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國的博通”:矽昌李博談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智能WiFi芯片

在“自主創新”的市場驅動、社會呼籲和政府支持下,中國本土芯片設計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一批優秀的創業家及其創新的芯片技術和產品也脫穎而出。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China)特開闢【中國“芯”領袖】專欄,以專訪形式為大家講述一個個在芯片設計領域自主創新的創業故事。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國內首款無線WiFi路由器芯片開發商矽昌通信及其創始人李興仁博士的奮鬥歷程。
做“中國的博通”:矽昌李博談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智能WiFi芯片


紅海市場商機大

據市場調研機構統計,2018年全球家庭WiFi路由器市場規模為26.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36.1億美元。全球WiFi路由器的年需求量高達5億臺,其中80%都是在中國生產製造的,中國品牌也佔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其中包括普聯(TP-Link)、奇虎360、小米和華為等。

然而,WiFi路由器的核心處理器芯片卻沒有一家中國大陸的公司能夠提供,國家每年都要花費10多億美元用於進口此類芯片。雖然WiFi路由器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但WiFi芯片的國產化仍然是一片空白,供應商只有美國的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以及臺灣的聯發科(MTK)和瑞昱(Realtek)等少數幾家公司。

去年一季度,國內第一款無線智能路由處理器芯片SF16A18研發成功並進入量產。這款芯片(簡稱A18)是由李興仁博士創辦的矽昌通信研製出來的,歷時三年半,歷經5次試驗投片,總耗資8000萬元。A18芯片採用臺積電28nm HPC晶圓工藝製造,主要功能特性包括:採用MIPS InterAptiv雙核四處理器CPU,主頻達到1.2GHz;支持2.4 GHz和5GHz雙頻併發;支持2.4 GHz 802.11 b/g/n和5 GHz 802.11 a/n/ac標準;集成硬件加解密加速器,支持國內外主流加解密標準;內置e-Fuse,支持安全啟動和防破解。

做“中國的博通”:矽昌李博談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智能WiFi芯片


這種芯片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家庭網關、智能WiFi路由器、智能音箱、WiFi中繼器、4G轉WiFi產品等。

最近,矽昌通信在深圳舉辦的A18新聞發佈會上,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China)對李興仁博士進行了專訪,就他的創業經歷、芯片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矽昌通信的未來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入交流。

做“中國的博通”:矽昌李博談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智能WiFi芯片


三次吃螃蟹

從小在寧夏農村長大的李興仁,談吐間仍流露出西北人的淳樸、坦蕩和直爽。他在新聞發佈會上直言“創業真不是人乾的”,但為何還執著地一次次創業呢?生長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廣袤自然環境下,從小他就對大自然有一種敬畏和好奇之心,也認識到個人的渺小。雖然從小學一直到復旦大學博士畢業,他都是一路順暢,但從不敢有絲毫驕傲和自滿,而是深深扎入微電子這一科學領域,通過研發芯片來探索未知。從三次“吃螃蟹”的經歷也可以看出他的大膽創新和積極探索精神。

李興仁於2000年從復旦大學畢業,獲得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從2001年到2008年,他在上海華龍主導併成功研發出中國第一顆軍用北斗二代衛星導航芯片。然後創辦盈方微電子,研發出大陸首款主頻達1GHz的多媒體應用處理器,被國美的“飛觸二代”平板電腦所採用。2010年蘋果推出iPad,掀起平板電腦熱,盈方微正好趕上這一浪潮,僅用六年時間就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然而,他並沒有滿足於創業成功的事業和財富成就,而是選擇“退出”,開始他的二次創業,也是第三次嘗試“吃螃蟹”。這次創業的成果就是矽昌通信和A18 WiFi路由芯片。

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China)與李博士的採訪對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

為什麼選擇主攻WiFi路由芯片?

矽昌通信在成立之初即確定以“進口替代,信息安全”為使命,在這一大目標的指導下,綜合考量存量需求、政府採購和未來趨勢這三方面的因素,而決定以無線WiFi路由芯片為切入口和主攻方向。首先,WiFi路由器市場雖然已經很成熟,價格競爭也很激烈,看似是一片紅海。但深入去看,才知道所有路由器的處理器芯片都是進口的。就連華為海思和中興微電子這樣的企業也沒有同類芯片,更別說眾多的Fabless初創公司了。而WiFi路由器的存量市場足夠大,每年需求量高達5億臺之多。李博興奮地在一片紅海中看到了綠洲,只要以“進口替代”的高性價比佔據一點點市場份額,就足夠養活矽昌通信了。

其次,凡涉及網絡通信,就會遇到信息安全問題。雖然2014年沒有“中興事件”和中美貿易戰,但李博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安全”對家庭、企業和國家的重要性。而WiFi路由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無線通信終端,如果在芯片上出現安全漏洞,其影響是巨大的。他相信政府會對此高度重視,並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土芯片供應商進行扶持和鼓勵,寬帶中國對矽昌通信來說就是一個利好政策。政府機構、電信和廣電服務運營商、國有企業對無線通信和網絡產品的採購需求將是巨大的。

最後一個考量要素是產業轉型和未來發展趨勢。傳統家電和家居的智能化將是未來發展趨勢,而智能WiFi路由器和智能網關將在其中扮演信息中樞的角色。此外,智能音箱和分散於物聯網中的各種智能聯網終端對無線路由處理器芯片也有極大的需求。雖然業界分析人士擔心5G會對WiFi路由器市場造成衝擊,但李博卻認為5G不但不會蠶食WiFi路由的市場,二者反而會形成互補,為用戶提供無縫集成的聯網體驗。雖然5G的速率足以達到甚至超越WiFi,但很多物理因素會限制5G的性能和體驗,WiFi路由器對消費者來說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網絡選擇。

除了以上這些理性和客觀分析因素外,李博對過往經歷和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勇於挑戰難題的精神也是決定主攻WiFi路由芯片的主觀因素。

芯片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

在沒有技術積累和無線通信研發人才的情況下,從頭開發一顆無線路由芯片的難度可想而知。李博回憶起艱難的創業歷程,總結出他和團隊面臨的三大難題,並一一講述了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難題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資金。剛開始他和兩位同學一起投了3000萬元,2015年又從南方軸承獲得2000萬元投資。原以為這足夠撐到芯片量產,但沒想到進入WiFi路由芯片這一無人敢嘗試的區域竟如此艱難。為了不中斷芯片研發和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李博將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又貸款2000萬元,這才熬過來了,但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他一下子又變成了零資產。到2018年4月,A18芯片終於投入量產,然後公司又獲得青島市政府的1.1億元投資,資金的問題這才得以緩解。

李博回想起九死一生的經歷,感慨道:芯片設計公司融資真是太難了。做芯片本身週期長,風險也大,風投機構都不願涉足這一領域。雖然國家有集成電路大基金,但主要是投給晶圓製造項目的,分給芯片設計的不到15%。而在這一比例很小的投資中,也主要是投給那些已經初具規模,產品和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的企業。沒有產品和收入的芯片設計初創公司很難拿到這個資金。

第二個難題是無線技術的突破。第一次創業帶領盈方微10多人的研發團隊,很快開發出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因為主要是數字模塊和邏輯編程,技術難度並不是很大。而這次不單單是數字模塊,還有模擬部分和RF模塊。他舉了一個兼容性測試的例子,足以體會到無線通信的麻煩。由於路由器產品最終是面向全球市場的,包括非洲等智能手機和通信網絡不是很先進的地區。各種品牌和型號的智能手機都要測試是否能夠正常聯網,他們先後租借了差不多1500個型號的手機來測試,甚至包括10年前的型號。

第三個是招人難。無論在企業品牌知名度,還是工資福利待遇方面,矽昌通信都難以跟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和中興微電子這樣的大型企業相提並論,因此在吸引和留住技術人才上也面臨很大的挑戰。而無線通信技術的開發又需要經驗積累,很多時候無線信號難以測試和調試,只能靠經驗來嘗試。公司一方面通過人才激勵留住有經驗的核心骨幹,比如從盈方微就跟隨李博的王勝,這位中科大畢業的高材生現在是負責應用和方案的技術總監。還有芯片設計總監石亞飛博士,以及從一開始就跟隨李博創業的市場總監鄭琛。同時,公司又通過校招和社會招聘引入初級工程師,由老員工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帶領和培養。這種機制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而且培養的工程師基本功都比較紮實,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文化認同感也比較高。

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挑戰,李博也有過困惑、憂慮,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但是,他骨子裡那種執拗勁兒一直在驅動著他堅持下去,決不放棄。他的偏執狂精神和為投資人負責的價值原則也激勵著他,堅定他一定會成功的信念。過程雖然艱苦,但與團隊一起打拼,苦中也有樂。他分享了一個小故事,那是在2016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他和幾個合夥人在激烈討論著芯片的未來發展,點的黃燜雞盒飯都涼了。正準備打開飯盒吃時,一隻蟑螂爬了進來,這下連涼的也沒得吃了。幾個人禁不住會意地笑了起來,從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李博和團隊苦中有樂的樂觀精神。

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定位和未來發展計劃?

最艱難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現在產品成功量產,A輪資金也到位了,接下來就是市場推廣和銷售了。在這個競爭白日化的市場,要說服運營商和路由器大廠採用矽昌通信的設計方案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李博卻很淡定,經過這些困難後再遇到更大的挑戰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可克服的了,畢竟現在不必為生存發愁了,要考慮的只是如何發展壯大,在市場上勝出的問題了。

公司的市場定位是在物聯網大環境下的智能路由方案提供商,圍繞智能路由這一核心技術,每年推出2-3款芯片產品,以“進口替代”的價值訴求逐漸擴大在無線路由市場的領地。要實現這一戰略規劃,團隊的擴大和人才的培養是關鍵。李博透露,公司早就借鑑華為的輪值CEO管理模式,雖然不如華為規模大,管理果效也不是特別明顯,但這種模式會持續下去。李博也刻意將一些能幹的年輕才俊推向前臺,給他們更多鍛鍊和提高領導力的機會。而他自己則逐漸退到幕後,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行了。這種領導理念和管理思想是一個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和CEO完成自身蛻變和成長的必要階段,相信李博會成為一個更為成熟的企業領袖。

夢想和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已經完成1億元A輪融資的矽昌通信接下來會考慮引入專業風投,甚至上市也已經在考慮了。祝願“矽昌(SiFlower)”這一寄託著李博的情懷、寓意芯片繁榮昌盛(Silicon Flower),又與中國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諧音的品牌早日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芯片設計自主創業的榜樣。

結語

創業維艱,芯片創業維維艱。李興仁博士憑藉堅定的信念、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以自有資金走出艱難困境,在無線WiFi路由器芯片這一細分市場探索出一條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相信他和他的團隊會在這一巨大而又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跟,憑藉技術實力和本地服務與海外友商進行公平的競爭與合作,也為更多的中國本地Fabless公司樹立一個成功的榜樣。

也希望國家和地方政府基金、民間資本和專業風投機構在挑選投資項目時,不要盲目跟隨市場潮流,能夠沉下心來去關注那些真正踏實實幹的創業者,特別是在投資回報週期比較長的芯片設計領域。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像李博和矽昌通信這樣的創業者和初創企業,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和細分市場深耕細作,他們的成長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

做“中國的博通”:矽昌李博談自主研發國內首款智能WiFi芯片

微信掃一掃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