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缺芯”在发酵,车企很受伤。

5月10日,韩国汽车市场占比近8成的主要品牌现代及起亚均表示,目前只剩下两至六周的芯片库存,一旦芯片用完,现代及起亚将面临停产。虽然韩国有三星这样的芯片巨头,但韩国汽车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仅约2.3%,近98%仍依赖进口。

“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芯片短缺的危机,正在成为扼住车企咽喉的“魔掌”。面对困境,车企该如何选择?一“芯”难求的局面,又何时可以缓解?这些都成为了业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车企被迫“断臂求生”

宝马、本田和福特汽车都表示,芯片短缺的问题正在恶化。业内估计,今年将损失数百万辆的新车销量。福特更表示,芯片短缺会导致其二季度产量减半。

近来,在芯片短缺背景下,车企不得不“弃卒保车”,不是被迫停工减产,就是采取减少智能化、高端化配置等措施来渡过难关。

“缺芯”迫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放弃使用芯片的数字化配置,换装成以前不使用芯片的机械式配置。例如,标致因芯片缺乏,决定暂时不再使用数字车速表,而在308掀背式轿车上采用指针式车速表。同样因为缺芯,通用公司在部分雪佛兰Silverado皮卡上将不配备节油模块。雷诺阿卡纳SUV将采用没有导航地图的小屏幕,暂不配备超大数字屏幕,并且减少了手机充电口。Stellantis对道奇Ram 1500皮卡进行了改进,取消了标配的数字后视镜,同时减少了基本款的供货,以有限的芯片提高高配版的产量。“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创造性的芯片替代解决方案。”该公司发言人乔迪•丁森无奈地表示。

与此同时,日产将预装导航系统的车辆数量削减约三分之一,并将有限的芯片优先供应两款最畅销的车型。1月初,日产曾经不惜高昂的代价包租货运飞机,将芯片从印度空运到美国,以保证美国工厂的生产线维持生产。

“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汽车缺芯在韩国同样严峻,迫于汽车芯片断供、生产面临中断压力,近期部分韩国车企推出了减少配置、降低售价的简化版车型,以维持生产。其他措施还包括调低产量、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汽车,以及将稀缺的零部件分配给利润更高、销量更好的汽车等等。

此外,还有的车企在“缺芯”的重压之下,将车上的娱乐等不影响行车安全的系统暂时以消费电子芯片替代,隐患则是一旦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环境等情况,娱乐系统可能会“罢工”。

为了获得芯片,有的企业甚至不惜走上法庭。4月,Stellantis的一家供应商曾经试图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法院起诉恩智浦,希望获得更多芯片,但这一要求被法院拒绝。

缺芯波及整个行业

缺芯的情况,也由于疫情等导致的运输困难等外在因素变得更为严峻。

恩智浦表示,2021年上半年的汽车芯片出货量,至少比2019年上半年多20%,但实际上汽车产量在此期间下降了约10%。所以,随着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芯片需求同样上涨,芯片可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达到供需平衡。

“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车企停工减产仍在持续。有研究机构表示,2021年,全球缺芯将造成全年减产200万辆至450万辆车。

5月17日开始,福特芝加哥工厂、密歇根弗莱特洛克工厂,以及堪萨斯城工厂内的F-150和 Transit货车的生产将暂停两周。其密歇根装配厂也将在这两周内停产。另外,5月17日当周,该公司的俄亥俄州埃文湖工厂的生产将仅限于Super Duty车厢和中型卡车。5月24日当周,该工厂则将全面暂停生产。

此外,5月31日当周和6月7日当周,福特堪萨斯城装配厂将采取单班制,完成即将上市的E-Transit电动货车的早期生产工作。其肯塔基卡车工厂也将在6月7日当周和6月14日当周暂停生产,在此期间该公司将对工厂进行改造,以生产下一代Super Duty皮卡。

实际上,就汽车芯片产能看,主要的汽车芯片研发公司,如恩智浦、英飞凌和瑞萨电子仅占供应量的40%,其余的60%则由数以万计的小型研发公司提供。在产能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规模较小的芯片研发企业往往无法从芯片制造商获得产能。

汽车芯片缺乏也波及到整个产业链,甚至连汽车租赁公司也受到了影响,使其无法购买自己想要的新车型。全球著名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租车过去一直通过批量购买新车并出租来盈利,现在却不得不通过购买二手车来解决租赁的实际需求。“全球芯片短缺已经影响了整个汽车租赁行业的订单量。”赫兹租车公司发言人表示。

何时缓解看法不一

对于汽车芯片短缺现状何时能够缓解,目前业界的看法并不一致。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汽车智能化、电动化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将增加汽车芯片的需求。

“缺芯”迫使车企减配“断臂求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台积电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虽然目前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仍在持续,但随着相关芯片厂商生产的恢复,加上产能的提高,预计这一问题会在今年第三季度有所改善,但预计汽车芯片短缺状况仍将持续到2022年初。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技术副总监李汝冠博士认为,从造成车用芯片短缺的原因,及其持续发展到现在的情况综合来看,估计车用芯片短缺状况在今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将有所缓解,完全恢复正常供应可能要到明年的第一季度。

但是,也有意见认为,中国缺芯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中国汽车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10年之久。”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向记者表示,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更具有系统性。在中国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制造能力,自己生产车规级芯片之前,中国的供应链将会继续受到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汽车行业可能会倒退回几十年前的水平。”他说。

在芯片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芯片厂商如果扩大产能是不是可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同时自己也会增加盈利呢?对此,国外有车企人士认为,芯片扩大产能或重新建厂到形成产能、产品尤其是汽车芯片产品,至少需要2-3年以上,关键问题是缺芯困境解决之后,是否仍需要这些产能、产品呢?又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呢?

芯片,已经成为与车企命运攸关的一个重要支点。未来何去何从,企业高度关注,《中国汽车报》也会持续跟进,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