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個人情債,項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是發生在鴻門宴中的一個事跡,因為這件事情十分精彩,成為了口口相傳的典故。

在這場鴻門宴上,項羽的謀士范增為了殺死劉邦,命令項莊在酒席間舞劍助興,暗中伺機殺死劉邦,在座的項伯看穿了項莊的企圖,也拿劍上前與之共舞,阻止了范增的計謀,保住了劉邦的性命。

只因一個人情債,項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

在這個故事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劉邦身為項羽的潛在敵人,項羽為人高傲,看不起劉邦,認為劉邦對自己造成不了什麼威脅,但是項羽的謀士范增卻一直視劉邦為項羽最大的威脅,一心想要除掉劉邦。項伯在項羽軍中任左尹這個官職,也應該不是一個不辨是非的人,再加上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以他這樣的立場與身份,為什麼要酒宴上拯救劉邦,甚至為此不惜得罪范增呢?

這說到底,只因人情債難還!不過,項伯欠的不是劉邦的人情,而是劉邦手下謀士張良的人情。項伯早年四處行俠仗義,在韓國境內,因此犯下了殺人的罪行,被韓國朝廷通緝,就在項伯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張良庇護了他,將他藏在自己家中。

只因一個人情債,項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

張良現在雖然落魄,但是他卻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韓國三朝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兩朝宰相。在項伯落難時,韓國正處於張良父親張平任宰相的期間,韓國官軍不敢搜查張良的家宅,因此,項伯這才得以免難。

因為這件事情,張良與項伯兩人成為了至交好友。後來在鴻門宴的那段時期,戰國亂世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戰國時期的豪俠之風卻沒有隨之消失。張良以前對項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項伯在張良有難時也得以命相報,這才是豪俠的作風。因此,項伯在聽到項羽要率軍攻打劉邦的決定之後,不顧安危,連夜趕到劉邦的軍營中提醒張良,要張良趕緊逃命。

只因一個人情債,項伯不惜得罪范增,也要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

本來,項伯的目的只是為了搭救張良一人而已,並沒有將劉邦的安危放在心上,但是在張良的勸說下,項伯還是給張良一個面子,決定與劉邦見面。劉邦與項伯剛一見面,就對項伯進行拍馬屁和陳述緣由的輪番攻勢,再加上項伯本身也認為劉邦對項羽沒有什麼威脅,於是項伯決定為劉邦開脫,並且還與劉邦結為了親家。之後,項伯又馬不停蹄地趕回項羽軍中,勸說項羽放棄了對劉邦用兵的想法。

就這樣,因為一個人情債,劉邦避免了一場力量懸殊的軍事打擊,在鴻門宴上,也因為項伯的保護,劉邦沒有在項莊的劍下身亡,反而造就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一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