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 黃老學說的敗落,漢武帝劉徹的掌權,使得儒術獨霸的天下,也讓我們後世有了四書五經的讀書人,有了這偌大的疆土!

上次我們說過,秦王朝的政治是韓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思想線路的實踐。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韓非子的法術則使秦朝覆滅。所以這對漢初的統治的教訓很深,一直到漢武帝之前,漢王朝所奉行的學說都是黃老學說。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黃老之學

獨尊儒術的背景

漢王朝的初期,為了使得社會經濟恢復,採取了黃老學說。這個學說要求統治者“清心寡慾”,要求實行“我無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這個學說在初期使得民生經濟快速的恢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西漢國力強盛,“清心寡慾”之類就不太合時宜了。

同時性格強硬的漢武帝登上了皇位,當時大權在他的祖母手裡。他的祖母是支持黃老學說,所以他為了一步步的手握大權。他必須要扶持一個合適的學說,這時候董仲舒的儒學就被推到了臺前!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漢武帝

儒家獨尊的歷史時刻

當時的漢武帝要“興太平”,“興太平”就是要“制禮作樂”,要“改正朔,易服色”,要舉行封禪大典,大興繁文縟節的建置,儒家最能符合這種要求。而且在漢武帝的要求下,儒家諸多理念也有一定的改變,這樣才使得他正式的踏上歷史舞臺。與此相反,像墨家沒有改變,使得他們被統治者打壓淘汰。

公元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罷黜黃老百家之言,獨尊儒術,至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年。當然,這裡指的儒家思想,並不是單單指孔子所創立的純粹的儒家思想。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董仲舒

獨尊儒術的儒術

董仲舒為了適應當時漢武帝的需求,也結合自身階級的需要。他的儒學是融合陰陽家、黃老、名法家等多種學說為一爐的新儒學,講陰陽五行,好言災異及天人感應,使其充滿了神學色彩。董仲舒大講這些內容有明顯限制皇權的用意,但是漢武帝對此並不接受,所以在漢武帝時期並沒有實行成功。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套學說在後世王朝卻被髮揚光大。因為老劉家出現過很多奇異的皇帝。

而且因為國家以儒學為教,所以孔子的儒學就從一定程度上需要改變。客觀來說,我們後人看到的儒學,其實與孔子的儒學相比,有很多內容已經被曲解和誤解延伸。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獨尊儒術後的影響

獨尊儒術以後,對當時的民眾特別是讀書人影響最大的是任用布衣儒生公孫弘做丞相,以及為五經博士官設弟子員若干名,這都意味著通曉儒家經典成為入仕做官的主要途徑。

意味著從此學習儒家儒術,成為通往更高階層的基礎,也意味著其它學說將無法再與儒家學說爭鋒。

還有獨尊儒術之後,首先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文學方面。漢初文學多承著楚辭和戰國策士文風的發展,到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文學風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就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漢賦,就是從獨尊儒術之後才開始慢慢的發展起來的。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漢樂府

漢武帝漢朝不得不講的樂府

樂府這一政府機構可能秦代就有,但是用這個機構大力採集民歌,卻是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表現。而在漢武帝之時立樂府廣採“秦楚之樂,趙代之謳”這些舉動,有著觀得失的本意,但是隨著西漢末年哀帝罷樂府,樂府的專業人員流向了權貴豪富之家,觀得失的職能便消失了。

但是所幸的是,隨著樂府人員用歌唱表達出人世情感。五言這一中國詩歌史上重要的詩體,在漢代人的歌唱中養育了出來。最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文人們的興趣。經過漢末至建安時代的悲歌慷慨詩歌創作成了文人們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所以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這個五言詩體。

漢武帝的天下無敵,也是儒家的獨霸天下!

當時漢皇朝

其實當時漢武帝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選擇獨尊儒術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當時那個時代儒家的主流學派是公羊派,這是一個戰鬥力極強的學派。不是像我們後世所看到的那些大部分儒家學生嬌滴滴的模樣。

公羊派在那個時代簡直無人敢輕易惹,因為這個學派有著極強的復仇觀念。所以大家不要認為,那時的儒家學派跟後世清朝儒家學派一樣。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歷史加工過的,經過美化過的,都是一些淺層的瞭解。當然,如果有機會,我會再跟大家仔細講一講。

  • 獨尊儒術的天下,成就了儒家卻百家沒落,對於當時的漢武帝來說,他獲得他想要的。對儒家來說,後世證明她也得到了她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