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石達開沒有從南京帶兵出走,太平天國會怎樣?

琴陶


根據石達開的性格,和在他心中,對自己和洪秀全兩人關係的定位,他從天京出走是一定的。

石達開是一個非常豪爽又非常直爽的人,他覺得人和人相處,需要肝膽相照。他非常討厭搞陰謀詭計,兄弟殘殺。

(石達開畫像)

在他和洪秀全關係定位上,他一直是把洪秀全當成是事業合作伙伴,或者說是一個帶頭大哥。這也不能說石達開不懂事,畢竟最初是洪秀全去請他入夥的。而且洪秀全在太平天國所實施的政治體制,也不是封建王朝制度。他封了那麼多王,就可以看出,其中包含著一些“兄弟平等,共享天下”這樣的意思。

既然有這樣的意思,而洪秀全卻要用王朝政治那一套來管理人,石達開當然不能接受,所以只能走人了。

如果石達開不出走,石達開和洪秀全兩方,必須一方要做出改變。要麼石達開把自己放在古代順臣的地位,要麼洪秀全改變他王朝政治的思維。如果他們兩人中有一人做出了改變,太平天國能不能夠繼續走下去呢?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洪秀全做出改變。

就是說,洪秀全不把自己當成古代王朝的皇帝,而把自己當成革命事業的領頭人。

這種情況,按照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思想現狀,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實現的。因為當時雖然西方的一些思想已經傳入中國,西方的政體,也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注意。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停留在王朝世界裡。他們想的還是忠君護主,建功立業,封妻廕子。

(洪秀全像)

也就是說,洪秀全如果有那樣的思想高度,但是他想改變政體,也是一廂情願的。他想搞一個什麼議會,搞一個什麼大家都來討論這樣的制度。結果可能就是各路諸侯,各字扯山頭做大,從而造成天下大亂,太平天國因此很快四分五裂。

所以洪秀全單方面做出改變,是不太可能的。而事實上,之所以發生“天京事變”,還就是因為他猜忌東王楊秀清,覺得楊秀清會奪他的皇權,所以才會這樣。

第二種情況,石達開作出改變,變成一個順臣,忠心擁護洪秀全。

就算這種情況有可能,但是洪秀全會不會猜忌石達開呢?

洪秀全無論在打仗方面,還是在治理朝政方面,都不在行,都要靠石達開來主持。這樣一來,石達開可能又會變成第二個楊秀清,而且比楊秀清更受太平天國人的擁戴。畢竟他是通過撥亂反正走到前臺的,他的做法,更征服了太平天國的人心。所以,洪秀全猜忌石達開是一定的。

(楊秀清劇照)

洪秀全一旦猜忌石達開,必然要被洪秀全給殺掉。洪秀全殺掉了石達開,那石達開對太平天國就沒有意義了。

再退一步說,假設洪秀全和石達開能夠做到君臣和睦,是不是就能夠挽救太平天國呢?

這樣的話,太平天國肯定會希望大增。不過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就是石達開其實只是個將才,而不是一個帥才。

之前他之所以打了很多勝仗,而且打出了很大的名氣,那是因為在楊秀清的領導下。楊秀清給他策劃好,部署好,他去打就是了。

現在讓他自己來主持政局,讓他自己來領兵打仗,能不能夠把各方擺平,能不能夠制定出有效的戰爭方略?這實在是一個問題。事實上,他離開天京以後,基本上就沒有打過什麼勝仗,這說明他的戰略選擇是有問題的。

有人可能會說,石達開在清理了韋昌輝,主持天京政局的時候,不是乾得很好嗎?那其實是撥亂反正給他帶來的紅利。如果繼續幹下去,他能不能把各方面都做好,還真的很難說。


張生全精彩歷史


如果石達開沒有從太平天國的首都帶走十萬精兵,太平天國也依舊會亡,這只不過是時間長久的問題!

太平天國運動歷經3年之後便建都江寧(如今的南京一帶),一群封建農民的武裝力量就因此安定下來與清朝形成了政府間的對立。這一建都倒好,可謂是暴露了太平天國領導層“富而不思危”的封建小農思想,同時也為清政府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那為什麼說如果沒有石達開的出走,太平天國依舊會被鎮壓呢?在此我有3問來述說它必敗的緣故!

1.第一問:太平內鬥,挑撥離間,太平天國豈不敗之?

“天京事變”是世人皆知的太平內鬥,因東王楊秀清的居功自傲讓洪秀全稱“萬歲”,東王終而被計謀所殺,但是此事件僅僅是太平內鬥的冰山一角。太平天國的內鬥不單單隻發生在洪秀全與楊秀清之間,其實在太平天國一直存在王與王的鬥爭暗流。畢竟是一群受苦的農民組建的組裝力量,得到了安定便有了內在的權力貪慾。此內部都不穩,何以穩天下?

2.第二問:禁慾天平,基佬盛行,一群gay裡gay 氣的組織豈能不敗?

太平天國在教科書上一直都是正面形象,其實不然,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太平天國違揹人性的“禁慾令”。為了方便軍事化管理,洪秀全頒佈了“禁慾令”,他強調:“男有男行,女有女行。凡是有男女戀愛者一律殺之,就連夫妻也不行。”如此這般,太平天國內部基佬風氣盛行,據說當年林鳳祥被清軍抓住之時,他身旁坐兩“美女”親親熱熱,其實就是兩男的。如此不良風化的組織豈能推翻清政府呢?

3.第三問:外權扶持,船堅利炮,區區農民軍豈能比之?

太平天國運動本質上也反對帝國列強,所以帝國列強為了在華的根本利益,他們扶持傀儡清政府,出兵鎮壓太平農民軍。試想一下,已經經歷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外國列強,其裝備可謂是精良,而太平天國大部分是拿著刀、叉的農民軍。如此,太平天國怎麼會是帝國列強的對手呢?

綜上,一個石達開是左右不了太平天國的運勢,說白了太平天國比清政府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太平天國的失敗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

(愛生活,愛歷史。祝您一切安好!敬請關注:小鯤論史)


小鯤論壇


作為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他最早參加洪秀全的教會,並且很快嶄露頭腳,通過在戰場上的神勇和赫赫戰功,贏得了威名。其中打的湘軍主帥曾國藩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曾國藩也承認他是太平天國最驍勇善戰的將帥。可見石達開在太平天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


石達開之所以要率部眾從南京出走,到西邊去開拓新領域,是因為洪秀全的猜疑和不相容。當時,太平天國經歷了殘酷的"內訌"風波。東王楊秀清因為居功自傲,以"逼宮"的形式要洪秀全冊封"萬歲"殊榮,和他平起平坐,洪秀全當然不願意,於是密詔北王韋昌輝入宮。


韋昌輝因為素來和楊秀清有過解,他率大軍回南京後,二話不說就直接誅殺了楊秀清及無辜的將士2萬餘人,弄得人心惶惶。 忠誠的石達開眼看南京形式危極,孤身前往南京"調停",結果殺紅眼的韋昌輝連石達開也要斬殺。石達開於是連夜潛城逃走。韋昌輝遷怒於"掩護石達開潛逃"的部眾,又斬殺了2萬餘部眾。眼看事情越鬧越大,洪秀全只好斬殺韋昌輝以平眾怒。 之後洪秀全對石達開猜忌而疏遠他,又封了他兩個哥哥為王而牽制他。無奈之下,石達開選擇了出走。


石達開出走是為了"避禍"的需要,而以當時的形勢,他不出走,太平天國會迎來更大的災難,首先,疑心很重的洪秀全因為有楊秀清、韋昌輝的前車之鑑,不可能再信任石達開,很有可能"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石開達,如此進一步寒了將士們的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石達開反抗,引發內亂,造成太平天國更大的混亂和災難。

而這樣一來,太平天國會更加動盪和混亂,其結果當然是更加加速了滅亡。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我記得高中時我讀太平天國史的時候也萌生了跟題目一樣的想法,為石達開離開南京而可惜,那時候我一度認為,假如石達開不離開,然後洪秀全重用石達開的話,天國的朝綱會重振。

但很多年以後,當我讀的史料越來越多了之後,我覺得,就算石達開沒出走南京,太平天國依然是迴天乏力。在這一點我比較認可歷史學家李劍農的觀點,他說太平天國在前期的戰鬥中之所以會所向披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舊的力量,如清軍的八旗、綠營那時候已經沒有任何戰鬥力可言,而新的力量,後來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主力軍地方團練尚未具備規模。同時太平天國作為一種神權化了的政權,加上他在當時是一種新興的勢力,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南方各省。

但是一旦這種新興的力量銳氣消亡,而舊的力量開始找到了新的辦法應對的時候,這種失敗基本就已經註定了。

石達開出不出走可能會在局部上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對整個歷史走勢起不到決定的作用。

而且楊秀清之後的洪秀全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了,所以石達開就算不走,在天京也沒有用武之地。後人讀史,徒增喟然之嘆而已矣。


馬桶上的歷史課


看了各位同仁的回答,都相當有道理,歸結為一句話:無論如何,太平天國都註定失敗!

因為,“打油詩”(洪秀全最愛)和“神附體”(楊秀清專利),註定只能打造不倫不類的荒唐世界!太平天國是要藉助基督教打掉傳統文化,這相當於把中華民族的“根”斬斷!對此,錢穆有一段酷評:“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失敗了。”

最關鍵的還有一條,太平天國不僅沒有拋棄傳統君主社會的刑罰制度,反而恢復了大量早已廢除的酷刑,可謂集春秋以來所有最殘暴、最野蠻的刑罰手段之大成!

跪火練、烙背:有人因天熱生瘡長蝨而剪了頭髮,被誣為“通妖”,施以酷刑逼供。所用刑法“除踹槓杖責外,或將手足反接背置銅爐,用火之,呼慘之聲,不忍入耳。或將衣服脫盡,用鐵練燒紅,向脛一盤,但聞油漬鐵聲,肉皆糜爛”。“或用火著燒紅,刺入股內,或錐進穀道,亦皆號叫萬狀,瀕至於死。”

斬足:施刑範圍十分廣泛,甚至用於改變生活習俗。比如,太平天國禁止婦女裹足,規定凡婦女不去裹足布者,一經查出,“輕則責打,重則斬腳”。荒唐的是,楊秀清竟然曾下令讓一些被閹割的幼童裹腳。“有一童子不肯,即斬腳示眾。”

宮刑:比如,攻破南京後,將俘獲的一批清朝官員子弟予以閹割,因手術不得法,大多慘死。

斬首:違犯軍紀軍令者;犯搶劫姦淫罪者;犯洪、楊等規定的別貴賤、分尊卑的名分等級制度者;誦唸、私藏古書者;保留清朝官服者;剃髮刮面者;聚眾飲酒、賭博者;吸食鴉片者;私藏金銀者;等等。

(注:斬首之後要示眾,分梟首和抬首兩種。前者為,處死後懸其首級於木上。後者則是,“以筐籃盛首級”,命二人抬筐,一人鳴鉦,大呼“某人因犯何罪斬首示眾,遍行各館各營”。)

五馬分屍:“用五繩結人之項及手足,每一繩系一馬,痛鞭各馬使狂奔”,撕裂人體。

點天燈:用棉絮或麻紙“包裹其身,灌以桐油,懸高杆上,縱火焚之”。如,一名不甘受玷辱的李氏女,在發內藏小刀刺傷楊秀清左肩,結果被刑以剝皮後又點了天燈。

吃酒:以滾油灌入犯者腸肚,受刑者滾動號叫而死。

還有人們熟悉的剝皮、凌遲等,凌遲被稱作“穿大紅袍”。

太平天國的刑罰實行株連制度。如:“凡有反草通妖之人,經天父指出,通館通營皆斬首。”

總的來說,太平天國的刑法制度,十分混亂,有幾個顯著的特徵:

首先,刑罰極為殘酷,且施行範圍廣泛。太平天國幾乎把古代所有的極刑統統都給恢復了,還自創了很多,量刑極重。如,在天京城內“若點天燈等刑,十日半月始有一次;若斬首示眾……,一日必有數次”,至於杖責枷鎖,有時一館中日見數次。

其次,一罪數罰現象極為嚴重。比如,有一女官,僅僅為保護一位讀書識字女子,未獻給楊秀清,受到的處罰是挖眼、割乳、剖心、梟首,一身受了四種極刑。

再者,判刑隨意,且徇私舞弊。沒有細緻的刑法體系,各王常常對《十款天條》等隨意解釋,由此帶來的刑罰過重現象比比皆是。比如,甚至為了查明女館婦女是否觸犯天條,竟然將嫌疑者剖腹以驗孕。而且,大部分殘酷刑罰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如,聚眾飲酒是大罪,但很多官員都無酒不歡;偷看妖書更是大罪,但洪秀全兒子後來供認說,自己看了幾十本。

試問,這樣的政權,等待它的,除了覆滅,還會有什麼?


讀史品生活


石達開不出走,太平天國一樣會覆滅,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第一,洪秀全威信太高,石達開難以撼動。洪秀全必然會平衡石達開,使其只能是一個管家,而難以成為一個主帥。

只舉兩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石達開出走的時候,很多人都跟他走,結果大半又跑了回來,這也是石達開出走以後失敗的原因。他在出走的時候,很多人頭腦不清醒,那些人看不慣天京內鬥,轟的一下頭腦一熱,就跟石達開走了,後來想清楚了,又都跑回來了。導致石達開在四川經過少數民族地區,竟然兵力不足無法硬攻,還得掏過路錢給那些少數民族。

再一個,石達開走的時候,太平軍裡頭腦清醒的將領就很堅定的不跟著他。比如當時李秀成和楊玉成都在石達開手下,石達開去安慶通知他們跟著走,李秀成堅決不走,說他要忠於太平天國,忠於洪秀全,而陳玉成本來要跟著走的,讓李秀成一頓勸說,也沒跟著走。

雖然說如果石達開不出走,他的威信會慢慢增長,但是仍然沒法撼動洪秀全。石達開心慈手軟,他沒有楊秀清那種政治手腕,更沒有韋昌輝的心狠手辣。

太平軍在他的領導下,跟在李秀成的領導下沒什麼太大區別。兩個李秀成仍然是李秀成,沒有什麼力挽狂瀾的能力,維持局面都差點事。

而洪秀全靠著自己的威信必然會採取平衡術牽制石達開。石達開出走,太半因為洪秀全用自己的兄弟平衡他,如果石達開不走,平衡他的人還會更多,比如剛崛起的李秀成,陳玉成,不但政治上平衡你石達開,軍事上也會平衡你。

太平天國後期,李秀成主持一切大局,但是軍事上,最大的一股太平軍不是忠王李秀成的隊伍,而是英王陳玉成的。這就是洪秀全的平衡術。如果石達開不走,就算讓他主持一切大局,外面軍隊的大股也不會給他,李秀成陳玉成這樣的就是平衡石達開的棋子。

第二,太平軍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指揮,沒有統一的籌劃,雖然全面開花,但是沒有有效控制的成片根據地。而且後期還得罪了英國人。

天京被曾國藩曾國荃的湘軍攻破以後,據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賢說,當時全國分散的各地的太平軍隊伍還有百萬之眾。這些隊伍分散在各地,甚至互相之間沒有聯絡,開句玩笑,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人有足夠的威信去統一指揮太平軍的成百上千個王,石達開也不行。

就說後期的李秀成,威望已經足夠高了,一呼百應,還指揮不動身邊的陳玉成。更何況天南地北分散著的,不通聯絡的各種王呢?就算擁兵百萬,仍舊是一盤散沙。

李秀成追著李鴻章打到上海的時候,還連帶著打了英國人,把英國人也給得罪了,武器外援也沒了。

而曾左李等人組織的團練隊伍卻不斷壯大,裝備也越來越精良,到了後期,太平軍相比清軍的訓練程度和武器裝備,差距越來越大。

後期太平軍的組成越來越純粹的平民化,農民化。比如有的王打破一座大城市,呼啦就增加了幾萬甚至十幾萬人馬,這些人加入以後,沒有經過傳教,沒有經過訓練,沒有足夠的武器,人數雖然增多了,整支隊伍的戰鬥力反而越來越差。後期太平軍容易有各種隊伍一片一片的投降清軍,就是因為這個。本來就是被忽悠加入的,那反過來投入清軍也沒啥區別。

石達開無法改變在洪秀全陰影下的這種局面。太平軍的內核越來越緊繃,而外圍越來越鬆散。皆因洪秀全只顧著享樂,不再認真傳教,整支隊伍的凝聚力遠遠不如楊秀清、馮雲山等人在的時候。

石達開也只是年紀大一點資歷深一點威望高一點的李秀成,勉強維持局面都吃力。

總之,後期太平天國覆滅的大勢已經形成,很難有人能逆轉這種趨勢了,而石達開也不是那種力挽狂瀾的人。


西堤君


這個問題,我想從導致石達開出走的天京事變談起。

天京事變的爆發,根本的原因在於太平天國內部最高權力的爭奪,事實上的軍政領袖楊秀清和宗教權威洪秀全的矛盾激化到無法調和才爆發了這場“王殺王”的內訌慘劇。在以往的歷史敘事中,洪秀全往往被塑造成一個智力和能力都比較低下的人,在事變過程中,他先是被楊秀清欺負,後被韋昌輝利用,最後在革命群眾的支持下,才打敗了韋昌輝。朱言要告訴你們,都錯了!整個事變的邏輯應當是:

首先,洪秀全感覺到楊秀清勢力太大,威脅到洪家江山了。洪秀全玩出了鄭莊公的手段,先是縱容楊秀清膨脹,誘使他提出“逼封萬歲”的要求。

然後,利用韋昌輝的兵力,殺入天京,血洗東王府,滅掉楊秀清的勢力。

最後,為了防止韋昌輝成為第二個楊秀清,再殺掉韋昌輝!

那麼,翼王石達開呢?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諸王中,文化水平和政治眼光最好的一個,也是最得人心的一個。他若不走,兩個結局:

第一種,被洪秀全找出各種理由殺掉。洪秀全考慮的是洪氏權力的鞏固,這一點從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權力機構的改組就能看出來。

第二種,忍辱負重,就像後來的李秀成一樣,雖然很有本事,但是最終獨木難支!

無論哪種結局,與文明背道而馳的太平天國註定失敗!


朱言論史


如果翼王沒有出走,太平天國也好不了了,還可能更糟。

天京事變,東王被殺,北王又挾私大肆殺戮,洪秀全已經再也不能容許出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而翼王偏又有這個資格,也只剩下他還有這個資格了。天王表面上倚重翼王,暗地裡又行猜忌,封他的幾個哥哥當王,搞平衡。問題是他那幾個哥哥毫無威信可言,沒有足夠的分量,偏要去壓秤砣,翼王還看不明白這個形勢?

無論他會是怎樣的命運,太平天國都好不了,甚至可能更糟。他在天京,跟天王應該擺個什麼位置呢?事實上天王、翼王是雙頭格局,天王已經對他猜忌、防範,怕他又是一個東王、北王,他也怕被當成東王、北王——他不走幹嘛呢?忍辱負重,憋屈死?爾虞我詐,宮鬥死?難不成還要謀朝篡位,造反死?

反而是他從天京出走,天京就處在天王絕對權威之下,中央局勢相對就會穩定下來;而他也可以藉機不受壓制,還有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的確是分裂造成了力量削弱,的確是對將士們士氣造成打擊,但是已經是相對好一些的選擇了。

那還不走?


軒轅十四Rex


很有可能的是,太平天國會滅的更快。

題主的問題蠻有意思,看來是對石達開好感爆棚,而且對太平天國應該也有幾分同情。一直有人假設,如果石達開不出走,太平天國就能勝利。歷史不容假設,石達開還是義無反顧滿懷孤憤地從天京帶兵出走了,他的出走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徹底失敗。

如果他不走的話,太平天國會有成功的可能嗎?

石達開不走的話,最終結局是被洪秀全借內訌之手幹掉。石達開返回天京,是在天京剛剛經歷一場浩劫之後。起初是楊秀清逼宮洪秀全,想做天王。洪秀全借韋昌輝的手屠戮了楊秀清的勢力,然後韋昌輝坐大,試圖逼宮洪秀全,洪秀全又聯合秦日綱、陳承瑢殺了韋昌輝。石達開到天京之後殺了秦日綱和陳承瑢,並被洪秀全委以重任,從翼王變義王,迅速穩定了局勢。

但是石達開文武雙全,又深得民心,讓洪秀全感到威脅——不能再出現楊秀清第二啊。於是,洪秀全開始大肆分封,封自己兩個沒水平沒出息只會貪財好色的哥哥為王,與石達開一起處理軍政,削弱石的權力。於是,石達開與洪秀全的矛盾公開化,考慮到楊秀清、韋昌輝的悲劇,石達開不得不謹慎對待,所以才有了出走天京。

也就是說,他不走的話在天京也不會得善終。

石達開出走以後,帶走了幾萬大軍,一路從江蘇打到四川,有力的牽制了曾國藩的軍隊。要知道,石達開雖然比曾國藩年輕二十歲,但是文韜武略絲毫不比他差,曾經連續三敗曾國藩,讓走投無路的曾聖人想跳水自殺。

歷史難以靠假設更改,最終還是石達開被俘之後凌遲處死,英勇就義,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一場殃及大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落得個悲劇收場。但這對歷史來說,可能是幸運的。


何殊我


歷史上沒有如果,但把這些“如果”仔細分析一番,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對歷史的認識。

要分析“如果石達開沒有帶兵從南京出走”的歷史發展,我們得先弄清楚,石達開為什麼要從南京帶兵出走。

↑石達開是悲劇英雄↑

“天京事變”對洪秀全心理衝擊極大,他沒想到權力魔杖會讓東王北王互相殘殺到這種程度,尤其是北王韋昌輝,幾乎要殺了天王取而代之,從此,洪秀全內心深處對所有非親戚的外臣都抱有深深的懷疑。

東王北王覆滅,接盤的是翼王石達開,在西王南王早歿的情況下,最早封王的五個人,只剩了石達開,石達開在處理北王韋昌輝事件中只誅首惡,不傷及太平軍弟兄們的做法,更是使得他的威望如日中天。

但是石達開在處理韋昌輝事件時,還是犯了一個錯誤,他陳兵十萬,進逼天京城,洪秀全把韋昌輝凌遲處死,並命人把首級送到石達開大營,表示已經為石達開報仇,然而石達開並不滿意,他要求另外兩個人頭——秦日綱和陳承瑢,洪秀全並不情願,但哪敢反對,於是殺了秦陳二人。

這種做法形同逼宮,大大觸動了洪秀全的猜忌之心。為將來洪石二人無法相處埋下了伏筆。

由於太平天國實施的是軍師負責制,天王不負責具體的軍政事務。石達開本可以順理成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師,而且聲望幾乎要超過天王洪秀全,這一切都不能不引起洪秀全的擔憂警覺。

洪秀全採取的針對策略是大搞政治平衡,先是大做表面文章,加封石達開“電師通軍主將”,後又該封“聖神電”,上次有類似封號的,正是楊秀清的“聖神風”,但這個通軍主將卻不是軍師,

軍師誰做了呢?洪秀全本人!他把號令軍隊的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了。石達開封號雖然牛逼,然而卻無實際意義。

於是,石達開變成了執行者,如同秘書長了。但洪秀全久居深宮,對軍事前線絲毫不通,經常亂髮指令,石達開沒法反對,只能執行。雪上加霜的是,洪秀全為了顯示權力在我,頻繁對軍事佈局發佈指令,從楊秀清時代的放任不管,走到了石達開時代的緊抓不放。

↑洪秀全在天京事變後,對權力緊抓不放↑

這還不夠,洪秀全又把自己兩個哥哥洪仁發和洪仁達封王,和石達開並列秘書處,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出現了,太平天國上下也是頗為不服氣,這兩位老哥可是活脫脫的有權不用枉做官的嘴臉,處處掣肘石達開,甚至搞賣官鬻爵的勾當。

石達開每次據理力爭,只會惡化局面,洪仁達洪仁發為了報復石達開,頻繁打小報告,讓洪秀全越發不信任石達開。

於是情況已經明瞭,石達開是當不成諸葛亮的,再不走,就會爆發另一場天京之變,或者是自己被驅逐出權力中心,後果當然只可能是死亡。

石達開並不甘心這樣的結局,但他也沒有魄力和勇氣直接架空天王,所以出走也就成了必然。

↑選擇出走是石達開唯一能採取的做法,哪怕是走向末路↑

如果石達開不走,結局就是洪秀全及兩個老兄和石達開矛盾徹底公開化和激化,雙方攤牌,石達開要是夠狠,就會架空洪秀全,自己當王莽或者司馬昭,這也是聰明的做法,保留洪秀全的精神支柱地位,但要把洪秀全嚴格控制起來,自己行駛皇帝的權力,為太平天國打出一個未來。

洪秀全是絕對不能殺的,因為他的精神偶像地位無人可替代,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國的價值觀基石,斷不可動搖。

石達開其實有機會,有能力這樣做,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說明他性格中還是存在缺陷,遠不是曹操這樣的人物,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選擇賭氣式的出走,卻沒有決心也沒能力搞出三國對立的局面,反而一心想隱退田間,過普通人的日子,這可能嗎?做夢!

翼王不護翼,天國不太平,石達開的出走,毫無疑問是雙敗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