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个人情债,项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发生在鸿门宴中的一个事迹,因为这件事情十分精彩,成为了口口相传的典故。

在这场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为了杀死刘邦,命令项庄在酒席间舞剑助兴,暗中伺机杀死刘邦,在座的项伯看穿了项庄的企图,也拿剑上前与之共舞,阻止了范增的计谋,保住了刘邦的性命。

只因一个人情债,项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在这个故事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刘邦身为项羽的潜在敌人,项羽为人高傲,看不起刘邦,认为刘邦对自己造成不了什么威胁,但是项羽的谋士范增却一直视刘邦为项羽最大的威胁,一心想要除掉刘邦。项伯在项羽军中任左尹这个官职,也应该不是一个不辨是非的人,再加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以他这样的立场与身份,为什么要酒宴上拯救刘邦,甚至为此不惜得罪范增呢?

这说到底,只因人情债难还!不过,项伯欠的不是刘邦的人情,而是刘邦手下谋士张良的人情。项伯早年四处行侠仗义,在韩国境内,因此犯下了杀人的罪行,被韩国朝廷通缉,就在项伯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张良庇护了他,将他藏在自己家中。

只因一个人情债,项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张良现在虽然落魄,但是他却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韩国三朝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两朝宰相。在项伯落难时,韩国正处于张良父亲张平任宰相的期间,韩国官军不敢搜查张良的家宅,因此,项伯这才得以免难。

因为这件事情,张良与项伯两人成为了至交好友。后来在鸿门宴的那段时期,战国乱世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战国时期的豪侠之风却没有随之消失。张良以前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在张良有难时也得以命相报,这才是豪侠的作风。因此,项伯在听到项羽要率军攻打刘邦的决定之后,不顾安危,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中提醒张良,要张良赶紧逃命。

只因一个人情债,项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本来,项伯的目的只是为了搭救张良一人而已,并没有将刘邦的安危放在心上,但是在张良的劝说下,项伯还是给张良一个面子,决定与刘邦见面。刘邦与项伯刚一见面,就对项伯进行拍马屁和陈述缘由的轮番攻势,再加上项伯本身也认为刘邦对项羽没有什么威胁,于是项伯决定为刘邦开脱,并且还与刘邦结为了亲家。之后,项伯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项羽军中,劝说项羽放弃了对刘邦用兵的想法。

就这样,因为一个人情债,刘邦避免了一场力量悬殊的军事打击,在鸿门宴上,也因为项伯的保护,刘邦没有在项庄的剑下身亡,反而造就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