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掩埋的曹丕与他的“燕歌行”

先附一首燕歌行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首先我们先从赏析这首诗词,诗词大意: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露白凝霜。

燕群辞归,鸿鹄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相思成灰。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我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来思念君片刻不忘。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滴滴轻盈,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西流去,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相爱的人啊,为什么被那天河阻挡。

燕歌行作为乐府题目是相和歌里面的平调曲,这里相和歌是在民谣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传流下来,主要在大雅之堂演奏。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曹丕把牛郎织女的典故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把 情诗提高了新的高度。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当时曹操北争乌桓,此时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同父出征,在北方边界触情生情创作“燕歌行”。这么一首的深情之作怎么会是曹丕所写。

说到曹丕,可能我们脑海里最先浮想的是,他怎么逼死自己的弟弟曹植。怎么对待那么美丽的甄宓。

被历史掩埋的曹丕与他的“燕歌行”

更多人所知道的是曹植的那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所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心狠手辣之人,却怎么联想都很难与文学作品联系到一起。这么一首动人心悬的“燕歌行”怎么会是他所作。曹丕作为建安诗风代表人物,他的诗细腻请阅,缠绵悱恻。不单单著有燕歌行,在五言乐府诗写的也是请阅动人,他还著有“典论论文”这个历史上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还提出最著名的一句话,该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以鲁迅先生评价 曹丕是这个文学时代的代表,这个时代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从一些史书上的细节看出曹丕确实是一个重感情之人。

建安22年建国七子中的王灿去世,曹丕亲自去王灿的墓前吊丧,他的好友生前很喜欢听驴叫,他却在墓前学驴叫,以安慰在天之灵。自古帝王有几人能做到这点。就这样一个之情之心之人,为什么后来变成了那么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毒死三国时期三大美女之一的甄宓。安葬时以发批面,以糠塞口。

被历史掩埋的曹丕与他的“燕歌行”

为何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会变得这么残忍。对我们深知那段历史的人来说可能很疑惑,如果放在人性面前就不难理解了。一个深情的男人不要离政治,权势,野心那么近,曹丕就是在争夺帝位过程中越来越狠毒,尤其是他登上帝王之后他的心变得铁实而冰冷。才华横溢真情款款的曹丕慢慢被这帝王之位侵蚀,在位短短七年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