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缺芯”在發酵,車企很受傷。

5月10日,韓國汽車市場佔比近8成的主要品牌現代及起亞均表示,目前只剩下兩至六週的芯片庫存,一旦芯片用完,現代及起亞將面臨停產。雖然韓國有三星這樣的芯片巨頭,但韓國汽車芯片的全球市場份額僅約2.3%,近98%仍依賴進口。

“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芯片短缺的危機,正在成為扼住車企咽喉的“魔掌”。面對困境,車企該如何選擇?一“芯”難求的局面,又何時可以緩解?這些都成為了業界備受關注的焦點。

車企被迫“斷臂求生”

寶馬、本田和福特汽車都表示,芯片短缺的問題正在惡化。業內估計,今年將損失數百萬輛的新車銷量。福特更表示,芯片短缺會導致其二季度產量減半。

近來,在芯片短缺背景下,車企不得不“棄卒保車”,不是被迫停工減產,就是採取減少智能化、高端化配置等措施來渡過難關。

“缺芯”迫使一些企業不得不放棄使用芯片的數字化配置,換裝成以前不使用芯片的機械式配置。例如,標緻因芯片缺乏,決定暫時不再使用數字車速表,而在308掀背式轎車上採用指針式車速表。同樣因為缺芯,通用公司在部分雪佛蘭Silverado皮卡上將不配備節油模塊。雷諾阿卡納SUV將採用沒有導航地圖的小屏幕,暫不配備超大數字屏幕,並且減少了手機充電口。Stellantis對道奇Ram 1500皮卡進行了改進,取消了標配的數字後視鏡,同時減少了基本款的供貨,以有限的芯片提高高配版的產量。“我們每天都在尋找創造性的芯片替代解決方案。”該公司發言人喬迪•丁森無奈地表示。

與此同時,日產將預裝導航系統的車輛數量削減約三分之一,並將有限的芯片優先供應兩款最暢銷的車型。1月初,日產曾經不惜高昂的代價包租貨運飛機,將芯片從印度空運到美國,以保證美國工廠的生產線維持生產。

“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汽車缺芯在韓國同樣嚴峻,迫於汽車芯片斷供、生產面臨中斷壓力,近期部分韓國車企推出了減少配置、降低售價的簡化版車型,以維持生產。其他措施還包括調低產量、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汽車,以及將稀缺的零部件分配給利潤更高、銷量更好的汽車等等。

此外,還有的車企在“缺芯”的重壓之下,將車上的娛樂等不影響行車安全的系統暫時以消費電子芯片替代,隱患則是一旦遇到較為惡劣的天氣、環境等情況,娛樂系統可能會“罷工”。

為了獲得芯片,有的企業甚至不惜走上法庭。4月,Stellantis的一家供應商曾經試圖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家法院起訴恩智浦,希望獲得更多芯片,但這一要求被法院拒絕。

缺芯波及整個行業

缺芯的情況,也由於疫情等導致的運輸困難等外在因素變得更為嚴峻。

恩智浦表示,2021年上半年的汽車芯片出貨量,至少比2019年上半年多20%,但實際上汽車產量在此期間下降了約10%。所以,隨著互聯網和消費電子芯片需求同樣上漲,芯片可能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才能達到供需平衡。

“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車企停工減產仍在持續。有研究機構表示,2021年,全球缺芯將造成全年減產200萬輛至450萬輛車。

5月17日開始,福特芝加哥工廠、密歇根弗萊特洛克工廠,以及堪薩斯城工廠內的F-150和 Transit貨車的生產將暫停兩週。其密歇根裝配廠也將在這兩週內停產。另外,5月17日當週,該公司的俄亥俄州埃文湖工廠的生產將僅限於Super Duty車廂和中型卡車。5月24日當週,該工廠則將全面暫停生產。

此外,5月31日當週和6月7日當週,福特堪薩斯城裝配廠將採取單班制,完成即將上市的E-Transit電動貨車的早期生產工作。其肯塔基卡車工廠也將在6月7日當週和6月14日當週暫停生產,在此期間該公司將對工廠進行改造,以生產下一代Super Duty皮卡。

實際上,就汽車芯片產能看,主要的汽車芯片研發公司,如恩智浦、英飛凌和瑞薩電子僅佔供應量的40%,其餘的60%則由數以萬計的小型研發公司提供。在產能緊張的情況下,這些規模較小的芯片研發企業往往無法從芯片製造商獲得產能。

汽車芯片缺乏也波及到整個產業鏈,甚至連汽車租賃公司也受到了影響,使其無法購買自己想要的新車型。全球著名的汽車租賃公司——赫茲租車過去一直通過批量購買新車並出租來盈利,現在卻不得不通過購買二手車來解決租賃的實際需求。“全球芯片短缺已經影響了整個汽車租賃行業的訂單量。”赫茲租車公司發言人表示。

何時緩解看法不一

對於汽車芯片短缺現狀何時能夠緩解,目前業界的看法並不一致。相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汽車智能化、電動化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將增加汽車芯片的需求。

“缺芯”迫使車企減配“斷臂求生”,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臺積電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雖然目前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仍在持續,但隨著相關芯片廠商生產的恢復,加上產能的提高,預計這一問題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有所改善,但預計汽車芯片短缺狀況仍將持續到2022年初。

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半導體技術副總監李汝冠博士認為,從造成車用芯片短缺的原因,及其持續發展到現在的情況綜合來看,估計車用芯片短缺狀況在今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將有所緩解,完全恢復正常供應可能要到明年的第一季度。

但是,也有意見認為,中國缺芯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中國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10年之久。”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向記者表示,汽車芯片短缺問題更具有系統性。在中國企業建立起自己的製造能力,自己生產車規級芯片之前,中國的供應鏈將會繼續受到全球供應鏈的影響。“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汽車行業可能會倒退回幾十年前的水平。”他說。

在芯片供不應求的市場背景下,芯片廠商如果擴大產能是不是可以解決芯片短缺問題,同時自己也會增加盈利呢?對此,國外有車企人士認為,芯片擴大產能或重新建廠到形成產能、產品尤其是汽車芯片產品,至少需要2-3年以上,關鍵問題是缺芯困境解決之後,是否仍需要這些產能、產品呢?又會不會造成產能過剩呢?

芯片,已經成為與車企命運攸關的一個重要支點。未來何去何從,企業高度關注,《中國汽車報》也會持續跟進,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