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確的孩子的教育?

又到了暑假,又到了爭論暑假每天應該玩多長時間遊戲、應該上哪些課外課的時候,其結果要麼是母慈子孝,要麼是鬼哭狼嚎、雞飛狗跳。

什麼是正確的孩子的教育?這是一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話題,也是一個任何場合聚會都能迅速找到共鳴或者分歧的話題。

老子云: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能讀懂這句話的父母們應該都能找到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我們做父母的,有些方面常常與孩子容易起衝突,其核心就是父母的佔有慾和掌控欲太強。孩子雖然是你生的,但你不能代替孩子做主,這是一個教育的常識。

現在很多父母在沒有與孩子充分溝通前,根據自己的想法把孩子的課外課安排得滿滿的。表面上看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是為了所謂的教育規劃。但卻忽略了一點,孩子本身是否願意?

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歡打球,如果一味逼著孩子去打,孩子自身沒有動力。僅僅靠壓迫,不僅僅時間花了,錢花了,最終也一定不會有好的效果。

當然,最關鍵的是孩子缺乏了自己做決策的機會和能力,什麼事如果都聽父母的,長大了自然就不會有自我管理、自我決策的意識,這也是現在一些媽寶男和巨嬰產生的原因之一。

前一段時間與兒子有些爭執,其核心原因就是有些課外課的安排沒有完全得到他的同意,在跟他充分溝通後,雙方縮小了分歧,所有的課外課都變成了他自己選擇的。

即使老師佈置了不少作業,由於是他自己的選擇,也就沒有了怨言,而且主動去完成作業,不需要我們督促檢查。

在溝通過程中,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提醒他未來的目標在哪,為了達成目標,現在需要做哪些。

其實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為所謂未來五年後的目標去學還是有所欠缺的,孩子之所以願意去學,是因為對所學的感興趣,僅僅是感興趣而沒有其他功利想法。這樣的孩子才會一直自主學習,也才能走得高,走得遠。

現在我兒子有時編程能編得哈哈大笑,這種狀態是真幸福的,即使未來走不遠,當下也是發自內心的快樂。

什麼是正確的孩子的教育?

孩子教育如同養花,老師和父母的責任在於發現孩子的天賦,並提供孩子成長的相應環境和條件。譬如有些花喜歡陰涼,那就避免過分曬太陽。譬如有些花不喜歡太多水,那就不要拼命灌水。孩子都是自己長的,能長成什麼樣,父母也好,老師也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關鍵是孩子自身的成長比父母的過分主宰重要得多得多。

我們做父母的在培養孩子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告訴孩子,人生的規律只有一個,就是自作自受。我們必須好好地去選擇,好好地去走自己的路。因為沒有人能幫上你的忙,也沒有人能夠害了你。

我們平時常常把責任推給別人,常常怨天尤人,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其實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你的所作所為,都要由你自己來承擔後果。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懂得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生而為人很難得,如果沒有輪迴,我們只有一次機會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為了活得不一樣,都是為了活成獨特的自己,而不是活成其他人的樣子,這樣的人生才精彩。

所以,我們的孩子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路,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只要他們懂得自作自受,我們做父母的就要放棄自己的內心的執念,就要放棄與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心,尊重並欣賞孩子自己的選擇。

如此,孩子開心,父母也開心,大家都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