有极大的需求。虽然业界分析人士担心5G会对WiFi路由器市场造成冲击,但李博却认为5G不但不会蚕食WiFi路由的市场,二者反而会形成互补,为用户提供无缝集成的联网体验。虽然5G的速率足以达到甚至超越WiFi,但很多物理因素会限制5G的性能和体验,WiFi路由器对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网络选择。

除了以上这些理性和客观分析因素外,李博对过往经历和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勇于挑战难题的精神也是决定主攻WiFi路由芯片的主观因素。

芯片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在没有技术积累和无线通信研发人才的情况下,从头开发一颗无线路由芯片的难度可想而知。李博回忆起艰难的创业历程,总结出他和团队面临的三大难题,并一一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资金。刚开始他和两位同学一起投了3000万元,2015年又从南方轴承获得2000万元投资。原以为这足够撑到芯片量产,但没想到进入WiFi路由芯片这一无人敢尝试的区域竟如此艰难。为了不中断芯片研发和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李博将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又贷款2000万元,这才熬过来了,但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他一下子又变成了零资产。到2018年4月,A18芯片终于投入量产,然后公司又获得青岛市政府的1.1亿元投资,资金的问题这才得以缓解。

李博回想起九死一生的经历,感慨道:芯片设计公司融资真是太难了。做芯片本身周期长,风险也大,风投机构都不愿涉足这一领域。虽然国家有集成电路大基金,但主要是投给晶圆制造项目的,分给芯片设计的不到15%。而在这一比例很小的投资中,也主要是投给那些已经初具规模,产品和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没有产品和收入的芯片设计初创公司很难拿到这个资金。

第二个难题是无线技术的突破。第一次创业带领盈方微10多人的研发团队,很快开发出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因为主要是数字模块和逻辑编程,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而这次不单单是数字模块,还有模拟部分和RF模块。他举了一个兼容性测试的例子,足以体会到无线通信的麻烦。由于路由器产品最终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包括非洲等智能手机和通信网络不是很先进的地区。各种品牌和型号的智能手机都要测试是否能够正常联网,他们先后租借了差不多1500个型号的手机来测试,甚至包括10年前的型号。

第三个是招人难。无论在企业品牌知名度,还是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矽昌通信都难以跟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和中兴微电子这样的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因此在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上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开发又需要经验积累,很多时候无线信号难以测试和调试,只能靠经验来尝试。公司一方面通过人才激励留住有经验的核心骨干,比如从盈方微就跟随李博的王胜,这位中科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是负责应用和方案的技术总监。还有芯片设计总监石亚飞博士,以及从一开始就跟随李博创业的市场总监郑琛。同时,公司又通过校招和社会招聘引入初级工程师,由老员工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带领和培养。这种机制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而且培养的工程师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文化认同感也比较高。

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挑战,李博也有过困惑、忧虑,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是,他骨子里那种执拗劲儿一直在驱动着他坚持下去,决不放弃。他的偏执狂精神和为投资人负责的价值原则也激励着他,坚定他一定会成功的信念。过程虽然艰苦,但与团队一起打拼,苦中也有乐。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那是在201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和几个合伙人在激烈讨论着芯片的未来发展,点的黄焖鸡盒饭都凉了。正准备打开饭盒吃时,一只蟑螂爬了进来,这下连凉的也没得吃了。几个人禁不住会意地笑了起来,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李博和团队苦中有乐的乐观精神。

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计划?

最艰难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现在产品成功量产,A轮资金也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市场推广和销售了。在这个竞争白日化的市场,要说服运营商和路由器大厂采用矽昌通信的设计方案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李博却很淡定,经过这些困难后再遇到更大的挑战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可克服的了,毕竟现在不必为生存发愁了,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发展壮大,在市场上胜出的问题了。

公司的市场定位是在物联网大环境下的智能路由方案提供商,围绕智能路由这一核心技术,每年推出2-3款芯片产品,以“进口替代”的价值诉求逐渐扩大在无线路由市场的领地。要实现这一战略规划,团队的扩大和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李博透露,公司早就借鉴华为的轮值CEO管理模式,虽然不如华为规模大,管理果效也不是特别明显,但这种模式会持续下去。李博也刻意将一些能干的年轻才俊推向前台,给他们更多锻炼和提高领导力的机会。而他自己则逐渐退到幕后,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行了。这种领导理念和管理思想是一个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和CEO完成自身蜕变和成长的必要阶段,相信李博会成为一个更为成熟的企业领袖。

梦想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已经完成1亿元A轮融资的矽昌通信接下来会考虑引入专业风投,甚至上市也已经在考虑了。祝愿“矽昌(SiFlower)”这一寄托着李博的情怀、寓意芯片繁荣昌盛(Silicon Flower),又与中国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谐音的品牌早日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芯片设计自主创业的榜样。

结语

创业维艰,芯片创业维维艰。李兴仁博士凭借坚定的信念、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以自有资金走出艰难困境,在无线WiFi路由器芯片这一细分市场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会在这一巨大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凭借技术实力和本地服务与海外友商进行公平的竞争与合作,也为更多的中国本地Fabless公司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

也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基金、民间资本和专业风投机构在挑选投资项目时,不要盲目跟随市场潮流,能够沉下心来去关注那些真正踏实实干的创业者,特别是在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的芯片设计领域。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像李博和矽昌通信这样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和细分市场深耕细作,他们的成长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

做“中国的博通”:矽昌李博谈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智能WiFi芯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