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比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还被锁住了脖子,不能回头或四下张望,只能永远“面壁”着。

在他们背后,有一群人,每天举着火把来回走动。这些人的身影投射到那墙壁上,就成了他们唯一能看到的精彩世界。

他们每天看着这些影像,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便认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从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光明世界,更没有人想要脱离这种“困境”。

直到有一天,有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沿着光走出洞穴,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刺眼的痛苦,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才知道原来洞壁上的所见都是假的。

他庆幸自己的解脱,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一一解开同伴们身上的束缚,并向他们说出真相。殊不知,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大家开始嘲笑他,认为他疯了,最终用乱棍打死了他……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我们一向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可能往往最不真实。

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明明见到了真实的东西,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他呢?这正应验了《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一旦把“假”当成“真”,“真”也就成了“假”;一旦把“没有”当成“有”,“有”也就变成“没有”了。同样,被愚昧久了的“我”也是如此,虽然看似明明存在,但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洞壁上的影像。

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年轻时代,还是要多思索真实存在的道理。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实在理解不了的最好亲自去体会一下,看一看是不是真实的。如果发现有人告诉你的是真理,就要敢于面对,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要绝对改正。反之如果发现某些人一直在欺骗你,就要鼓起勇气承认所有的欺骗,并且敢于把所有的欺骗揭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