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2018年霜降的時間是10月23日19時22分18秒,農曆戊戌年九月十五。

常聽人說:“一雨感深秋,一葉知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

每年的公曆10月23日或24日,太陽運行到黃經210度時為霜降節氣。隨著霜降的到來,草木開始落黃,呈現出一派深秋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霜降的五大習俗:

一、登高賞菊

登高遠眺,天高雲淡,心曠神怡,楓林盡染,賞心悅目。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二、吃柿子筋骨強

霜降時節吃紅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老人的說法:霜降吃杮子,不會流鼻涕,整個冬天嘴唇不會裂開。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三、吃“賽人參”滋養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秋後蘿蔔賽人參,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土人參”。白蘿蔔的作用: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抗病毒和抗癌。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四、吃鴨貼膘

閩南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鴨子賣得非常火爆,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五、吃牛肉滋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愛吃的食品,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於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秋逝冬至,霜降的幾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秋冬的養生,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養身,另一個是養心。在秋冬這個寒冷季節,要知道沉降、收攏、歸藏。暖是一個最基本的做法,讓身暖,讓心暖。身暖,關鍵還在於下肢保暖,身體暖和就容易放鬆,寒堵虛不容易侵害。心暖,以經典的學習來養正養陽,扶持正氣。

溫馨提示:

霜降時節養生,要重視鍛鍊,有助於身體保持年輕態,尤其對於老年朋友,長期適當鍛鍊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有益健康,遠離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