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成为长者的依靠,我们一直在路上

糖尿病带来的“沉重”,常常会让患者喘不过来气:每一次测量血糖就仿佛坐过山车;每一次聚会,吃个饭都会提心吊胆;老友相邀,也不敢放心大胆的去参加聚餐;糖尿病并发症让生活越来越糟糕。


想必,和糖尿病奋战多年的糖友们都有一肚子的委屈想要倾诉。今天(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我们来科普下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或者是降低血糖呢?人们对“糖尿病”的理解存在哪些误区?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糖尿病;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有家族史及饮食不健康人群患病概率较高。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怎么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可分为空腹血糖值和非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11.1mmol/L且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两次测量,空腹血糖值≥7.0mmol/L且餐后两小时血糖值≥11.1mmol/L,不伴随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状,都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除了去医院进行血糖测试外,日常生活中,如遇到以下这些症状,也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找上门: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1. 尿频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老人家如果早晚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去厕所,而且尿后很快又有口渴感,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2. 饥饿感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病状。老年人一般来说食量会减少,可是长期有饥饿感觉且偏向糖分较高的食物,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3. 体重发生变化。短时间变瘦或者发胖,都有可能是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4. 皮肤搔痒乍看之下不像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可是老人家经常要抓身体止痒的话,很有可能是因为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5. 糖尿病也会使伤口不容易愈合,老人本来新陈代谢就缓慢,加上糖尿病的影响,伤口可能久久不能康复。

6. 老年男性性功能一般也逐渐衰退

, 可是如果发现完全阳痿的话,很有可能就是患上糖尿病。

7. 人老了,视力会有所衰退,当眼睛出现视物模糊时,不要一味以为是眼科疾病,这种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据国外眼科博士指出,罹患糖尿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现眼球歪斜从而影响视力,长期的视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8. 喉咙干燥似火烧,喝水喝不停,排尿也变得频繁。如此恶性循环,身体会始终处于缺水状态,使得人坐立不安,这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烦渴多饮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糖尿病容易找上哪些人?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上门,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到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 超重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3.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高血压和高血脂算是糖尿病最好的朋友了,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4. 中老年人。人到中年以后,各种脏器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等,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龄40岁以上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5. 吸烟、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也容易搭上糖尿病的战船。

6. 有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而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7. 长期接受抗精神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无痛无痒,没感觉,所以就没有危害,事实可不是这样的!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1. 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3. 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4. 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5. 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


6. 急性伴随症状

糖尿病危害还包括急性伴随症状,尿病合并感染:得病人数高,两者互为因果,必然要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危害还在于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7. 乳酸性酸中毒危害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病人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此外,糖尿病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及皮肤等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尿失禁,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性冷淡,此外指甲、口腔、牙齿、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病变,因此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拒绝肥胖,健康饮食和运动

糖尿病高发,肥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其中推波助澜。肥胖能使胰岛素“磨洋工”,无法达到降糖效果,从而导致糖尿病。所以需要培养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运动来拒绝肥胖。


日常饮食可多吃全谷物,比如:大麦、小麦、玉米、燕麦、荞麦和高粱等,可以减缓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也可以多吃些豆制品,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些山药、桑叶、菠萝、蕨菜等,或能助患者平稳降血糖。


另外,每天的早餐一定要吃。吃早餐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进而控制午餐和晚餐的摄入,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超重;还可以每天喝点绿茶,有助于去除体内危害健康的自由基。同时,绿茶还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预防或控制糖尿病病情。

预防糖尿病,绝对不能吃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 冰激凌等。

积极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度,不但增加热量消耗,并促进糖分、脂肪的代谢,还能避免身体脂肪的累积。

2. 在家吃饭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在家吃晚餐5~7次的人,比起一周只在家吃两次晚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降低15%。因为餐馆饭菜油盐太重了,长期摄入过多的油盐,会导致高血压、胃癌等等疾病,也会让你的体型变胖,诱发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3. 戒烟酒、不熬夜

吸烟会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疾病;喝酒不利于血脂控制,增加肝脏负担,长期饮酒容易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喝酒还引起肥胖。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卡塔尔的研究专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欠上短短30分钟的“睡眠债”,就可能对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产生显著的影响。


4. 经常晒太阳

常晒太阳而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有助于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5. 定期监测

具有家族史,高血压或体重超标人群,应每年验血,并咨询医生,即使化验结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有点高,但又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建议每一至两年就要检测一次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甜食太多引起的

真 相: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里压力等。


误区二: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真 相: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和早期治疗。


误区三:没症状就不是糖尿病

真 相: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的症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有此表现,部分患者只会有其中一个或两个表现,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误区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真 相: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含糖量较低的如苹果、梨、桃等,同时量不宜太多。进食水果的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吃水果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误区五:不吃主食血糖就不高

真 相: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控制饮食应做到控制总量、合理分配,营养均衡。

误区六:无糖食品不用控量

真 相:市场上出售的无糖食品大多数是“未添加蔗糖食品”,不是真正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糕点的原材料为面粉等碳水化合物,依然会使血糖升高。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尚不足40%,这些常识你是否知道?

误区七: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

真 相: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血糖控制的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血糖过低则会出现低血糖症。

误区八:糖尿病监测只需要检测血糖就够了

真 相: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预防糖尿病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愿天下长者,都能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