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死亡,借款打水漂,民间亲友借贷的伦理道德如何有界定尺度


若干年前,我们那里的一位乡村医生突然摇身一变,不行医了,成了房地产开发商。

在我青少年时期,这位乡村医生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体面的人,长的体面,能给人看病,是个有本事的人,而且大概是我们那里最有钱的富贵人。

然而,与他纠缠的七八件医疗事故,丧失了人们对他的尊重。

我上小学时,上学放学常常从他的诊所经过,在他的诊所门前便经常看见他的漂亮老婆跟病患儿的家长吵架,吵的很凶,我才知他老婆的泼辣强悍。

我那时并不知其中原因,吵架这种事情在农村实在是天天发生,司空见惯,等我长大以后,才知道这位乡村医生不是把这家的小孩打聋了,就是把那家的女儿打哑巴了,再就是把人家的女儿打跛了,残疾的聋哑人在我们家族就有好几位。

他也给我打过针,给我的弟弟妹妹打过针,那是小时候,没什么印象,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很尊敬他,母亲生病时,家里没有钱,他是先看病,等家里有钱了再付给他,直到有一次他给我儿子打针,因他急躁马虎,大概是他着急去打麻将,据说他那个时期没有正经行医,没人看病时就和几个街坊邻居搓麻将。

那时他的诊所冷冷清清,没什么人上门让他看病,他作为医生似乎很颓废,那时我儿子一岁多,因紧张哭闹的很厉害,结果他打针推药太快,拔针后,针眼处立马红肿,这块肌肉死了,永久留下一个坑凹。

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个庸医,对于庸医来说,他的所谓经验也微不足道。

医疗事故也有人上诉,但听说诉讼都没有结果,说他有关系,告不动,他宁愿拿钱堵了某些人的嘴,就是对致残的病患儿童不赔偿,他的名声越来越坏,越来越多的咒骂声向他喷去,庸医终于赶上了好时代,使他不在靠行医赚钱,改投资房地产开发商。

我以为他这么多年一定攒了不少钱。

谁知他突然脑溢血死去,欠下他亲侄女的两万块钱打了水泡。

大家才知道他其实也没有多少钱,行医赚的钱都因为医疗事故破费破财免灾了。

他侄女在哭丧时才抖出两万块借款的事实,然而因为亲人间借贷没有写拮据,庸医的老婆子女是不认的。

他侄女也只能自认倒霉,借钱时哪知她的叔叔会突然暴病身亡。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这庸医的人品如何坏的事实,我要讲的是如今的私人借贷该不该有。

债务人死亡,借款打水漂,民间亲友借贷的伦理道德如何有界定尺度


某甲和某乙是好朋友。

某乙跟某甲借款两万块钱买房子,因为关系好,借款没有利息。

两年后,某乙还给某甲两万块钱。

某乙是开理发店的,某甲自己及家人到某乙的理发店理发,理完,某甲不好意思不付钱,某乙便按市场的标准价格收费 。

某甲付完钱心中不悦,与另一朋友说起某乙不够意思。说自己两万块钱买风险最低的养老理财产品,两年也能有一千多块钱,这一千多块钱够全家理三年头的。这倒好,白白借给他,钱白白贬值了,还惹了一肚子气。

从此,两人疏远了,不在来往,某甲也不到某乙的理发店理发了。

某乙觉得自己开门做生意,付出劳动就要收费,是正当的,无可厚非。

但你千不该万不该向某甲借款,到银行借款要付利息,向亲戚朋友借款不用给利息,可以占占便宜。

再说,过去亲戚朋友借钱都是不用谈利益的,但这是有人情负债,也是讲究个礼尚往来,互相帮助。

现在是某甲借出的钱贬值了,损失了利息,照顾某乙的生意,某乙是一点亏不吃的。

自然某甲觉得看穿了某乙的为人处世而绝交了。

债务人死亡,借款打水漂,民间亲友借贷的伦理道德如何有界定尺度


有人说某甲未免心胸狭隘,小家子气,不够大度。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有人说某乙就不该向某甲借钱,要借就到银行或借花呗借呗,现在互联网的信用卡借贷渠道方便,何必跟私人借呢,明摆着是想占不付利息的便宜,也是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

再讲一个事例:

某丙与某丁是兄弟俩,他们父母早亡,某丙为兄,某丁为弟,兄与弟相差十岁,既然无父无母,自然兄为父,嫂为母,兄带弟生活,兄供弟读书上学,为其付出人力财力很多。

若干年后,弟发达了,兄落后了。

兄买房子向弟求助,弟说:“亲兄弟明算账。”那意思是说借钱可以不要利益,但本金是要还的,才肯借。

哥嫂哑然,他们在这个小兄弟身上不说时间和精力上的人力付出,单是生活费和教育费远远大于想在兄向弟要借的这个数目。

债务人死亡,借款打水漂,民间亲友借贷的伦理道德如何有界定尺度


那么,亲兄弟明算账,又怎么个算法呢?

弟弟该不该偿还兄长曾在他身上所花的开销,弟弟说,那是哥哥应尽的义务,凭什么要他偿还。

父母不在,做兄长的应该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抚养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某丙说不过某丁,兄弟反目成仇,钱也懒得跟弟借了

只咬牙切齿说“养了一个白眼狼”。

像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不少。

债务人死亡,借款打水漂,民间亲友借贷的伦理道德如何有界定尺度


结局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兄弟姐妹失和,家庭矛盾突出,人情世故淡薄,尤其现在的断亲潮大概也多多少少跟这些个情况有牵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