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長膠固有的防守強於進攻特性,導致長膠的正手位的進攻大大被削弱,而防守又遠不及反手位,造成了長膠正手位的天然弱項,很多會打長膠的選手經常抓住這個弱點,一頓痛擊長膠者。今天我們跟長膠球友交流的就是如何改變這一狀況,發揮正手的擋、切、削功能,讓長膠從此擺脫正手弱的陰影。

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長膠由於固有的缺陷,缺少彈性,缺少摩擦,很難控制弧線,因此進攻受限嚴重,特別是正手位,進攻受限嚴重,防守也是困難重重,很多打長膠的,正手位球都會通過步伐移動用反手來接球。那麼正手的球到底該如何防禦呢,怎樣控制才不落下風呢?今天介紹常用四種方式,供球友參考。

長膠正手刮(進攻角度)

刮球是長膠正手進攻的一種方式,一般都是在臺內近網球,最得心應手的一種方式,也是正手位短球最實用的戰術,這也得益於長膠的弱摩擦和弱彈性的特性,在臺內能夠很柔和地控制球,在不吃球的基礎上能夠將球很好地控制在對方的短球範圍內。基本思路就是配合反手位的刮,打對方的兩個小三角地區,這兩個地方都是對方不容易發力進攻的區域,對方只能被動防守,如果跑動能力一般,連續性不好的球員,很快會被刮下馬。

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刮球的手法相比於反手位要顯得呆板點,沒那麼靈活,這跟身體結構有關,但是板型的控制又比正膠或者反膠相對寬鬆點,不需要太多的手法,只需將板面直立,在擊打過程中注意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發力配合。下旋球多點的話,需要食指扣住點板面,讓板面有點向上發力的感覺;如果上旋球多點,則需要拇指下壓點控制板面,如果上旋的厲害的話,則需要稍微下壓點板面,不至於球冒高;後面的中指相當於一個平衡支點,需要頂住板面。

長膠正手撩(進攻角度)

撩球是業餘長膠選手很喜歡使用的一招進攻技術,由於長膠的不吃轉特性,對於正手位的長球來說,特別是下旋球來說,撩過去的球都是地平的下沉球,還不易冒高,對方接球時也是很困難發力,所以還是很好的對付長球的一項技術。

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撩球時,需要將板面後仰點,有點托住板面的意思,往前發力時,最好藉助球下落的力,撞擊後再往前撩,這樣壓實後,能夠更好地控制線路。可以兩個大角度,直線斜線配合起來控制,這樣的落點讓對方也是很難受的,再配合近網的刮,近網遠網的球都可以做到無死角進攻了。

長膠正手擋(防守角度)

長膠的防守在比賽中是重中之重,沒有穩固的防守,長膠就基本失去了陣地。而在正手位的防守同樣是很重要,而且不同於反手位那樣好操作,那麼常用的就是正手擋。其實正手擋和切一般都是同時使用的,一般力度的球只需簡單擋就可以了,如果上旋厲害的球,則需要先擋住,再加力想下切,這樣才能保證球不會太冒高。

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一般需要擋的球都是近檯球,而且都是在上升期借力,所以回球比較轉。加上正手位的球一般比起反手位的球,相對來說會離身體遠點,不太好控制。假如能解決好“找點”的問題以及技術動作的定型,“冒高”現象會明顯減少。

要記住:這是一個先擋後切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剁”的過程!板形則可根據對方來球的力量和旋轉強度做適當的調整,對於擋切對方的正手突擊或質量一般的前衝弧圈時,板形是垂直的;而在擋切對方的暴衝時,板形可略微前傾,以更好地壓住球,畢竟來球是一個強烈的上旋而且前衝的速度非常快,垂直的板形已不足以壓住球了。

教你長膠正手刮、擋、撩、削,從此擺脫長膠正手弱的陰影

長膠正手削(防守進攻皆宜)

正手長膠會削一板的話,則可以給對方一個大大的壓力,無論是何種旋轉的球都是可以用長膠削一板的,這比用反膠和正膠削球更得心應手。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使用削一板,是因為突然被對方打了個正手偷襲,長膠有沒辦法反打或反拉,只能勉強夠著球,又不能給對方機會,那只有發力削一板,給對方下一板造成點壓力,或者減少點威脅。但是如果削球水平不錯,那麼對於正手位的長球,你其實都可以使用削球來壓制對方,甚至得分 ,這樣一來,近臺遠臺都可以進攻了,給對方的壓力就大了。

削球時,(直板選手)後三指需要撐開點托住板面,這樣能更好地體會撞擊感覺,因為削球也基本是先撞擊球體,然後往下摩擦球體的下半部分,甚至底部。

以上是業餘長膠選手常用的四點正手使用招數,平時只要多加練習,完全可以撐住半邊天,大大給反手位補充了能量,一點拙見,願跟球迷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