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都幹了啥

從永樂年間開始,鄭和前前後後一共七次率領船隊下西洋。歷史上對他下西洋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比如尋找建文帝下落,宣揚大明的威德,獲得海外的朝貢等等不一而足。我們今天主要討論一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過程中都幹了啥。

鄭和原名馬三保,雲南人。作為伊斯蘭教信徒的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去聖城麥加朝聖。為了達成這個願望,鄭和從小就對航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這個被閹割了的小男孩的過人之處,並把它留在了自己身邊。永樂三年朱棣登基以後封他為內官太監,並賜姓鄭,從此改名叫鄭和。

永樂三年六月,鄭和在福建五虎門起航。鄭和所帶的船隊共有船員兩萬七千多人,所乘的寶船堪稱明朝的航空母艦。就這樣鄭和帶領著這支無敵艦隊開始了他波瀾壯闊,青史留名的下西洋之旅。

當船隊航行到爪哇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時,正值爪哇國內亂,兩個自稱東王和西王的村長(地方太小)火併,不知道是殺紅了眼還是故意的,西王的手下竟然殺了船隊上岸船員一百多人。明朝艦隊得知這個消息,頓時炸開了鍋,想這個巴掌大點的地方竟然敢殺大明的人。好多人提議,別管什麼東王西王,先送他們去見閻王。但鄭和制止了部下魯莽的行為,決定以大局為重,派使者交涉。西王聽說自己部下殺了大明艦隊的人,頓時血涼了一半。有此反應並不是因為這個西王道德有多麼高尚,為自己部下濫殺無辜而心寒,而是因為大明朝捏死自己就像捏死一隻螞蟻那樣簡單,他感到了徹骨的恐懼並連夜派船到大明謝罪。朱棣教訓並寬恕了這個西王。這個舉動徹底征服了爪哇國,從此爪哇年年自覺嚮明朝進貢。

有時候不靠武力,也能歸服一方。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和民族擁有的氣度與底蘊。而不是像現在一些國家一樣動不動就揮舞著“和平”和“民主”的大棒到處張牙舞爪。

此事過後,艦隊一路南下,先後經過蘇門答臘、錫蘭山等地,一路上與各國展開交流,所到之處只有貿易跟和平,這些國家紛紛派出使者前往大明朝貢。最終艦隊到達了今天的印度科澤科德,這是第一次下西洋的終點。在印度,鄭和和印度領導人舉行了深切會晤,雙方互致問候,並由鄭和代表朱棣向印度領導人頒發了冊封詔書和印信。雙方一致表示將繼續推動兩國關係持續發展。從此兩國關係更加緊密,此後鄭和多次下西洋都以此地為中轉和落腳點。

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中,鄭和完成了這次遠行,開始返航。在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時候遭到了海盜的襲擊。按說一般的海盜是不敢打劫一支由兩萬多人組成,還開著航空母艦的艦隊的。但是這個海盜不一般,具體表現為膽大、不怕死。帶著五千多土匪就敢搶兩萬正規軍的不是活夠了就是找死。鄭和艦隊迅速解決了戰鬥,全殲海盜並把海盜頭子陳祖義(中國人)帶到了明朝正法。就這樣鄭和順利返航,第一次下西洋圓滿結束。

在大明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優勢的時候,鄭和的船隊所過之處並沒有四處宣揚自己是為了和平和友善而來,但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叫尊重別人。

正如那些手裡拿著聖經高聲叫嚷自己是為了傳播福音而來,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掠奪和奴役的真實企圖的西方人。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都幹了啥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都幹了啥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都幹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