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般人想到病了就是吃药打针。

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升高通过吃药把血糖降下去的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之所以过高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吃药打针并不能把病因根除。

那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实现停药呢?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目前市场上,降糖的药物也是种类繁多,每一款都能有效降低血糖浓度,但其背后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低血糖、呕吐、营养不良等,都能使患者的机能受到损害。

咨询过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专家的潘女士,向研究院专家反映,她曾经因为吃了过多双胍类降糖药物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双胍类降糖药服用过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45岁的潘女士,湖南人,由于生活过于放纵,常常暴饮暴食,两年前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患病期间,潘女士还是按照过往的饮食习惯,认为人生在世食得是福,血糖过高吃药把它降下去就可以了。

每次血糖过高,潘女士吃双胍类降糖药血糖便马上降下去。久而久之,潘女士认为糖尿病没什么好害怕,血糖高到药店买点降糖药吃就可以了。同时心里还暗暗窃喜,因为吃了降血糖的药物身体还有点开始变瘦。

立冬那天,潘女士吃过晚饭后,为应付吃得过多,便多吃了点降糖药物,正当准备测试一下血糖的时候,却突然晕倒在客厅。去到医院检查,发现是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晕倒背后的原因竟与药物副作用有关

潘女士因为饮食不节制,又想通过服用过量的降糖药控制血糖,结果突发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从医学临床上来说,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乳酸性酸中毒。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在询问潘女士的服药情况之后,了解到潘女士确实存在过量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而当人体服用剂量大于每日150毫克时,就会使体内乳酸的生成增多。心血管、肺、肝、肾等有问题的糖尿病病人,会由于体内缺氧,乳酸生成增多,而其代谢、清除发生障碍,这就是潘女士产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原因。

我们要为大家科普双胍类药物的知识:

双胍类药物起初应用不是降糖而是减肥药,近年逐渐应用到糖尿病领域。

第一代双胍类药物是苯乙双胍(降糖灵、降糖片),容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达50%以上。

第二代药物是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迪化唐锭、甲福明、君力达)。其副作用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大约发生在四分之一的服药患者中,甚至导致5%的患者中断糖尿病治疗。

那么,如果发生乳酸性酸中毒了,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肠功能紊乱、肌痛、困倦、疲劳、虚弱及全面的萎靡不振等症状。这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了。

所以研究院专家借潘女士的例子提醒各位糖友:虽然过度肥胖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不改变生活习惯的情况下,妄想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肥与恢复健康,这无疑于虎口拔牙。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生活习惯成为糖尿病主要病因

据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所以说到2型糖尿病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要有所关注,因为目前患有2型糖尿病的范围已经扩大,其中生活习惯与肥胖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

2型糖尿病目前可以在停针停药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广东糖胖健康研究院专家经过多年的论证及对糖尿病与肥胖症人群的健康管理测试,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成果,即“六方精准溯源系统逆糖法”通过“心理疏导、精准营养、运动指导、健康指数监测、代谢纠正、 康复护理”六个维度进行院外综合健康管理,已成功帮助数以千计的糖尿病患者实现糖尿病逆转与停药。

所以各位2型糖尿病患者,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减少通过吃药来降血糖,可以更多地通过运动与饮食把糖代谢慢慢调节回来,这样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