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

上一期的“华为左右为难,难在哪里”具体分析了华为目前的困境。华为目前主要被美国打击的华为的系统和华为的芯片。主要还是针对华为的芯片。但是华为也不是弱小的,不会坐以待毙。华为必将“乘风破浪”,冲破禁令,成功反击。那“风”起何处呢?

一、”风“起自国家的支持

这次华为成为两国之间的科技战的一个焦点,主要是因为华为是代表我国的一家高水平的科技企业。美国对华为进行制裁是因为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势头非常的强大。美国担心中国的科技领域会超过它,对它科技霸主的地位产生影响。所以也想像当初打击英国、日本和法国一样打击中国的科技尖端领域。 针对美国的实体清单,中国也做出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反击。所以在这个层面,中国会站在华为这边,全力的支持华为进行反击和打赢这场科技战。

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

二、“风”起自华为的创新投入

华为能够成为美国忌惮和害怕的科技企业,跟华为的科技研发投入的经费息息相关。我们来看看华为历年来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1995年,华为成立了知识产权部和北京研发中心。

1997年,华为和国外多家公司联合成立了研发实验室。

1998年,华为在在南京成立研发中心。

1999年,华为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

2000年,华为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年,华为加入加入国际电信联盟,并且在美国再次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2006年,华为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

2011年,华为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20014年,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创新中心共28个。

上面这些是华为这些年来创立的一些研发中心和创新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在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截至2018年,华为对科技的投入高达4850亿元,超过中国所有的企业,也是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第六位。2018年就投入了400多亿。所以付出就会有回报,华为的高投入也得到高回报。那华为的投入主要用在哪里呢?一、高端人才的薪酬。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占45%,其中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和6万多名的工程师。二、5G基站的投入。三、海思芯片的投入。做芯片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华为能够自研出自己的芯片,可以看出投入的资金有多大。四、新系统的投入。华为公布的鸿蒙系统就投入了非常多资金。五、其他技术的投入。比如说各种通信新技术,各种手机新技术、人工智能新技术和云计算等。

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

三、“风”起自华为5G的领先

5G技术不是仅仅可以运用于5G手机那么简单。5G技术将会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运用到军事、航天和科学等方面。5G技术处于正在形成的未来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未来的5G将会串联起各个方面,成为至关重要的技术。全世界只有一个5G标准就是3GPP组织的5GNR,而这个标准的创立过程中,中国的专利占比超过了30%以上。而华为一家公司的专利占比就超过了20%。华为可以说是全球5G的领跑者了,世界上5G技术80%的专利被全球6家公司占有者,华为就是其中的一家。在世界21571个5G标准专利中,华为以3147项居于榜首。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5G建设都很难避开华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加大对华为制裁之后,华为仍然可以大方的向美国企业要专利费的原因。因为美国也避不开华为专利,如果不使用华为的5G专利,这会让美国的5G的发展落后于别的国家。这就是华为的底气。

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

四、“风”起自系统的探索

自从美国要求谷歌对华为进行安卓系统的限制之后,华为不久公布了自研系统——鸿蒙。这款系统是基于lunix,能够兼容安卓软件,同时打通了手机、平板、电脑几个平台。虽然系统的生态是个问题,但是在未来一定会属于自己的生态。所以鸿蒙也是华为进行反击的一道“狂风”。

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

乘风破浪会有时。相信华为在打破障碍,越战越强。华为”乘风破浪”,风起何处?风起自他的底气。下期向大家分析“华为“剑走偏锋”,剑指何方?”。

我是云端悦阅,分享最前沿的科技和科学知识,也分享自己的分析,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