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愿你我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写在前面

"Do not judge, and you won't be judged. Do not condemn,

and you won't be condemned.Forgive, and you will be forgiven."

——《圣经》

不去论断人,你就不会被论断;不去定别人的罪,你就不会被定罪;选择宽恕,你才能获得别人的宽恕。

/壹/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谈论起这件事,有些话,真的很想忘记。

“她就是那个小偷”

“你看,就是她在偷同班同学的笔”

“她是个贼,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她爸妈怎么教育的她啊”

……

虽然已经过去了6年,但每次回忆起这件事都让我很心疼当时的自己。

那时我还在上初中,当我还在努力适应这个新环境时,班里开始有了莫名其妙的传闻,而主人公就是我。

这些话从一些人的口中传开,荒谬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开始对我指指点点,在经过我时窃窃私语。

后来,班里的有些女生开始撺掇所有人不要和我讲话、不要和我玩,藏作业、撕书、偷本子、在书上画小人……这些我都经历过。

被人排挤、栽赃陷害并不好受,不敢和爸妈说,又没有什么朋友。

一次晚饭,我用漫不经心的语气对父母提起。

“我们班好像有个人偷东西……”“你东西丢了?”“没有,就是我感觉这件事不太真实……像别人陷害她的一样”“那为什么就偏偏陷害她呢,无风不起浪,肯定是因为她自身作风有问题”“恩……”

我没再继续问下去。“真的是我的问题吗”我不断问自己。

“可能真的是我的问题吧”那时的我性格比较孤僻,我很想要融入他们,所以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主动帮助他们各种事。

可这种友好,似乎被她们当做了一种信号:我是个好欺负的人。

有时候友善换来的不过是她们的恶语相向、乐此不疲。

当时我告诉我自己: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做不存在就好了。

可尽管我再怎么友好的对待那些人,她们还是会讨厌我,我才发现,讨厌一个人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ta会想尽办法讨厌你的一切。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许她们只是把青春期的叛逆用到了你的身上,或许她们也曾被人排挤冷落过,现在把这些情绪都发泄到了你的身上。可是那些冷嘲热讽对我造成的伤害却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可以穿越回过去,现在的我一定会告诉当时的自己:嘴长在别人身上,你管不了,那就努力改变自己吧。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贰/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搜,是这样写的: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在《和陌生人说话》第七期中,一个叫王晶晶的女孩因为一个所谓的“价值三百万的杯子”遭受了长达八年的校园暴力。

起因是一件小事,听起来无足轻重:同学打闹时不小心将她的杯子打碎,同桌调侃称杯子价值三百万。

一句玩笑话“王晶晶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惨了,居然给打碎了。”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王晶晶自称杯子三百万”的传闻被人发到了学校贴吧。在此后在校的两年多里,王晶晶的家境、长相成为了同学们的谈资。她被周围人辱骂诽谤,被谣传小学开始整容,男朋友不间断,被大家称为“神女”。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围观、拍照、辱骂、踢打,无所不为。最终,她成为全校的公敌,得了抑郁症,不得不退学。

一步步将她的青春引向深渊的正是那些“语言”。

“我已经是一个被妖魔化的形象了,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妖怪、怪物,他们(霸凌者)不会考虑我的感受。”这是王晶晶说的。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因为一次意外而生病,易遥跑到小诊所看病被一个女同学发现,结果第二天谣言就传遍了整个校园,添油加醋变成各种故事。

易遥受尽同学们的欺负羞辱,无助的她最终选择了跳河。


/叁/


语言暴力不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世界同样存在。而且在网络平台上实施语言暴力,付出的代价太低了。

键盘侠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一方面是得益于Suler 提出“网络无忌效应”的加持:“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隐藏性、异步性等特点,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和意见表达比现实社会中更频繁和激烈。”可以带来善意、也可以带来攻击。

键盘狂欢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举行,键盘侠们抱着网络吃瓜不用对言行负责的心态肆无忌惮地发表恶意言论,他们甚至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被情绪支配的事实,给路人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错误的狂欢,随波逐流的言论被扣上正义的王冠。

哪个明星出轨了、哪个演员整容了,对于这些事情,键盘侠的言论看似义愤填膺,不过是带偏了事实和真相,抓着未经证实的照片和字句,发表看似随便的几句话,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而他人的生活可能会被这几句话毁掉。

人们实施语言暴力,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投射”:你所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被你自己的情绪、经历加工过后的世界。

把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对生活的不满投射在别人身上,以语言暴力的形式,把自身的情绪廉价而有效地施加到别人身上。

你或许会在网络上看到某个公众人物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继而遭到封杀,随后几乎所有的页面都被负面新闻占据,九成的人觉得他罪不可恕,紧跟着的是环环相扣还显得有些过于完美的的证据。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和始作俑者。语言真的是很有力量的,希望你我任何时刻都不要成为语言暴力的帮凶、键盘侠的同伙。

网络世界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给自己任何一个人设,然后去扮演他。如果有一天你因为一条未被证实的谣言攻击,而你没有任何办法反驳,那会是什么感觉。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肆/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校园暴力中,除了施暴者和受害者,还有那些围观的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沉默即是共犯。

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聚堆,自然也有那些被孤立的人。我没有参与过欺辱、孤立同学的事情,可我也从没和他们说过话。

在那次校园暴力面前我选择了中立、旁观、沉默,我怕,怕如果不这样做,下一个被排斥的人会是我。我只好和他们站在一起,冷眼旁观。

我试过要走上前去制止那些欺负他的人,但被朋友拉住了“看着就行,你去干嘛。”

现在的我在想,那到底是校园暴力,还是同学间的玩笑或是恶作剧。

“是前者吧,互相尊重是玩笑的基础,彼此都开心才叫玩笑,不是吗?”

在校园暴力面前,我们每个人从来都不是局外人。但愿你不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更不是那个旁观者。

文章首发自公众号 | 白开水工厂

你根本不知道语言暴力可以把一个人毁成什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