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本人理工科,非英語專業,從事互聯網研發和解決方案相關的工作,對語言學習和實踐(包括自然語言和計算機語言)有著濃厚的興趣,長期的信息輸入和加工後,現在嘗試把自己對於語言學習的一些經驗和觀點做一些文字性的輸出。

大部分人都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學校和老師客觀條件有限,都是奔著應試的方向教學,作為學生在沒有太多外部刺激的情況下,只有先入為主,一切為了考試,美其名曰以考促學,慢慢的所有人便只記得考,而忘了學,忘了為什麼而學,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的本質是什麼?

英語是我們學業路上眾多科目中的一種,但是我們的投入產出比實在是高。母語水平是外語水平的天花板,英語也罷,其他科目也罷,都只是我們認識世界,和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上學時候,學校照本宣科,單純的煙囪式授課,各個學科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幾乎沒有涉及,殊不知在語言大樹的根源處,漢語和英語有著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哲學背景。

學習的基本邏輯很簡單,input-processing-output,學東西要儘量讓任務封閉起來,想好學什麼?為什麼而學?怎麼去學?想好這三個問題,會更有持久性,而不是執著於表象,花錢花時間而沒什麼產出。成年人時間和精力是稀缺品,一個時間段內要平衡好工作、生活和學習,多線程爭搶資源是萬萬不能發生的事,畢竟用的是人腦不是電腦。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這個專題分享會有三篇文章,兩篇思想文,一篇技術文。第一篇介紹英漢語言表達方式,第二篇介紹英漢語言哲學背景,這兩篇是在閱讀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之後的部分摘抄和心得體會,第三篇是一鼓作氣語法馬拉松,是閱讀旋元佑《語法俱樂部》之後的整理。



下面進入正文,內容偏抽象,請酌情服用、反覆服用:

一. 英文常用的表達方式

  • 英語的哲學背景是亞里士多德開創的嚴密形式邏輯,以及16至18世紀風行歐洲的理性主義。理性主義注重形式論證,表現在英語裡即強調形態的外露,拘謹於形式結構。英語用詞造句成章的最大特點是採用形合法
    (hypotaxis),重形式結構協調,讓讀者和聽者分析其中的意義和關係:詞有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雖然種類不如古英語那麼多,但很實用;用詞強調“性”、”數”、“格”、“時”、“體”、“態”等的一致;句子受嚴謹的主謂結構協調一致(S-V concord) 和“邏輯主語”與”邏輯謂語“協調一致的制約(這相當於亞里士多德判斷結構的邏輯主詞和邏輯賓詞),多用長難短語,注重形式接應,前呼後應,顯性銜接(explicit cohesion), 以形顯義、以形統意、以法攝神,以形態變化制約句子結構,注重語法關係和語義邏輯。大量句子雖枝葉橫生、盤根錯節、環扣鑲嵌、句中有句、繁複多變、猶如參天大樹,單結構完整、形態外露、主從分明、嚴謹規範。語法和意義協調一致(grammatical and notional concord),對語境依賴較少(low context)。語法和和邏輯決定句義,要正確理解句義和語意,必須分析詞的形式、句子的結構和前後的邏輯關係。“西洋語法是硬的,沒有彈性”,這個硬性,體現了人的理性。


  • 英語語篇較常受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邏輯思維模式(deductive thought pattern characteristic of Aristotelian logic) 的影響,突出主題句(general topic sentence),注重分析推理,直線型(linearity)、有秩序、有層次地圍繞主題展開具體細節(more specific details);信息安排往往採用突顯語序(salient order):由近及遠,開門見山,一語破的,頭短尾長,先點出主要的或重要的判斷、結論、觀點、態度、要旨、結果、行為等,在追敘一個與此有關的背景、歷史、條件、環境、事實、情況、情節、理由、原因、分析、例證等(general-to-specific sequence),語篇開頭注重的是”where the argument/talk is going”,也有受
    培根的歸納法邏輯思維模式(Baconian inductive thought pattern)的影響,採用相反的語序,或按照時間先後、事理順序的自然語序,或採用倒序、跳躍、片段、意識流等表偶先手法。”西洋語言是法治的”,受理性\語法和邏輯的制約。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 理性有抽象性的特徵,因而英語用詞傾向於抽象,常常以虛的形式表達實的內容,以抽象的詞語表達具體的意義,喜歡用”虛”、”暗”、”曲“、”隱“、”泛“、”玄“等的表達方法,常常藉助抽象、籠統、概括的詞語表達複雜、微妙、模糊的意義,語義的詞化和抽象化程度較高,注重冷靜、抽象的邏輯論證。英語常用
    名詞化表達法(nominalization/nominal style),用詞的意義避免主關語氣,有利於表達抽象的概念和深奧的哲理(well serve the purposes of pholisophy)。英語對事物的許多命名是抽象的、概括的,來自拉丁語、希臘語和法語的大量外來詞是抽象的、科技的、哲學的、學術的、缺乏形象的。由具體名詞派生為抽象名詞(如dog 派生為doggy,dogdom,doggedness,dogginess;father派生為fatherhood,fatherliness,fathership)是英語常見的語言現象。英語是拼音語言(spelling language),文字符號不是對自然現象的模擬,而是人為規定的信號,信號以理性的規則建立象徵符號,以聲音組合決定意義,取決於人的主觀分析、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因而導致語言的信號化和邏輯化,比較容易上升到邏輯思維。邏輯論證必須藉助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四位形式和各種思維方法,在理性推演中認識事物的性質和聯繫,對思維對象進行間接地、概括的加工,因而呈現抽象性特徵。拼音文字本身具有抽象性而沒有像漢語那樣的直觀性,因而有利於抽象思維,能激發人的分析和推理,促使人以理性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


  • 理性有客觀性的特徵,表現為主客分明
    ,區分自我意識與認識對象,把主體作為”旁觀者“對客體進行探究,因而英語民族比較注重客體意識和客體思維(objectivity),往往以客觀、冷靜、求實的表達方式敘述客觀事物(calm fact-teller),如常用被動式和非人稱表達法,不用人稱而用抽象名詞或it做主語,讓事物以客觀的口氣呈現出來;說服性語篇(persuasive writing)傾向於陳述事物的客觀情況(impartial search for truth),注重運用事實例證、調查案例、統計數據(rely more heavily on facts and figures)、專家論點,根據觀察或實驗而非理論的證據(empirical evidence),以客觀的態度、令人信服的事實和眼睛的推理來說服讀者,讓事實和邏輯說話(Let the facts and logics speak for themselves),少用或不用主觀性修飾說話,慎用或選用形容詞和副詞。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 英語民族受亞里士多德演繹推理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和論證三要素(概念、判斷、推理)的影響,也受基督教的聖父、聖子、聖靈三維一體論的影響,不像漢人那樣受”陰陽“二元論的影響而喜歡詞語和結構的整體勻稱、成雙成對、對偶排比和同義重複,而是比較喜歡詞語和結構的主從分明(subordination)、長短交錯和替代變換,尤其是三段式(triple style)的表達方式(A-B-and-C pattern,如Tom,Dick and(or)Harry類似漢語的張三李四,阿貓阿狗;first,midst, and last 類似漢語的徹頭徹尾;wine,woman, and song類似漢語的吃喝玩樂,gover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三段論的演繹式的思維模式影響了西方人的審美心理。西方的傳統建築,如希臘神殿、哥特式教堂、伊斯蘭廟宇和無數的高樓搞他,都想突破對稱,直至蒼天。西方人似乎覺得三點式、三角式的佈局比較穩妥,能在視覺上產生美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三段論的演繹式思維模式常常體現於英語語句和語篇的結構之中。


  • 理性有確定性的特徵,因而英語表達方式比較嚴謹、精確、模糊性較小,其一現象較少,定義、概念明確,用詞造句遵守嚴格的詞法和句法,造句成長也服從某種邏輯規則,以便”以理服人”。英語詞語有形態變化,表達注重分清性、數、格、時、體、語態、語氣、人稱、詞性等,注重區分主語與謂語、主動與被動、施事與受事、虛擬與真實、及物與不及物等,要求句子成分完整、結構成型,語法缺乏彈性,這些都促使語義精確。英語是剛性的語言,具有科學家和邏輯學家的素質,尤其適合科學思維和邏輯思維,常用來對概念進行精確定義,進而展開判斷和推理。西方人認為,人類要認識錯綜複雜的客觀世界,必須對其分門別類,分析解剖,這就需要精確和理性,這也體現於英語之中。

基礎邏輯學和哲學瞭解推薦《簡單的邏輯學》和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

二. 漢語常用的表達方式


  • 漢語的哲學背景是儒釋道的悟性。悟性注重直覺領悟,表現在漢語裡即顯示重意會,輕言傳,重心理意念而不重形式結構。漢語用詞造句成章的最大特點是採用意合法(parataxis),重意義組合而輕形式結構,讓讀者和聽者領悟其中的意義和關係:詞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用詞注重功能、意義;句子不受嚴謹的主謂結構的約束,少用或不用關聯詞語,擺脫形式的束縛,拋棄一切不必要的附屬成分,只留下純粹的思想,直接表達思維過程,體現悟性的象似性(iconicity);詞語之間的關係常在不言之中,語法意義和邏輯聯繫常隱含在字裡行間,”言有盡而意無窮“,明晰不足而暗示有餘;造句富於彈性,靈活多變,著重意念,頗多隱含;講究語意、問起和預感的通常,言不盡意,得意忘言,富有領悟空間,對語境依賴較多(hign-context)。流水局很常見,話如行雲流水,隨意自然流動,完全句與不完全句混合交錯,松句、散句、緊縮句、無主句、省略句、並列式複句交替並用,句子似句似段,若段若連,可斷可連,流瀉鋪排,主謂難分,主從難辨,形散神聚,言簡意賅,”意盡為界“,富有彈性,恰似流水,多取意合法。語境、語感、悟性和約定俗成的語用規則決定句義,要正確理解句義和語意,必須從詞語的意義、功能甚至語段、篇章和語境中去分析、領悟、體味。
    ”中國語法是軟的,富有彈性“,這個彈性,體現了中國人的悟性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 漢語語篇較常受儒釋道的悟性思維模式的影響,注重話題,注重自然心理流動和自由聯想的”意識流“,注重事理先後和時間順序,常採用非演繹式的、往往是領悟式的歸納型(because-therefore structure)、經驗式的臨摹型(isomorphism)或螺旋式(circular/spiral/indirect)、漫談式(rambling)的思維模式;注重隱式連貫(implicit coherence),較常只把事情或疑似排列起來,讓讀者和聽者自己去領悟期間的關係(reader-responsible);呈現曲徑通幽、欺負多變、斷續離合、若即若離的分割;較常受傳統的"起、承、轉、合"的章法結構和思維模式的影響,有常用"重複"和”對比”的手法,喜歡“擺事實,講道理”,信息安排常常按照“自然”語序:由遠及近,“層層剝筍“,逐層深入,頭長尾短,先敘述一些背景、歷史、條件、環境、事實、情況、情節、理由、原因、分析、例證等,在點出主要的活重要的判斷、結論、觀點、態度、要旨、結果、行為等(specific-to-general sequence),或按照”開篇說明-歷史回顧-現狀解釋-觀點態度-今後任務”這類模式,語篇開頭注重的是”where the argumeng/talk is coming from”,通常反映了顯示時間的先後和事理順序,猶如對現實生活經歷的臨摹。
    當然,語篇也有類似英語的邏輯順序,尤其是當代的,受英語影響的語篇。漢語大多語篇缺乏主題句,類似點評時一輪或體會是言論。語句以意役形,以神統形,傳神寫意,畫龍點睛,言簡意賅,重意會而輕法則。”中國語言是人治的“,受人的悟性和表達需要的支配。


  • 悟性有直覺性和形象性的特徵,因而漢語表達形象、意象、象徵、聯想、想想的詞語(如比喻、成語、諺語、歇後語等)相當豐富,用詞傾向於具體,常常以實的形式來表達虛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內容,喜歡用”實“、”明“、”直“、”顯“、”形“、”象“的表達方式,常常藉助生動、具體的形象詞語來表達抽象、共同的意義(例如土崩瓦解、水乳交融、大鍋飯、鐵飯碗、窩裡鬥、牆內開花牆外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人從直觀、聯想和想象中無處其中隱含的意義或道理。漢語是意象性語言,文字符號具有象形、會意和形聲的特點。漢字起源於象形,臨摹事物形狀,取物象為字象,以形象達意。現今仍有許多漢字直接或間接從原始圖畫演變而來,模擬自然現象和客觀事物(如山、凹、凸、囚),具有內在的直觀性,適宜領悟和意會。這些特點都有利於形象思維,能激發人的想象和聯想,促使人以悟性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許多事物通過”觀物取象“、”立意於象“而得以命名(如:”X光透視“、”電腦“),不少外來詞通過形象性的意譯或模擬拼音加形象而得以譯名(如: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laser激光、Coco-Cola 可口可樂、World Wide Web 萬維網),大量詞語通過直覺領悟便可獲知其意。語篇常常採用取向類比、設象喻理、以喻代議、寓議於喻的表達方式,讓讀者領悟深奧的道理。漢語喜歡用東磁化表達法(verbal style),常用、多用、連用、重複、重疊動詞,採用”連動式”、”兼語式“及接榫(如:我去叫他們派一個女生到這兒來幫助你化妝吧),詞語的意義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有利於表達動態的情感和形象性、直覺性的行為。


英漢語言表達方式

  • 悟性有意向性的特徵,表現為主客不分,主體介入客體,客體融入逐日,使客體主觀化,因而漢語民族比較注重主體意識和主體思維,往往從自我出發來敘述客觀事物,體現”萬物皆備於我“(孟子)的哲學思想。漢語不受形態約束,語言形式與功能隨主體意識二靈活多變,富於彈性,是一種人治的語言。漢語表達傾向於描述人及其行為或狀態,常用主動式、意念被動句和人稱主語表達法,當人稱不言自喻時,又常常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把情感體驗與客體描述合而為一,喜歡激揚文字,抒發情感,文情並茂;較常誇張比喻,較多華麗辭藻,喜歡形容詞和副詞,常用包邊詞語,濫用主觀性修飾語,如”熱烈祝賀大會勝利召開”,這裡的大會“勝利召開“,讓洋人以為大會是經過鬥爭而獲得勝利才得以召開的,類似”偉大”、”重大“、”積極“、”突出“、”優秀“、”重要“、”正確“、”顯著“、”巨大“、”良好“等等主觀性修飾語在媒體裡尤其是宣傳語言裡比比皆是,幾乎成了一種文風。這種文風還有一 個特點,就是經常使用一些反映中國戰爭年代的火辣辣的軍事詞語(fiery words),如“扶貧攻堅戰”、“部署舊城改造衝刺階段”、“化妝品進軍香港市場”、“打一場計劃生育的殲滅戰”、“慰問各條戰線堅守崗位的職工”等等,這些比起“文化大革命”時期,雖已少用了很多,但其強烈的 主觀意志語氣使所表達的客觀事物帶有濃厚的主體意向。中國學生寫說服性語篇時,容易受漢人思維和當代文風的影響,措辭和語氣較富主觀意向性,行文中常用“we must、we should、It is absolutely wrong to… ” 之類的語句,這在英美人看來是作者的主觀態度,有點強力盱人的口氣而 不能真正說服人。當然,這與學生對must, should等情態動詞在語義和語用上的含義理解不透徹也有關係。
  • 悟性有整體性的特徵。中國的整體思維從《易經》的“陰陽”互依互根衍生出中庸、兼顧、聯繫的二元結構。中國人善於發現事物的對應、對稱、對立,認為萬物都有對稱性,必須注意對稱,保持適中,兼顧兩面,互相聯繫,只有當這兩方面處於均衡對稱狀態時,才能在視覺上產 生美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取得整體穩定感,達到和諧,獲得“善”和 “美”。漢語喜歡整齊勻稱,詞語和句式往往成雙成對, 富於均衡美與節奏美,如對偶、對照、排比、反覆、重疊;多用平行結構、同義反復、反義合成、四字短語,追求音節對稱整齊、詞語對仗工 整、聲韻和諧悅耳,詞語呈現雙音節化和四音節化。漢語表達方式注重整 體意念,注重語流的整體感。行文注意有頭有尾,交代來龍去脈,注重起 承轉合,保持結構完整。句子主要成分儘量靠攏,忌諱句中插入、阻斷。 表達方式注重整體性,有助於整體領悟。


  • 悟性有模糊性的特徵,因而漢語模糊性較大,歧義現象較多:一 個深層結構(語義結構)可表觀為多個表層結構(句法結構),多個深層結也可表現為一個表層結構,如“一匹馬騎兩個人”(馬騎人?)、”這鍋飯飯能吃十個人”(飯吃人?)、 ‘‘十個人能吃這鍋飯“、 “神秘的少女的心’’(神秘的少女?神秘的心?)。許多雜美人看來是非邏輯輯的 (illogical)如“救火”、“曬太陽、在家養病、哎,你想死我 了”(誰想誰?)、“昨晚我蓋了兩條被子”(我蓋被子?被子蓋我?),但中國人通過語境、語感、悟性和“約定俗成”,並沒有產生任何誤解。漢語的許多概念比較模糊如“道’’、“氣”、”理“、”神“、“誠’、 “心、’‘義、“性”、“善”等關鍵的哲學概念都缺乏精確界定,沒有明確定義。從英語語法的角度看,漢語的字、詞缺乏形態變化,沒有性、數、格、時、體等語法概念,主語與謂語難分,主動與被動不清,虛擬與真實不明、及物與不及物不分,經常省略或缺少句子成分,清末以前 的漢語沒有標點符號,文章也難斷句分段,語法借鑑西方但富於彈性,這 些都常常導致語義模糊,容易產生歧義。季羨林認為,“漢語區別於西方印歐語系語言的根本之處在於模糊性。”
    法國漢學家Granet則這樣評價漢語:“中國人所用的語言,是特別為描繪而造的,而不是為分類而造的;那是一種可以抒發特別情感,為詩人或懷古家所設計的語言,而不是 為了下定義或判斷而設計的語言。” 漢語是柔性的語言,不甚求精確,具有詩人和藝術家的素質,尤其適合悟性思維,常用來描繪事物、抒發情感。“明晰不足而暗示有餘” 的特點常見於中國的哲學、文學和藝術,如哲學的概念(“道不可言,言而非道”)、詩歌、繪畫、書法等。理性和悟性還可以從英語和漢語的語音、文字、詞法、句法、章法、 修辭、文體、文風等各個層次再找到種種表現並列出種種例證。

推薦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老師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淵源》,總時長兩個小時,抽了整整兩包煙,內容風趣幽默,引人入勝,閒暇時刻可以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