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北庭都护府素描 – 光荣岁月

中国西部疆域辽阔,山河壮丽,所谓“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身处期间,感念天地苍茫,独怆然而涕下。更兼胡汉杂处,文化不同于中原。

其时,近有东西突厥、吐蕃、回鹘、小勃律,粟特(昭武九姓)、西突厥下有突骑施、葛逻禄等别部,远有其它西域诸藩国及大食等。

唐朝经略边疆,设有安西,北庭,安北,单于,安东,安南等六都护府,其中负责西域方向的主为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

大唐安西、北庭都护府素描 – 光荣岁月

大唐六都护府

先看西部第一的安西都护府,初设于640年, 658年后为安西大都护府,治所先后为交河、高昌、龟兹等。

640年侯君集灭高昌,后设安西都护府,治所交河城,今吐鲁番西北5公里。 657年,苏定方征西突厥,治所迁高昌古城,今吐鲁番东南约40公里。658年迁龟兹,今库车,升格为大都护府,辖昆陵、蒙池二都护府;从交河到龟兹,往西拓展了1000余里。 同时,在天山以南的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设置四座军事重镇,是为安西四镇。

大唐安西、北庭都护府素描 – 光荣岁月

交河故城

焉耆后以碎叶代,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疏勒,今喀什西;于阗,今和田。

在与北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前,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异常广阔,极盛时,北起阿尔泰山,南括葱岭东西,西至咸海、阿姆河两岸。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新疆最西,为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处,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纵马天山,遥望长安,那真是一段气吞山河的光荣岁月!

天宝十年,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攻伐突骑施与石国,石国求救于大食,高仙芝引兵迎击,行至恒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与大食遇,(其时阿拉伯帝国为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我称黑衣大食),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安西军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怛罗斯一战后,唐军不复向西拓展。若无怛罗斯之败,唐军可能要饮马两河流域了

大唐安西、北庭都护府素描 – 光荣岁月

怛罗斯之战

此后唐蕃连年攻伐,争夺西域,670到692年间,安西四镇时有废立。692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治所固定于龟兹。

安西四镇有安西节度使,统兵三万余人。

北庭都护府, 设立废止大约为702年至790年,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唐朝以安西都护府析出另立北庭都护府,取代前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但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破,遂废。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大约为吐鲁番向北120公里。

唐玄宗时,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大唐安西、北庭都护府素描 – 光荣岁月

安西、北庭都护府

此时,投笔戍边成为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李颀,王翰等边塞诗人留下不少反映西域山川景物、风土人情,脍炙人口的诗篇。

764年,吐蕃攻占河西走廊,安西与中原断绝, 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 直到781年,有二镇使者抵达长安,才把这十六年来孤悬西域的二镇将士与吐蕃周旋作战的故事带到中原。

790年,北庭陷落,节度使杨袭古为回鹘所杀,安西彻底与内地断绝,孤悬西域至808年。

安史乱时,朝廷征调安西军赴内地平叛,以李嗣业领军,安西旧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已前后复用。安西军在香积寺占表现英勇,朴刀军阵锋利,唐军得以收复长安。

安西、北庭二都护府为我国西部边疆的建设,加强西部与中原的交流,奠定中华版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交河故城,怛罗斯之战及安西北庭都护府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