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比起《紅樓夢》裡,妙玉獨特的品茶論,宋朝人的喝茶方式更別緻。宋朝人愛喝“團茶”,是把煮熟的茶葉晾曬乾水分後,研磨成粉,再放入茶模裡壓制成塊狀或團狀的團茶。也就是說宋代人喝的不是茶葉,而是茶粉。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比如宋朝名人蘇東坡奉命到鎮江、常州一帶救災,接近年底時,蘇東坡到了無錫,興沖沖的跑到惠山“第二泉”遊玩,寫了首《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詩:“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輕風萬壑傳。”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詩中的“小團月”,說的是當時皇上賜御貢茶“龍鳳團茶”之“小龍團”,皇帝是“天子”,所以說來自“天上”。不管是宋代還是現在,福建都盛產好茶。當時最有名的貢茶“龍鳳茶”,就產自福建的建溪流域。而這龍鳳茶還與宋仁宗時期的以為大臣有關。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這種茶餅,原本是丁謂任福建轉運使時發明的,因茶餅上有龍鳳形的紋飾而得名,“龍騰鳳翔,栩栩如生”。

丁謂做的茶餅是八餅為一斤,後人稱為“大龍團”、“大鳳團”。慶曆七年蔡襄任福建轉運使時採製更精,規格更小,謂之“小龍團”。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而這做出更加精緻昂貴的小龍團的蔡襄是有名的品茶高手,他跟宋仁宗說丁謂有點太注意包裝和外觀,對茶的品質、烹茶之法等把控不夠。臣是福建人啊,打小就生長在這茶樹林裡,比他內行太多了。您老就擎好吧,待臣給你弄一批好的。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蔡襄不創新形狀,他最關注的是茶的品質,主要是圓餅。“小龍團”一出,“大龍團”立刻黯然無光。在為蔡襄的專著《茶錄》作的後序中,歐陽修說:“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序所謂上品龍茶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供焉。這貢品仁宗特別喜歡,就算是宰相一般也不捨得給。偶有賞賜,想一人一個不可能,大臣們往往幾個人分一餅。趕上國家慶典,中書樞密院各賜小龍團一餅,兩府八高官平分,人均1/4餅。就這樣,拿回家還捨不得喝,有客人了才拿出來顯擺一下:看看,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宋頂級奢侈品牌限量版“小龍團”!想喝啊?不可能!只能給你看看。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在宋朝,皇帝給臣子們最大最好的賞賜,不是黃金、豪宅和美女,而是這種“龍鳳茶”。於是在很多宋朝士大夫的詩詞文章中,就能讀到他們寫給皇帝的謝恩詩。比如:“賜得還因作近臣”、“休作尋常一等誇”等等。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嘉祐七年(1062),仁宗終於大方了一把,正、副宰相每人賞賜一餅,歐陽修也有得了一個,當寶貝一樣的珍藏著。“自以諫官供奉杖內,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獲一賜,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

面對著這個難得的餅,歐陽修那叫一感慨萬千啊:從諫官到做到副相,20多年了,才得了這麼一個餅!同志們,整個兒的呀!這就是咱老歐家的傳家之寶了!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在奢侈品方面,向來只有更奢,沒有最奢。後來又出現了許多新的極品貢茶,比如熙寧末,宋神宗令賈青赴福建制“密雲龍”,比“小龍團”更精緻、更精良。

蘇東坡曾得賞賜,也跟歐陽修一樣藏著,只有黃庭堅、秦觀等人來時,才讓朝雲取出“密雲龍”來招待。他有一首《行香子》,專門記的就是這事: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共誇君賜,初拆臣封。看分香餅、黃金縷、密雲龍。

半贏一水,功敵千鍾。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少卻紗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製茶一流,蔡襄本人識茶的能力也一流。一天,福唐蔡葉丞單請蔡襄一人品“小龍團”,兩人開開心心喝了半天。這時又來了一位客人,茶童重新送上茶來,蔡襄只喝了一口就說不對,“非獨小團, 必有大團雜之”。這不是小龍團,摻了大龍團!蔡葉丞驚呼不可能,咱自己家喝茶,咋會弄虛作假?招來茶童一問,老老實實招了:“本來只准備了您二位的茶,又來一位客人就不夠了,就摻了點大龍團。”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宋朝人不僅愛喝茶,更愛“鬥茶”。領導愛喝茶,下屬就會想方設法的去送茶。可是到底誰的茶好,誰的茶不好,怎麼來品評裁判呢?於是,每當清明節前後,新茶剛剛採摘完,宋朝的富人、窮人、老人、年輕人就開始鬥茶了。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鬥茶分別是:形、香、味、色。而這其中重點是看色,誰家的茶花白且長久不散,誰家的茶就是好茶。鬥茶的茶碗,以黑釉為最佳,其次泡好茶,還要有好湯。等水沸騰之後把燒水的火瓶從火上拿開後,不再沸騰後的水,才是最適合泡茶的。宋人泡茶是把團茶再用茶碾子碾成粉末,過篩,選取最細的茶粉。然後一邊加水一邊用銀茶匙來回攪動,直至成為茶湯。喝的時候,他們會把茶末和茶湯一起喝下去,不留任何餘渣。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好玩的是蔡襄這種高手,“鬥茶”時卻經常敗。“鬥茶”是宋代一項高雅的活動,又稱“茗戰”。宋仁宗朝刑部郎中江休復《嘉祐雜誌》有一則寫到蔡襄鬥茶敗給了蘇舜元:“蘇才翁嘗與蔡君謨鬥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蘇茶劣,改用竹瀝水煎,遂能取勝。”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蔡襄還撰寫了一本《茶錄》,雖然全文只有千餘字,但卻十分系統地詮釋了茶的品鑑方式、點茶的順序和手法和茶具的種類與用途。蔡襄“茶痴”的名聲,不僅僅在於他寫了一本書。在他晚年的時候得了疾病,被醫生勒令戒茶,否則病情會加重。他十分無奈的聽從了醫生的忠告,不再飲茶,但仍舊每天烹水點茶,還寫詩笑稱自己“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事未忘情。”

宋朝人究竟多愛喝團茶,與人鬥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