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談這個話題之前,先給大家看看去年和今年老北京四合院改造的兩個居住項目,


位於北新橋九道彎南巷的七舍合院原先幾乎坍塌殆盡,如今一座遊廊將七間住房串成一體,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連續蜿蜒的曲線使院落營造出多個休閒空間,竹鋼與舊木混搭,也讓小院變得輕盈起來,老北京四合院在時代變遷中彷彿重新接住了地氣。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第二處位於前門西打磨廠街西端的衚衕泡泡218號,這是早在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關於未來北京暢想項目的落地產品,也算個實驗品。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泡泡如同一種新生命的細胞,漸落在一片古老文化氣息裡,讓歷史泛起一種新的活力,

未來與傳統在都市舊城區的一角產生對話,輕觸人們的固有理念,也是老城改造的新嘗試。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看了這兩個例子,是否比北京電視臺那個《暖暖的新家》欄目中所設計的結構更有哲學與詩意?

喜歡建築,源於西班牙的一次旅行,在加泰羅尼亞大區首府巴塞羅那看到了安東尼奧·高迪的眾多作品,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Antonio Gaudi 1852.6.25- 1926.6.10

十九世紀,一位普通設計師能突破堪稱範本的塞爾達網格城市規劃方案,放棄所有陳規舊俗,用曲線打造出多變形態來創造自然風格,在新藝術主義時代獨樹一幟,真是令人叫絕,


高迪的建築作品有七處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隨後在瓦倫西亞(巴倫西亞)的旅行中又看到了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築作品,他將林木蟲鳥的骨骼結構作為設計理念運用到建築之中,


看來西班牙人對於建築美學的藝術表達即使相隔百年也都要秉持重塑自然的理念。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鳳凰衛視中文臺的《築夢天下》同樣是解構建築藝術的好節目,


追隨著它的一些內容又跑去法國東北部看朗香教堂,跑到紐約和邁阿密看裝飾藝術,跑到鹿特丹看歐洲新現代主義建築集大成,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也知曉了大興國際機場的設計者扎哈·哈蒂德,現代建築的旗手勒·柯布西耶,


提倡建築設計應與環境相結合的現代建築四巨頭之一弗蘭克.賴特,高技派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等等。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扎哈·哈蒂德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勒·柯布西耶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諾曼·福斯特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美籍華裔設計大師貝聿銘,


他的香山飯店,他的香港中銀大廈,他的蘇州博物館,還有代表西方墳墓藝術造型的盧浮宮前那座玻璃金字塔,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當然西方設計師也不示弱,法國人保羅·安德魯轉身就給中國人來了箇中國國家大劇院,
建築中也有東西文化的博弈暗流。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藝術有著音樂、繪畫、戲劇、雕塑、電影等多種表現人類情感的形式,
而建築更是代表著民族文明與文化的主觀體現,被賦予為空間藝術,


早在十五世紀,達芬奇依據《維特魯威人》素描找尋人類與建築融合的最佳方案,十八世紀德國戲劇家和美學家萊辛提出了造型藝術,
建築作為藝術在中國的出現也就短短八十年,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雖然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幾年前獲得了代表全球建築領域最高榮譽的普里茲克建築獎,


畢竟只是鳳毛麟角,中國建築設計市場依然是西方大師們的比武競技場。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好在通過這些年在國內的出差或旅行,越來越發現我們自己的建築師也在飛躍式的進步,


你看看玉樹康巴藝術中心的聚落形態,看看富春江邊那組特色船屋,海拉爾機場擴建的航站樓, 被稱為上海之根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展覽館等等,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無不是在以一種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文化精神內涵融入到建築之中,


現代建築早已超出了簡單的功能需求範疇,更多地融入了人們的審美情感,也是建築藝術發展的必然方向。


品讀|聊聊建築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