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捷径:向权威发起挑战,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01

权威引出的决策失误

职场捷径:向权威发起挑战,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坠毁的飞机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招至一个意外发生。在苏联的飞行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一起离奇的空难事故。

乌托尔·恩特是苏联著名的飞行员,曾立下赫赫战功。有一次他的副驾驶员生病了,因任务紧急,不得已,总部临派了一名年轻的飞行员给他作副手。

这名副职驾驶员久闻恩特将军的传奇经历,能与其合作,倍感荣幸。

在飞机起飞过程中,恩特将军心情很好,嘴里哼起了歌,不由自主地打起了节拍。当他把手抬起来的时候,年轻的副手以为将军让他抬起飞机,可他知道,此时飞行速度不够,如果强行抬升,会出意外的。

可他转念又想,将军执行飞行任务达上千次,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一定是有特殊技巧。

就这样,年轻飞行员在明知意外发生的前提下,因为过于相信将军的权威,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由于飞行速度不够,强行抬升使飞机倾角过大,腹部与地面碰撞,剧烈的撞击使螺旋浆的残片飞入将军背部,导致其终身残疾。

后来,有人质问副驾驶员:“你明知操控有误,为何还要将操纵杆推起来?”

“我以为将军要我这样做,我相信,将军是不会错的。” 他回答。

一个传奇的飞行将军,因错误的行为让副手误以为是飞行指令,犯下了连新手都不可能犯的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权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瞻远瞩、代表着正确和标准、代表着不可反抗,他们在某些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权威,我们总是带着一种仰望的心态,极力地想与他们靠近,一方面以他们为楷模,加强自己的说服力,增加不出错的保险系数,另一方面,按照权威人士的要求去做,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权威人士在某些方面确实高人一筹,但权威也是人,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也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只是盲目的一味听从,放弃了自己的基本常识和认知,不仅不能进步,还会犯下极为低级的错误。

02

质疑权威才能取得进步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所谓权威只不过时代的产物,时代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权威被一次次打破,历史被一次次创新。所以权威不是用来尊敬的,而是一个高度,是我们用来激励自己,实现突破的一个起点。

职场捷径:向权威发起挑战,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一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

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湘西安江农校教书,当时粮食紧张,常常会有人饿死在路边,袁隆平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

最开始,袁隆平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的论断做了许多试验,却始终没有头绪。

他开始质疑“无性杂交”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决定改变方法,沿着被人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水稻杂交。

有一次,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到稻田里查看,突然一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吸引了他。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马上做了标记,并采集标本进行研究。

第二年,他将收获的种子种了下去,期待有一个好的结果。可到收获时,袁隆平却发现长出的水稻有的高,有的矮,他失望的一屁股坐在了田埂上。

突然,一个灵感而现,如果水稻是自花授粉,性状分离现象就不会发生,那一定是野生杂交种。如果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就能得到有杂交优势种子。

当袁隆平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尤然而生,如果专门培育一种雄花退化的水稻,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稻种了。

意久的收获得让袁隆平欣喜若狂。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1966年2月,袁隆平发布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直击当时的科学禁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后来,袁隆平回忆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说:“不要在任何权威下屈服,并且,不论任何有信用的学说,除非先经自己研究审查,否则绝不接受。这就是虚无。”

永远保持质疑,问难的精神,才不会对权威产生迷信,只有不懈努力,用实力和事实证明,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不断超越前人。

挑战权威不是制造冲突

小杰是总经理助理,名校毕业,曾在500强的大公司实习过,进入职场半年,就因工作能力突出,一度获得上司的称赞,可谓前途无量。

“糟糕,这家新企业真不值得信任,产品几次都不合格,还是以前合作的那家企业好,当初我怎么样就轻信了他呢?”总经理不停地叹息,走出办公室对着助理小杰抱怨道。

“就是呀,总经理,我上回提醒过您,可您说不能总受制于张总他们,得找些新客户合作。”

“都怪我当时糊涂,就因为他们价格高了一点,”总经理皱着眉,带着思考说道“赶紧给我约一下老张,我得亲自向他倒个歉,上回那个拒绝的信有些冲动了。”

小杰冲总经理神秘一笑,说道:“上回那个拒绝的邮件我没发,我怕您后悔,就压了几天,这不刚刚好吗!”

“没发,就是怕我后悔……”

“对呀!上回我就和您说,新企业靠不住的。”

“没发,太好了!”总经理如释重负,转身走向办公室,猛然又回过头来问,“那我让你发给其它几个人的邮件发了吗?”

“发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噢……你知道,什么,你怎么知道?你这样擅自作主的事还有什么,到底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总经理话语中明显带着火气。

助理小杰自然不服了,心里想:我帮你挽回了损失,还怨我?但咬了一下牙,还是克制地回答道:“没有,就这一次。”

“一次也不行!你是我的助理,不是我的总经理。”

小杰为公司挽回了损失,可总经理还是批评了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职场捷径:向权威发起挑战,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其实,小杰的事做对了,但做事的方式有些不妥。

总经理作为公司的权威,一些决策也会因考虑不全而失误,作为下属理应帮助上司止损,但在上司不知道的前提下擅自作主,违背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作法自然无法让上司接受了。

作为下属,你向上司的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考虑原则与立场,否则,即使你是对的,结果也会不尽人意。

03

做有想法、有策略的权威挑战者

在职场中敢于突破,不受制度、权威的约束,提出自己的看法固然是好事,但这种做法常常带着风险,稍有不谨,就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炒鱿鱼。于是,很多人,宁愿冷眼旁观,也不愿意发布自己的见解,殊不知,这样不仅无法让自己突破瓶颈,还会失去晋升和加薪的好机会。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詹姆斯·德特尔特认为,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挑战权威”,不仅不会为此付出代价,甚至还会因为促成了一些积极转变,获得职场地位的提升。

那么,在职场怎样才是“挑战权威”的正确方式呢?

首先,要打好群众基础。

一个人过去积累起来的信誉都会在他人心里留下“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个人信用点”。詹姆斯教授的研究表明,想要在鼓起勇气挑战权威时获得成功,就要在前期大量积累“个人信用”,在组织内部树立声望,获得同事的信赖。

其次,要分清立场和角色。

既使我们的想法再优秀,也要注意我们的身份和角色,说白了你的主意好,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你的主意失败,承担责任的人却不是你。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高赞的回答,一位总监说,“如果采用你们的建议失败了,我会后悔,但如果是我的主意错了,我会承担所有后果。”

所以,当你向权威提出建议时,心里要明白,他人接受你的意见需要承受更多压力,接受更大考验。

第三、先做好研究与总结。

有时我们提出建议,常常是一时的想法,就是说只是我们主观上的判断,缺乏实际的调查、分析,研究与总结。

如果你想突破常规,让建议被采纳,就必须在下面做足准备,以详实细致的数据和理论做依据,有理有据,方能取得成效。

第四,要选择恰当的机会。

并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是你展现勇气的时候,谨慎选择时机是重中之中。

你要注意观察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注意场合和说话人的态度与情绪,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建议。有时,并不是你的建议不好,而是机会选择不对。

比如说,上司正在生气,你此时献言,多半会遭到拒绝;或者过去公司对某类问题的口风很紧,最近对这类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了,这就是你采取行动的合适机会。

第四,挑战的前提首先是服从。

当你向上司提出建议时,上司可能会拒绝,此时你千万不能因为上司的“不明智”而闹情绪,作为下属首先的原则是服从,既使上司错了。

但在实际执行时,我们仍然要帮助上司做好风险防控,尽可能不要让事情向最坏方向演变,如果发现不对要及时向上司汇报。

上司做出决策是以长期实践和经验为前提的,有时我们无法理解,但不理解也要执行,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才是你首要任务。

总之,面对权威,既不能盲目听从,也不能全部否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从正反两面来考虑问题。

向权威发起挑战,目的不是为了“赢了”,而是“赢得”。就是说你行为的结果是赢得对方对你的刮目相待,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单纯是赢了,让对方有挫败感。

正确的向权威挑战,是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捷径,但请记住,光有想法还不行,要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做好基础的调查研究,选择恰当有力的机会,采取正确有效地方法。

方法得当,方能事倍功半,期待对你能有所帮助。

我是东方既白,欢迎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